缩略图

人工智能时代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

作者

王云红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煤炭销售中心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持续迭代发展,人工智能在社会经济各领域的应用逐渐深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演进方向。财务领域中,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主要围绕核算、记账与报表编制展开,其工作特性呈现出较高的重复性与相对有限的附加值。智能财务系统的出现,使得凭证录入、税务核算等基础工作实现自动化成为可能,有助于优化财务人员的工作时间分配。同时,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高效处理大量财务数据,为管理会计开展预测分析与决策支持提供了更丰富的数据资源。基于此,对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路径的探索,或许能够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带来新的思路与方法。

一、人工智能对企业财务会计的影响

(一)改变传统工作模式

在传统财务会计工作体系中,凭证审核、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环节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工精力。虽然人工操作能够满足基本的财务工作需求,但不可避免地存在效率瓶颈,且容易因主观因素产生数据误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财务工作模式正迎来新的变革契机:智能软件借助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能够实现原始凭证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初步校验;基于机器学习的算法则可以依据既定会计准则,有序推进账务处理流程并生成标准化财务报表。以某大型零售企业的实践为例,智能财务系统的应用使得该企业月度结账周期从 15 天压缩至 3 天,数据准确性也得到显著提升,达到 99% 以上。

(二)重塑财务工作重心

在人工智能承担大量重复性工作的背景下,财务会计的工作模式正逐步发生转变,由传统的“事后核算”向“事前预测、事中控制”拓展。财务人员由此获得更多空间,能够更深入地参与企业预算编制、成本分析、风险评估等管理工作。以成本控制为例,借助智能系统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数据的实时监测,财务人员可以更专注于剖析成本变化的内在因素,通过专业分析提出优化建议,为企业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重要参考。

二、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必要性

(一)适应企业战略发展需求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往往需要多维度的数据支撑与深入分析。管理会计通过对财务及非财务信息的系统整合,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丰富视角,在盈利模式改进、投资项目论证、供应链协同优化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二)提升企业风险管理水平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面临的各类风险呈现出交织叠加的特征,包括市场波动、信用违约、运营效率等方面的潜在挑战。管理会计借助数据建模与分析手段,对企业流动性水平、偿债能力、盈利空间等核心财务指标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前瞻性的风险识别框架,为企业提供风险预警与应对建议。实践中,已有金融机构通过管理会计方法整合客户信用信息与历史交易数据,构建信用评估体系,在优化风险管理流程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之相对,传统财务会计的核算模式更多侧重于事后的损失计量,在风险防范的主动性和时效性方面存在一定局限。

三、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

(一)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优化培训体系:企业不妨探索与高校、专业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开展管理会计专题培训项目。培训内容可涵盖大数据分析工具应用(如 Python、Tableau)、战略成本管理理念及预算编制方法等领域。根据员工不同岗位层级,设计更具适配性的课程内容,助力基础财务人员夯实数据分析操作技能,同时为管理层提供战略思维与业务融合方面的能力提升路径。

探索岗位交流机制:尝试推动财务人员与业务部门(如销售、生产、采购等)进行岗位交流,为财务人员创造深入了解业务流程的机会,逐步培育“业财融合”的思维模式。实践中,部分企业安排财务人员参与新产品研发项目,从成本评估、定价策略制定到市场反馈分析等环节深度参与,在提升财务分析精准度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借助外部专业力量:可考虑引入管理会计领域的专家资源作为企业顾问,在其指导下构建管理会计体系,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带动内部团队成长。此外,企业可鼓励财务人员参与 CMA(注册管理会计师)等专业认证考试,通过备考过程实现知识体系的系统化学习与专业能力的进阶。

(二)搭建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

整合数据资源:在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可考虑引入 ERP系统或搭建财务共享中心架构。通过打通财务、业务及供应链等系统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与实时交互。

提升数据质量: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规范各部门数据录入规则,如科目编码、业务分类等基础内容,并探索运用智能工具对数据完整性与准确性进行自动化校验。同时,建议对历史数据开展系统性梳理与清洗工作,消除冗余、错误信息,为后续管理会计分析筑牢数据根基。

应用智能分析工具:尝试引入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分析平台,如财务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等创新工具。例如,通过 RPA 技术实现银行流水、发票数据的自动化采集与报表生成;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对未来现金流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企业资金管理提供前瞻性参考。

(三)完善企业制度与协作机制

明确管理会计定位:企业不妨尝试将管理会计有机融入战略管理体系,建议由高层领导统筹推进转型进程,逐步实现财务部门从“核算服务”向“决策支持”的职能升级。在组织架构优化方面,可考虑设立管理会计岗位或组建专业团队,使其深度参与企业预算规划、投资决策、绩效评估等核心管理环节。

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可通过制度设计进一步明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协作权责。例如在预算编制阶段,业务部门可侧重提供需求数据,财务部门则负责数据深度分析与资源合理配置;在绩效评价过程中,财务部门可探索将财务指标与业务指标(如客户满意度、生产效率等)相结合,构建更为全面的考核体系。同时,定期组织业财沟通会议,有助于促进信息共享与问题协同解决。

优化激励与考核机制:或许可以将管理会计的实际应用成效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对于财务人员,考核重点可从“报表准确率”逐步向“决策建议采纳率”“成本节约金额”等价值创造指标倾斜;对于业务部门,考核内容可与预算执行情况、目标达成率等维度相关联,以此增强各部门对管理会计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四、结束语

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浪潮下,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或成为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向。在推进转型的进程中,企业可能面临多方面的现实问题,可尝试通过有效途径,助力财务工作逐步从传统“核算型”向“价值创造型”演进。对于企业而言,积极探索并适应这一变革趋势,或许能够进一步挖掘财务部门的潜在价值,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参考文献

[1] 何丽 . 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会展 ( 中国会议 ),2024(18):93-95.

[2] 黄德玲 .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以 A 企业为例 [J]. 今日财富 ,2024(28):83-85.

[3] 马海云 . 人工智能时代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分析研究[J]. 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4(18):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