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于淑辉
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第二高级中学 563200
引言
随着新课标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强调,传统单篇精读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发展的需求。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普遍存在读写分离现象,阅读活动侧重语言知识讲解,写作任务缺乏真实语境支撑。群文阅读以其多文本、多视角的特点,为读写结合提供了新的实践框架。本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主题关联的文本群设计,搭建从输入到输出的桥梁,优化高中英语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一、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层面
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多数教师沿用单篇精读模式,文本类型单一且缺乏主题关联多文本的有机整合。如讲解环保主题,仅选一篇文章剖析,学生无法从多体裁、多视角文本全面理解。这致使学生知识碎片化,难以构建系统网络,不利于知识拓展深化,影响综合语言能力提升。
(二)教学方法层面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重知识轻思维问题突出。教师过度聚焦词汇语法讲解,耗费大量时间剖析语言点,却忽视文本深层理解引导与批判性思维训练。以阅读文章为例,重讲解生词句型,少探讨主旨意图、写作态度与文化内涵,学生难以深度解读文本,思维发展受限。
(三)课堂模式层面
高中英语阅读课堂模式机械固化,多为预习—讲解—练习的线性流程,互动单一,学生参与度低。在此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探索机会。课堂提问多为简单事实性问题,学生无需深入思考就能作答,难以激发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影响学习效果。
二、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一)主题关联的群文阅读促进深度理解与写作迁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以主题为线索组织多篇文本,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的知识框架,并促进读写能力的迁移。以高二英语必修五Unit 3“Learning and Discovery”为例,教师可以整合教材中的说明文《The Science of Happiness》与补充文本如《The Growth Mindset》《HowWe Learn》等,引导学生对比不同文本对学习本质的探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核心观点,分析作者的论证逻辑,随后基于阅读内容撰写议论文,如“Does Hard Work Guarantee Success?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还使其在写作中自然运用阅读积累的词汇、句式和观点,实现从输入到输出的有效转化。
(二)多模态文本组合拓展思维广度与表达多样性
群文阅读应突破单一文字文本的限制,整合图表、视频、访谈等多种模态资源,激发学生的多元思维。例如,在教学高二选修六Unit 5“Global Challenges”时,教师可选取新闻报道《Climate ChangeSummit》、数据图表《Carbon Emissions by Country》以及纪录片片段《Our Planet》组成阅读素材。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媒介对同一议题的呈现方式,总结关键信息并撰写解决方案报告。这种训练既锻炼了学生提取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的能力,又促使他们在写作中尝试数据引用、案例对比等专业表达方式,显著提升学术写作水平。
(三)比较阅读培养批判思维与论证写作能力
通过安排观点对立或视角差异的文本群,引导学生开展比较分析,能够有效培养批判性思维。以高二必修四Unit 1 “Modern Life”中关于科技影响的单元为例,教师可搭配《Why Social Media ConnectsUs》与《The Loneliness Epidemic》两篇立场相反的文章。学生在小组讨论中需要识别作者论点、评估证据有效性,最终完成辩论式写作任务,如“Technology: Bridge or Barrier? ”。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会在写作中构建反驳论证,更掌握了让步转折等高级议论文写作技巧,其逻辑严密性明显提升。
(四)文体转换训练实现语言创造性运用
群文阅读可精选不同文体文本,要求学生模仿特定文体特征进行再创作。例如,高二选修七 Unit 2“Literature and Life”中,教师可组合短篇小说《The Last Leaf》、诗歌《Stopping by Woods》与剧本《AStreetcar Named Desire》片段。学生在分析各文体语言特点后,将小说情节改编为剧本场景,或将诗歌意象转化为散文段落。这种训练促使学生有意识地观察不同文体的语言风格、叙事视角和修辞手法,在创造性改写中实现语言知识的深度内化。
(五)文化对比阅读提升跨文化交际写作
选取反映中外文化差异的文本群,能够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并丰富写作内容。以高二必修五 Unit 4“Customs and Traditions”为例,教师可组合中国春节报道《Reunion Dinner Traditions》、美国感恩节文章《The History of Turkey Day》及印度排灯节博客《My Diwali Memories》。学生通过制作文化对比表格,发现节日背后的价值观差异,进而撰写跨文化交际邮件,向外国笔友介绍本土节日。此类写作任务既巩固了比较级、非谓语动词等语法项目的运用,又避免了中式英语表达,使语言输出更具文化适切性。
结束语
读写结合的群文阅读模式为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创新性的实践方向,其多文本整合与深度互动特征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研究证实,该方法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广度和写作深度,还能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文化比较意识。
参考文献
[1] 任瑞芳 . 高中英语读写结合课堂的构建探析 [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24,(24):70-73.
[2] 张莹莹 . 数智课堂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运用 [J]. 文教资料 ,2024,(24):151-154.
[3] 张青青 . 优化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几种策略 [J]. 语数外学习 ( 高中版上旬 ),2022,(02):69-70.
课题批准号 2024ZC068
课题名称基于群文阅读的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