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分层实施策略研究

作者

张熙旋

玉溪第十三中学(北城中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专门提出“整本书阅读”专题,强调通过设计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累阅读经验,提升语文素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存在显著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1 精准分层定位,锚定阅读起点

精准区分学生阅读能力层级构成阅读教学的起点,该起点为后续分层教学提供明确依据。教学实施前需掌握每位学生实际阅读基础、兴趣偏好、学习态度及思维特点。数据采集依赖问卷、阅读能力测试、课堂观察记录、学生自我评估与同伴评估等多种途径。以《朝花夕拾》整本书阅读项目为例,问卷设计可涵盖日常阅读行为、对鲁迅作品的熟悉度、偏好的文学类型等核心问题;同时安排一次针对性阅读测试,选取该作品片段,重点检测学生对词汇的掌握程度、内容归纳能力及核心思想把握情况。课堂行为观察同样关键;教师记录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活跃度、问题思考的深度、小组协作表现等细节。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能力评估及相互评价,有助于理解学生个体对自身阅读水平的判断以及对同伴能力的看法。基于上述综合信息,学生划分为三个层级:基础层级、提高层级、拓展层级。基础层级学生通常阅读能力较弱,面对整本书阅读任务存在抵触心理,阅读方法掌握不充分;教学需从基本词汇释义、内容脉络整理入手,核心在于激发其阅读意愿并建立基本阅读技能。提高层级学生具备一定阅读基础,能够理解文本表层内容,但深层文本解读与批判性思维存在提升空间;教学应引导其深入挖掘文本内在含义,增强理解力与分析能力。拓展层级学生阅读能力突出,对文学作品感知敏锐并具备鉴赏能力,能够独立形成独特观点;教学应提供更具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旨在拓宽其阅读范围,激发探索精神与研究能力。例如进行《昆虫记》阅读时,基础层级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书中昆虫学术语;提供简化科普材料辅助理解是必要措施。提高层级学生可重点分析作者法布尔的观察手法与写作策略。拓展层级学生则可探讨法布尔所体现的科学探索精神对当代科研活动的潜在价值。通过实施精准分层定位,教师能够依据不同层级学生的具体状况,设计差异化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促使每个学生在符合其实际水平的范围内获得发展。

2 设计分层项目任务,激发阅读动力

分层项目任务的设计构成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分层实施策略的核心环节。其目标在于有效激发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动力,使他们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切实提升阅读能力。教师有必要依据学生阅读能力的实际差异以及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构建具有明显层次区分度的项目任务体系。面向基础层学生,项目任务设计需聚焦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和阅读兴趣的初步引导。任务难度应当适度降低,强调趣味性与实际可操作性的结合。以《骆驼祥子》的阅读教学为例,“祥子的梦想之旅”这一项目任务可以具体实施:引导学生绘制展示祥子梦想变迁的图表,清晰标注影响其梦想转变的关键事件节点,同时辅以简洁的文字说明。此任务有助于学生梳理小说的情节脉络,理解祥子这一核心人物的形象特质。采用图表作为成果载体,有效降低了任务完成的认知负荷,增加了形式上的吸引力,更容易点燃基础层学生的参与热情。针对提高层学生,其项目任务应在基础层任务框架上深化内涵、适度提升挑战性。任务重心转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在《水浒传》的阅读实践中,“英雄人物形象分析”项目任务具有代表性:要求学生自主选择一位欣赏的英雄人物,从该人物的外貌特征、典型语言、标志性动作、心理活动等多个维度展开细致分析,进而归纳其核心性格特征。学生必须结合原著中的具体情节片段,深入阐释人物性格形成的内在或外在动因。完成此任务要求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度研读,系统收集相关信息,执行有效的分析与综合归纳操作,这一过程对其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的提升具有实质性推动作用。

3 构建分层评价体系,促进阅读成长

为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分层实施提供支撑,一套分层的评价体系不可或缺;该体系旨在全面且客观地衡量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表现,并最终推动他们在阅读上的持续成长。此分层评价体系的设计必须紧密对应各层次学生所承担的不同项目任务及其对应的教学目标,据此设定与之匹配的评价准则和评价方法。面向基础层学生,评价聚焦于几个具体方面:阅读任务最终是否得以完成,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如何,阅读兴趣是否得到有效培养。评价准则需观察学生能否按时完成任务,绘制的“图表”是否足够清晰准确,对作品“故事情节”的理解是否正确无误等。评价方法上,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相结合是可行路径;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具体指导并给予鼓励,其价值在于让学生真切感知自身的进步与成长,从而增强投入阅读的信心。实践操作层面,“祥子的梦想之旅”项目任务评价提供了一个观察窗口——教师对学生绘制的“图表”进行细致评判,明确指出其中的优点与不足;与此同时,学生也被引导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在完成任务过程中的个人收获与体会。对于提高层学生,评价关注点则转向阅读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效果。评价准则需判断学生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是否具有深度,提出的观点是否体现独特性,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是否积极有效等。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项目化学习的分层实施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还要加强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合作与交流,整合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阅读体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姜启新 , 韦冬余 . 初中语文整本书研究性阅读教学的涵义、特点与价值 [J]. 汉字文化 , 2025,(16): 131-133.

[2] 徐添 . 统编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材分析与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以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为例[J]. 林区教学, 2025, (08):116-120.

[3] 尹媛媛 . 整本书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研究——以《朝花夕拾》为例 [J]. 汉字文化 , 2025,(14):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