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对手术室医院感染及护理质量的影响
孟素娟 孟小哲
河南省禹州市人民医院 河南禹州 461670
在手术室这一特殊环境中,感染控制尤为重要, 都会导致严重的医院感染,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命安全。传统模 导致信息传递不及时、不准确,让感染控制的效果受影 明确,很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的情况,影响整体防控效果 控制方面的努力往往难以形成合力,导致防控效果不 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协作,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为 以骨科 I 类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医护一 究和实践提供参考。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2023 年7 月-2024 年6 月的骨科I 类切口手术患者1902 例,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951 例。对照组:男500 例,女451 例,年龄35-76 岁,平均( 55.47±3.21) 岁;观察组:男499 例,女452 例,年龄36-77 岁,平均 (56.42±3.16) )岁。组间资料具有可比性 ⋅P>0.05 )。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感染控制护理:包括定期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知识宣教、环境管理等。
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①成立专业的手术室医院感染防控小组:该小组由医生、护理人员、感染控制专家等组成,负责制定手术室感染控制策略并执行。定期开展研讨会,探讨最新的感染控制知识和技术,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感染风险。②定期培训:在手术室工作的全体人员都需要接受定期感染控制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卫生、无菌操作、消毒灭菌、隔离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的目的是提升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以及操作水平,让手术室感染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③对患者进行科学宣教:术前,护理人员向患者传授关于感染控制的相关知识,让患者对手术中可能会出现感染风险加以了解,并掌握预防的方法,并告知患者在术后正确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抗生素使用不得当而造成药效减弱。④严格执行手卫生: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的最基本措施。医护人员应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污染物后,以及在处理废弃物之前进行手卫生。此外,还应定期对手术室内的洗手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⑤维持手术室环境清洁:手术室应保持整洁、干净,定期进行消毒灭菌和空气净化。定期对手术室设备和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以防止细菌滋生。另外,对手术室的空气质量进行监测,以保证空气质量达标。⑥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医护人员应秉承无菌操作规则,使用防护用品;在手术进行中切记不可接触非无菌区域;使用无菌器械进行手术操作等。通过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有效降低手术室感染的风险。
1.3 观察指标
评估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护理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 SPSS22.0 软件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比较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观察组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低 (P<0.05 ),见表1。
表1 比较手术室医院感染发生率 [(n%)]

2.2 比较护理质量
观察组各项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2.3 比较护理效果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而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表2 比较护理质量( x ± s ,分)

3 讨论
医院感染,又称医疗相关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出现的感染。这类感染通常在患者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且在出院后不会立即显现。医院感染的类型多样,包括但不限于手术部位感染、肺炎、尿路感染和血液感染等。全球范围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和类型因国家、地区、医院类型及科室而异。例如,发展中国家的医院感染率普遍高于发达国家,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感染率高于普通病房 [3]。尽管各国已采取多种防控措施,但医院感染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一大挑战,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病痛和经济负担,也加剧了医疗资源的消耗。在这一背景下,手术室成为医院感染的高风险区域,其特殊性尤为突出。手术室是各种手术操作的重要场所,涉及大量的侵入性操作,如切割、穿刺等,这些操作会打破人体的自然防御屏障,使得病原体迅速入侵 [4]。另外,手术中需要使用各种医疗器械和设备,若手术器械和设备没有经过充分消毒和灭菌,很容易成为感染源。同时,手术室环境复杂,人员流动频繁,空气洁净度要求高,任何微小的污染都可能引发感染。因此,手术室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尤为重要,需要严格的无菌操作规范和高效的感染监测体系来保障患者的安全。
医护一体化是一种创新的医疗服务模式,旨在通过医生和护士之间的紧密协作与沟通,实现医疗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患者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这一模式强调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突破了传统医疗体系中医生与护士各自为政、职责分明的界限,促进了双方在临床决策、治疗计划制定及执行过程中的协同作用[5]。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医生和护理共同对患者进行诊疗,共享信息、相互支持,形成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团队。此种合作包括日常病房管理、评估病情、选择治疗方案等多个环节,保证医疗决策更具科学性。此外,医护一体化还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持续教育和专业发展,通过定期培训、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6]。相较于传统的医疗护理,医护一体化具有显著的优势。传统的医护模式中,医生负责诊断和治疗,而护士则主要承担执行医嘱和基础护理工作,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此种分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专业性,但也可能导致信息传递不畅、治疗延误甚至错误的问题。而在医护一体化模式下,医生和护士作为平等的合作者,共同参与到患者的整合治疗阶段中,不仅实现了高效率的工作,还增强了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连贯性。
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 模式通过加强医护间的协作,共同参 到最低。在术前准备阶段 团队成员还会对手术方案 感染风险。进入手术 以保证全体人员都能 出现的任何问题都能够得 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 体状态 并根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自我管控能力。总之,医护 大降低了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这种模 时也需要医院管理层的支持,包括提供必要的培训资源、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实施医护 施常规感染控制护理的对照组。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 控制护理强调团队合作、共同参与感染控制有关。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防止了感染的发生。 医 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模式下,医生和护理人员之 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医护人员在接受培训时,不仅学习 的专业素养,这也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能够防止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发生。因为在这种模式下,医护人员更加注重患者的安全和需求,采取了更为严谨的操作流程和防控措施,从而降低了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风险。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8]。由于在这种模式下,医护人员更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交流,关心患者的需求和感受,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由于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能够降低感染、并发症和医疗纠纷的风险,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也会相应提高,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强调团队合作、共同参与感染控制,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建议在医院中推广和应用医护一体化感染控制护理模式,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景云 , 付成伟 , 田维兰 , 等 . 基于感染控制的护理管理干预模式对泌尿外科预防不良事件的效果 [J].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21,38(12):929-931.
[2] 徐丽君 . 全方位护理管理对泌尿外科控制院内感染与护理质量改善的效果观察 [J]. 中国农村卫生 ,2021,13(23):72-73.
[3] 李峥 , 刘泽琴 , 李燕 , 等 . 护理质量管理对耳鼻咽喉科内镜室医院感染控制影响的研究 [J].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1,29(1):73-76.
[4] 孙莹莹 . 危重症专职护理小组在 MRSA 感染肺炎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1,27(3):442-445.
[5] 刘爱玲 , 满令囡 , 刘鲁艳 . 优质化护理在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J]. 齐鲁护理杂志 ,2021,27(12):98-100.
[6] 孟禅 . 护理质量控制路径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清洗达标率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J]. 临床医学工程 ,2021,28(3):289-290.
[7] 尚文涵 , 张海燕 , 吴志军 , 等 . 以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为指引促进医院感染管理持续改进 [J]. 中国护理管理 ,2021,21(4):484-487.
[8] 谭美华 , 蔡丹梅 , 梁锦珍 , 等 . 全方位护理管理模式对提高泌尿外科护理质量及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分析 [J]. 中国医药科学 ,2021,11(5):197-199+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