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下的政工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
杨波
内蒙古青城金谷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 010000
一、党建引领下政工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效实施
政工队伍是推动党建工作落实的关键力量。国有企业必须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提升干部的政治素养和执行力,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能够精准传达到基层。完善的政工队伍能够有效协调各部门资源,推动党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保证决策部署在企业内稳步实施[1]。政工队伍肩负着引领职工思想、凝聚人心的职责,其能力和水平直接决定党建成效的高低,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大局稳定。
(二)促进职工思想政治素质提升
政工承担着激发职工思想活力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他们负责组织思想政治教育,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帮助职工树立良好的工作态度和团队意识。高素质的政工队伍能够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使命感,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整体战斗力。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开展,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推动职工在工作中发挥更大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助力企业改革创新和转型升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政工队伍必须具备敏锐的政治判断力和创新思维,积极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的融合。政工队伍应关注企业发展的新趋势,促进党建活动服务于企业改革目标。政工干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引导职工适应变革,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助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有效的政工工作能够为企业创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保障国企在新时代背景下持续健康发展。
二、党建引领下政工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工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许多政工人员缺乏系统的培训和实际工作锻炼,导致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不够全面。部分人员对新时代党建工作的要求理解不足,缺乏创新意识和方法,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专业素质不足直接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降低了工作质量和影响力。部分人员缺乏对党建理论的深入学习,实践经验有限,难以结合企业实际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制约了政工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政工工作方式和手段滞后
当前的政工工作仍然依赖传统的线下宣讲、会议等单一形式,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难以满足职工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工作手段较为陈旧,未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新媒体平台,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吸引力,尤其难以吸引年轻员工参与。缺少数字化和智能化工具的支持,使得工作效率低下,覆盖面有限,思想政治工作的传播效果受限。形式单一的工作方式使职工参与度和积极性不足,影响了整体工作成效。
(三)党建与经营工作的融合度不高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之间存在明显脱节,未能实现有机结合。党建工作往往被视为独立于业务之外的附属任务,缺乏与生产经营目标的深度融合,难以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思想保障和动力支持。企业内部缺少协同机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具体经营环节联系薄弱,无法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如果和生产经营结合得不好,就很难解决企业运行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果也会让党建工作的作用打折扣。
三、党建引领下政工队伍建设与能力提升的具体策略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夯实政治基础
国有企业应建立定期的思想政治理论培训机制,确保政工人员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2]。培训内容应紧贴时代要求和企业实际,帮助政工人员深刻理解党的理论精神和工作重点。提升政治理论水平能够增强政工人员的政治敏感性和判断力,保证党建工作方向准确。培训过程需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企业发展和职工需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创新培训方式,提升专业能力
企业应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资源搭建学习平台。线上平台可以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方便政工人员随时随地学习新知识。线下则应注重实践教学,开展案例分析、岗位交流和专题研讨,促进经验分享与技能提升。培训应注重培养政工人员的业务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实战技能。多样化的培训方式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升专业素养,使政工人员能够胜任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新要求。
(三)推动政工工作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
国企应建立党建与生产经营的双向互动机制,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发展。政工人员应深入生产一线,了解职工实际需求,及时反馈并参与企业管理决策。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应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活动和方案,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企业活力。融合机制还应注重创新和协调,推动党建引领企业改革升级,实现党建与经营的良性互动。
(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政工队伍活力
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工人员绩效考核体系,将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纳入干部评价和晋升标准。考核内容应涵盖工作质量、创新能力和职工满意度,确保评价全面客观。设立先进典型和示范岗位,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激发政工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 [3]。完善激励机制还应包括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激发政工人员持续创新和主动担当。激励机制能够增强政工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国企党建工作注入活力和动力。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效率
国有企业应加快信息化政工管理平台建设,实现党建资料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党建资源更易于共享和更新,提高管理效率。线上交流互动平台能够促进政工人员与职工之间的及时沟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参与度和影响力。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推送技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管理,提高教育效果。现代信息技术为政工工作提供了创新手段和广阔空间,助力提升整体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六)加强跨部门协作,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党委、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应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共同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各组织应共享资源和信息,策划联合主题活动和职工服务项目,形成合力扩大影响。通过群团组织协作,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跨部门合作能够避免工作重复和资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发挥群团组织的积极作用,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企业文化环境,推动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发展。
四、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党建引领下的国有企业政工队伍建设和能力提升是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国企应强化政工干部的政治意识和专业素养,改进工作方法,推动党建与企业经营的深度结合,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政工队伍在企业发展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艳 . 新时期下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新路径 [J]. 交通企业管理 ,2024,39(04):47-49.
[2]贾道广 . 新时期下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新路径 [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05):64-66.
[3]孙婵 . 新时期下党建引领国企政工工作的新路径思考 [J]. 办公室业务 ,2023,(24):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