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应用
陈艳珍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古槐中心小学 350205
引言
整本书阅读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学重要内容,然而传统阅读教学往往局限于片段式理解与机械性记忆,难以激发学生阅读热情与深度思考,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真实任务引导学习过程恰好契合整本书阅读需求。本文以《呼兰河传》作为探究案例,探讨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中应用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为推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项目化学习融入整本书阅读,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升
项目化学习融入《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活动中,先需确立明确目标围绕萧红笔下呼兰河童年生活、风土人情等主题内容,设计系列任务群。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组建萧红文学探究小组,开展角色扮演、情境再现等多样化活动,例如让学生绘制呼兰河地图标注主要事件发生地点,或者设计我眼中祖母形象主题海报展现人物性格特点,再或者模拟冰雪节场景体验书中描绘北方民俗文化。这些项目任务既贴近文本又富有趣味性,学生通过亲身参与逐步建构对作品理解,同时培养观察力、想象力与创造力。
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阅读能力获得全面提升,表现为阅读兴趣显著增强,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当学生需要通过查找文本信息完成任务时,阅读目标明确主动性大大提高。思维品质得到锻炼,面对萧红笔下复杂人物关系与社会矛盾,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形成批判性思维习惯,表达能力明显改善无论口头报告还是书面呈现,学生均能清晰表达自己见解语言组织能力逐步增强。合作意识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起来,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分享个人想法,共同解决问题,最重要变化体现在学生阅读习惯形成,项目化学习使阅读从课堂延伸到生活,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索学生逐渐养成自主阅读习惯,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项目化任务贯穿阅读过程,学习方式转变深度发生
项目化任务贯穿《呼兰河传》阅读全过程,可以分为阅读前期准备、中期探究与后期展示三个阶段进行科学设计,阅读前期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萧红人生经历与创作背景,查找呼兰河地理位置信息搜集东北风土人情资料,制作走近萧红与呼兰河知识墙报,这些准备工作有效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建立必要背景知识框架为深入阅读文本奠定坚实基础。阅读中期教师依据文本内容特点,精心设计人物形象馆、民俗文化展等主题子项目,学生围绕祖父祖母等关键人物形象,收集相关描写段落分析典型性格特征,创作人物小传。阅读后期组织呼兰河文学沙龙综合展示活动,学生通过情景剧表演、主题辩论等多种表现形式,展示阅读成果实现对文本更深层次理解与创造性转化应用。
学习方式转变在项目化阅读过程中呈现出全方位深度变化,主要体现为五个维度转变与重构,学习渠道由单一走向多元,传统阅读主要通过默读方式进行,项目化学习则融合阅读、讨论等多种学习渠道,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学生个性化需求,学习态度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学生不再等待教师讲解灌输而是带着任务目标主动查找关键信息,积极思考问题答案,学习自主性与责任感显著增强。学习空间由封闭课堂扩展至开放环境,阅读活动不再局限于固定教室,学生可充分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多种资源获取有效信息,阅读空间大大拓展延伸,同时学习组织形式由个体独立转向团队协作,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完成项目任务互相启发思想,共同克服困难,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与集体荣誉感。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项目化评价完善反馈机制,阅读素养发展持续推进
项目化评价体系构建需围绕《呼兰河传》整本书阅读活动设计科学合理评价标准与方法,包括知识理解、能力表现、情感态度三个核心维度,知识理解维度重点考察学生对作品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等把握程度,能力表现维度着重关注学生信息获取、问题解决等核心素养发展情况,情感态度维度则重点评估学生阅读兴趣、合作意识等方面变化。评价主体应坚持多元化原则,既有教师专业评价也有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甚至可邀请家长参与其中形成全方位评价网络体系。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可采用课堂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分析等多种形式,全面客观反映学生真实表现与进步。特别需要强调过程性评价重要作用,教师应当设计《呼兰河传》阅读成长档案袋,详细记录学生阅读轨迹与成长足迹包括阅读笔记、思考问题等内容,见证学生点滴进步与持续成长。
阅读素养发展在科学完善反馈机制作用推动下实现持续性提升与进步,及时精准反馈有效帮助学生调整阅读策略与方法,当发现某位学生对《呼兰河传》中描写北方风俗习惯段落理解存在困难时,教师应当针对性提供参考资料或建议适宜阅读方法,促进学生顺利克服阅读障碍。积极激励性评价显著增强学生阅读信心与动力,对学生在项目活动中表现出闪光点与创新之处给予充分肯定与鼓励,如对呼兰河地区民俗文化独到见解或富有创意表达方式,都应予以适当表扬与鼓励,使学生真切体验成功喜悦与成就感。
结论
项目化学习应用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确实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以《呼兰河传》为例,通过设计系列项目任务,学生不仅加深对文本理解更在活动中培养思维能力与合作精神。项目化评价机制建立则为阅读教学提供科学指导,保障教学质量,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应进一步探索项目化学习模式,结合不同文本特点创新教学方法,真正实现阅读教育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婷婷 . 浅析项目化学习在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J]. 问答与导学 , 2024(14).
[2] 陈火金 . 利用项目化学习助力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J].天津教育 , 2025(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