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范益斌
广东肇庆鼎湖中学
数学素养是习近平新时代每一个国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要读懂用数学语言写成的有关自然界这本书,就离不开学生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出建设学习型社会,就要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抓起,而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核心,因此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阅读不同于传统语文阅读。数学阅读能力需要学生具备从数学图形、公式、文字、符号等数学材料中提取信息,并能独立的进行归纳总结及灵活应用所获取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生在数学阅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本人从事高中数学一线教学 18 年,任教过不同类型的班级,发现学生在数学阅读能力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做题时没能读懂题目、不能快速抓住题目核心点、数学表达能力不强,从而导致考试时容易出错。学生平时感觉都学会了,但是真正到了考试的时候又经常丢分,数学成绩就不理想,长期下去就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具体表现如下:
(1) 没有养成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习惯;
(2) 没有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 抛弃数学教材重习题资料;
(3) 没有重视对数学概念、定理和公式的阅读理解;
(4) 不善于抓住课堂的重难点,有目的在做课堂笔记;
(5) 没有意识监控自己的数学阅读过程;
(6) 很少阅读数学类书籍;
(7) 学生的选科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
(8) 数学阅读只停留在表面 , 缺乏深层次阅读,数学阅读中缺少批判性思考。
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平时感觉还可以,但是到了考试经常是因为没能读懂题目或者理解题意而丢失分数的主要原因,若未能及时予以纠正,则学生就会逐渐对数学失去信心,甚至产生畏难或者厌学情绪,这样是很难把数学学好的,以上都是不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具体表现,因此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好数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数学阅读能力是学好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那么如何才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呢?本人在教学一线,经过长期的观察、思考和总结,发现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1、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数学阅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少有学生把读数学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主动地去做,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注意引导和帮助,想办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动机,体验阅读数学书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使学生从不想读转到愿读,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和善读。如: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可以创设一些与学生相关的、感兴趣的和难度适当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导读的提纲,减轻学生阅读的难度;通过讲一些数学故事创设背景,让学生体验阅读带来的乐趣和成功。同时,通过数学中的各种美,滋养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享受数学阅读带来的乐趣,进而爱上数学阅读。其次,作为数学教师应让学生明白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特别是后进生时常感到通过阅读而成功地学会了一些东西,从而提高数学阅读的自觉性。
2、数学课堂教学中重视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有意识用数学语言、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问题、表达现实世界,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阅读能力。
(1)根据阅读内容,设计好问题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同时,引导学生将教材中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法则、公理等知识中的关键字用“勾、点、圈”画出来,深入理解数学文字内涵,便于形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
(2)重视学生对数学特有的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通过内引外联来展开想象,记忆各数学符号语言的特点,以便在阅读中,达到正确理解符号的语言意义。利用直观的图形语言,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图形的大小、形状、位置关系,或用有关数学概念、定理“图形化”的材料,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的和谐美、直观美及简洁美,以增强阅读的效果。
(3)结合解题,训练不同数学语言间的转化。解题的成败在于审题,审题的关键在于对三种数学语言的灵活转换,转换的程度影响着从题目中获取信息量的多少,以及解决问题切入点的准确探寻。具体讲,在什么时候要进行三种数学语言间的转化,什么地方需要运算推理,哪些词语要勾画等,使数学阅读(即审题)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学习方式。
3、读懂数学教材,培养阅读习惯
(1)将阅读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每节课中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阅读本节课的教材内容(包括例题、定理、定义或规律等),还可在学习完一个模块后,让学生深入阅读教材和课堂笔记,对知识进行反思总结。
(2)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在阅读教材时,指导学生画出关键字词,加旁白注释,如果推理跨度较大,就必须进行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来补充,必要时,让学生认真思考、反复阅读琢磨、仔细品味,灵活转化数学语言间的含义,领悟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指导学生做好数学阅读笔记。在数学阅读中,记下疑难问题、公式的各种变式、结论的不同表述、阅读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方法,包括自己对一些问题好的想法,并及时整理好阅读笔记,使数学阅读得以延伸,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总之,数学阅读是一种崇高的精神活动,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提高学生数学阅读的能力,从而提高数学的解题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为后续数学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学生自觉形成正确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阅读中,能充分领略数学所承载的思想与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年 .
[2] 何小亚 .《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3] 薛久武《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M]《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 年
[4] 王丽娟 .《提高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研究》[J]. 数理化教学2015 年 6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