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劳动教育:核心素养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渗透策略
于鑫
眉县示范幼儿园 722300
引言
本文指以幼儿真实生活情境为基础,围绕生活自理、为集体服务、环境维护、简单制作等与幼儿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内容开展的实践活动。强调自然渗透、亲身参与、过程体验。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本研究中,侧重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实践创新、人文情怀等方面。指将劳动教育的核心要素,有计划、无痕地融入晨间接待、餐饮、盥洗、午睡、游戏、集体教学、离园等一日生活的各环节之中。
一、核心素养视域下生活化劳动教育的内涵与价值
(一)生活化劳动教育与核心素养的内在联系
生活自理 → 指向“健康生活”(自理能力、卫生习惯)。
集体服务(值日生、分发物品)→指向“责任担当”(服务意识、责任感)。
环境维护(整理玩具、照料植物) $$ 指向“责任担当”(爱护环境)、“学会学习”(观察、照顾)。
简易制作(修补图书、节日装饰) $$ 指向“实践创新”(工具使用、创意表达)、“人文情怀”(创造美、珍惜成果)。
合作劳动→指向“人文情怀”(合作、互助)。
(二)幼儿园中班实施生活化劳动教育的独特性
身心发展关键期:动作更协调,独立性与任务意识增强,乐于模仿与参与。
关键经验:重点培养自我服务、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与能力,体验简单工具操作与种植(或植物护理)过程。
核心素养发展需要:深化责任意识培养,提升问题解决的初步能力,激发对劳动价值的认同。
二、中班一日活动中生活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内容与路径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阶梯式”劳动内容体系
自我服务层:(目标:健康生活)独立完成进餐、餐后整理餐具、主动饮水、穿脱整理衣物(拉链、按扣)、自主如厕及洗手擦干、独立折叠薄被/ 小毯子。
服务集体层:(目标:责任担当、人文情怀)值日生工作(擦桌子、分发餐具、玩具、收拾区域材料)、整理图书角、饭后收擦桌面、收拾游戏地面散落物、照料班级动植物(浇适量水、清洁盆器)、摆放室内外鞋子。
环境维护层:(目标:责任担当)分类归放玩具图书、清理小范围垃圾(如纸屑)、发现并告知安全隐患、维护公共活动区域整洁。
简易制作层:(目标:实践创新、人文情怀)用安全工具制作简单物品(如节日卡片、种子粘贴画、修补图书)、用自然材料装饰教室。
(二)一日活动中的多维度渗透路径


三、核心素养渗透的关键实施策略
(一)营造浸润式劳动环境
设置方便幼儿取放的低矮劳动工具角(分类标记好)、设立清晰分类标识的收纳容器。提供适龄、安全的劳动工具(小扫帚、小抹布、安全剪刀、浇水壶)。设立“小小维修站”或“美工坊”。墙面有劳动流程示意图(如洗手步骤、叠衣方法)。自然角提供适宜中班幼儿观察照料的动植物。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者值得尊重”的班级氛围。教师以身作则,热爱劳动,积极引导而非包办。运用故事、儿歌、榜样力量(同伴、劳动者图鉴)感染幼儿。鼓励、欣赏幼儿的劳动过程与成果。
(二)幼儿在自主游戏和混龄游戏中
如“大厨小馆”(真实洗切简单蔬菜、分发食物)、“小鬼当家”(打扫、整理、照料“小宝宝”)、“建筑工地”(搬运、收拾整理材料)、“一间花屋”(包装、植物照料)。引导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劳动的价值,激发主动服务的愿望。如玩“嘟嘟医院和照相馆”游戏学会分发整理物品;在“超市”游戏中学习清洁整理货物架。鼓励角色扮演中的交流与合作解决问题。
(三)聚焦过程与发展
关注孩子参与的态度、努力程度、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表现。运用具体描述性语言,如“我看到你小心翼翼地把每块积木都分类放回框里了,真负责!”创设展示平台:“我的小巧手”照片墙、“劳动之星”胸牌奖励、作品展示角等等。并且引导幼儿分享劳动感受、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互相学习。
综上所述,将生活化劳动教育系统渗透于幼儿园中班一日活动的各环节,是中班幼儿发展相关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通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角色融合、持续引导和多元评价等策略,能够引导幼儿在亲历真实的劳动过程中积累经验、习得技能、萌发情感、体会价值,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英杰 , 张钊瑜 . 幼儿劳动教育:价值、实施原则及实践路径 [J].教育与教学研究 .2021,(7).
[2] 姜晓 , 胥兴春 . 我国幼儿劳动教育实施现状及路径探析 [J].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1).
[3] 王飞, 徐继存. 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