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劳动教育课堂创新教学初探

作者

徐慧 段少华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 272000

引言

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还在不断提升,但其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受困于只重视教授知识,轻视实践作用的困境,难以真正触动学生内心、提升劳动素养。作为一线老师,应重视打破传统劳动课堂局限的意识。为此,应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与成长需求,从教学内容、方法、评价三个方向展开创新探索,让劳动教育走出课本、走进生活,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掌握技能、培养品德。本研究旨在记录这一探索过程,分享实践经验与反思,为一线劳动教育教学的优化提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创新:从“课本知识”到“生活场景”

传统的劳动课堂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围绕基础的劳动内容展开,学生对老师的说教更多的是不予理睬的态度,参与的兴趣低,并且与生活实践相割裂。解决这些问题,老师可以聚焦于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发现解决现实中真实出现的问题。结合校园的日常场景设计活动。如班级绿植养护、校园垃圾分类实践、运动会后勤物资筹备。以班级绿植养护为例,老师应不再单纯讲解如何浇水,而是让学生分组认领班级绿植,通过观察记录植物生长状态,自主查阅资料制定养护计划,定期修剪、施肥,并制作养护手册。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植物养护技能,还学会了分工协作与责任担当。同时,要注重链接家庭,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让劳动技能延伸到家庭当中,真正地让学生具备生活自理的能力。布置家庭劳动实践任务,如一周家庭餐食辅助、整理衣柜、书桌等,并要求学生拍摄实践视频、记录劳动心得。课堂上,老师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享,让学生交流。

二、教学方法创新:从“教师主导”到“学生自主”

传统的劳动课堂,教学模式为老师进行演示,而学生通过模仿完成,学生永远是被动地承接,没有主动探索的过程。老师可以通过项目式学习、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主动探索劳动的角色,在主动探索过程中掌握技能、感悟价值。老师通过想要达成的目标设定相关的项目活动。如校园角落改造计划、班级劳动工具优化设计。以校园角落改造计划为例,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闲置的角落,如教学楼后的空地、楼梯间转角,分组讨论如何将角落改造成实用空间;接着,各组制定改造方案,包括所需材料、分工、步骤,自主向学校申请材料、协调时间;最后,各组动手实施改造,并向全校展示成果。整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沟通、解决如材料不足如何协调、改造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等,不仅提升了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协作与问题解决能力。老师要多多开展小组合作,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明确分工,在课堂上先进行讨论方案,再进行协作分工。例如,在端午香囊制作中,有的小组因香料搭配不合理导致香囊气味不佳,通过小组讨论调整香料比例;有的小组因针线缝制不整齐,互相指导针法。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学会了手工技能,还提升了团队协作意识。

三、教学评价创新:从“结果导向”到“过程 + 结果”

传统的劳动评价过分关注劳动成果的合格与否,没有关注学生在劳动过程中的成长等方面,老师应该积极构建队员评价体系,不仅关注结果,也要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变化。那么,就要记录学生的劳动过程,通过设计成长手册的办法,记录学生在劳动实践中的劳动任务完成情况、劳动心得、小组互评意见、教师观察评价等。例如,在家庭劳动实践中,手册会记录学生是否按时完成任务、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家长反馈孩子是否主动参与家庭劳动;在校园项目式学习中,记录学生在小组中的分工的完成情况、是否主动提出创意想法、是否帮助组员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朋辈互评,加强自我反思的作用。在进行劳动之后,老师组织分享会,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如这次劳动中我学会了什么技能?有哪些不足?再进行小组互评,如组员在劳动中最值得肯定的地方是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是什么?例如,在校园角落改造项目结束后,有学生在自我评价中说:我之前害怕动手,这次负责墙面绘画,虽然画得不够好,但我尝试了,下次会更认真。 有小组在互评中说:组长在材料不足时,主动向其他班级借材料,解决了大问题,值得我们学习。通过互评与反思,学生不仅看到了他人的优点,也明确了自己的成长方向,更在交流中体悟到劳动的价值。

结束语

本研究围绕劳动教育课堂创新,从“内容、方法、评价”三方面构建教学新路径。通过聚焦校园与家庭真实场景重构教学内容利用新型项目式学习和小组合作教学方法,构建关注结果和过程兼顾的多元评价体系完善育人闭环,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劳动主动性,让劳动教育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从课堂任务延伸生活能力。同时,实践也暴露出个别学生动手能力薄弱、家庭协同支持不足等问题。未来,老师还需通过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增加家校深度沟通等方式持续优化,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落地见效,助力学生成长为“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新时代青少年,为“五育并举”的全面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雪. 劳动教育教学手段创新策略探析[J]. 现代职业教育,2019(18):226-227.

[2] 张霁竹 . 课堂教学方法中的创新教育探析 [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