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绘本阅读的初中英语课堂文化意识渗透策略探究
蒋敬美
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流峪镇初级中学
传统英语课堂往往侧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忽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导致学生虽掌握语法词汇,却难以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逻辑,在跨文化交际中屡屡受挫。英语绘本以生动的故事、丰富的插图和地道的语言,为文化意识渗透提供了天然的载体。其图文并茂的形式符合初中生认知特点,多元文化主题能激发学生兴趣,生活化场景便于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1 绘本选材聚焦文化内核,搭建文化认知桥梁
绘本的选择过程本身构成文化意识培育的起点,选材必须同时考量文本携带的文化实质与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比如《The BestChristmas Present》这个例子,它描绘了一个孩子为父亲寻找理想圣诞礼物的经历,圣诞树如何装饰、礼物如何交换、家人如何聚餐这些习俗就自然地镶嵌在情节推进中。阅读时,学生很容易注意到中国春节和西方圣诞节的区别:春节的核心是家人团聚,赠送的礼物常常是食物或装着钱的红色信封,传递着“礼轻情意重”的意味;圣诞节则更看重礼物的实物性和精美的包装,整个节日氛围强调特定的仪式程序。这种观察不是机械对比,它让学生直接触摸到差异背后潜藏的深层观念——一边更倾向于家庭情感的紧密连接,另一边则突出个体在特定时刻的感受表达。另一本《A Color of HisOwn》表面讲的是变色龙寻找自身颜色的故事,其深层却可以导向关于个体如何在群体中确认自身位置的文化探讨。比如在中国文化背景里,集体取向通常鼓励个人融入整体,那句“枪打出头鸟”的俗语就体现了对过分凸显个体的警惕;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倾向则更支持个体展现独特之处,“Be yourself”这样的表达很常见。
2 课堂活动激活文化体验,促进文化理解内化
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利用绘本阅读材料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课堂活动扮演着核心角色。静态的文化知识需要转化为学生能够实际体验的动态过程,这通常依靠活动设计来实现。好的设计能够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特定文化氛围之中,小组合作或者角色扮演则让学生有机会交流不同的文化观点,甚至产生一些碰撞,日常生活的元素被融入活动时,学生对文化的感知会变得更加具体,也更能看到其 实 际 用 处。《Thanksgiving in North America》 这 本 绘 本 提 供 了 一个很好的机会,教师可以围绕它设计一个名为“感恩节餐桌”的活动。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阅读绘本内容,他们的任务是找出关键信息,比如怎么烹饪火鸡,家人之间会说哪些祝福的话语,然后把这些信息用思维导图整理出来。接下来,小组合作使用黏土来制作他们理解的感恩节餐桌模型,在模型上需要标注出各种食物的名称,并且尝试说明这些食物代表的文化含义,比如南瓜派经常和丰收联系在一起,玉米则让人想起原住民最初给予的帮助。活动最后环节,学生模拟一个家庭聚餐的情景,他们需要使用英语进行对话,练习像“Thank you for...” 和“I’m grateful for...” 这 样 的 表 达。 这样的过程,学生动手又动脑,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语言本身,更在活动中体会到感恩节强调分享与感激的内在意义。
3 拓展延伸深化文化认知,构建文化认同体系
将文化认知有效转化为稳固的文化认同,进而塑造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要求文化意识培养必须突破课堂的物理与时间限制。“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意在创造一种近乎连续的文化学习氛围,使得文化体验得以在家庭场景中自然延伸。例如,围绕绘本《Chinese New Year》的学习,教师可发起“家庭文化日”实践任务,学生需与家长协作完成包含“贴春联、包饺子、看春晚”等具体活动的“年俗任务单”。在此过程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实时记录是必要 的, 如 描 述“We pasted red couplets on the door to bringgood luck.”。家长利用微信群分享活动影像资料,教师则据此提供针对性反馈,并适时阐释相关文化象征意义,例如指出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吉祥,而饺子形状则被联想为传统货币元宝。这种深度家庭卷入,促使原本作为课堂作业的文化学习,转变为具有生活仪式感的日常实践,显著强化了文化感知在时间维度上的延续性。对于需要较长时间投入的文化主题探究,“项目式学习”提供了有效的路径。考虑一个以“世界饮食文化”为核心的研究项目,学生需组成小组,选定特定国家作为研究对象。探究过程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查阅文献、访谈外籍教师、动手制作代表性食物等。不同小组聚焦点各异,一组可能选择意大利披萨,其研究内容必然覆盖其历史渊源(可追溯至古罗马时期的“面饼 + 橄榄油”组合)、显著的地域性差异(如那不勒斯披萨以薄脆著称,而西西里披萨则相对厚软),以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常作为家庭聚餐的中心食物)。另一组若研究日本寿司,则需深入考察食材选择的特定要求(强调鱼生的新鲜度)、制作工艺的关键参数(如醋饭的温度控制)、以及相关的用餐礼仪规范(明确要求使用筷子而非手指取食)。项目成果展示环节要求学生全程使用英语阐释所研究的文化细节,并能即时回应现场观众的提问。
综上所述,英语绘本阅读为初中文化意识培养提供了丰富资源与多元路径。通过精准选材搭建文化认知桥梁,设计活动激活文化体验,拓展延伸深化文化认知,学生能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探究”,从“语言学习”迈向“文化理解”,最终成为具有全球视野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 王翠斌 . 创新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与成效探究 [J].甘肃教育研究 , 2025,(15):95-97.
[2] 刘媛. 教育信息化2.0 时代初中英语教师角色定位分析[J]. 海外英语 , 2025,(14):193-195.
[3] 高艳辉 . 任务型阅读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J]. 现代农村科技 , 2025,(08):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