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共享调节的小组协作活动设计研究
张双宁
静宁县威戎中学 743400
引言
随着新时代教育变革与发展,小组协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学习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而共享调节作为小组成员共同监控、调整、评价学习过程关键机制,对促进有效协作与深度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深入探究面向共享调节小组协作活动设计策略与支持体系,对提升小组协作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旨在分析小组协作活动中共享调节实施困境,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参考。
一、审视现状,发现问题:小组协作活动中共享调节实施困境
小组协作活动中共享调节实施面临诸多困境制约着协作学习效果,学生共享调节意识与能力普遍不足,多数学生缺乏对共享调节重要性认识,未能主动参与小组学习过程监控与调整。学生习惯被动接受教师指导,对自主管理小组学习过程感到陌生与困惑不知如何有效开展共享调节,学生间元认知知识与技能差异明显,高水平学生倾向于个人调节而非共享调节,低水平学生则缺乏必要调节能力,导致小组整体调节水平不高。学生社交沟通能力有限难以清晰表达自身想法,有效倾听他人意见,协商解决问题影响共享调节顺利实施。
小组协作活动设计存在诸多问题未能有效支持共享调节实施,活动目标设定不明确缺乏对共享调节目标清晰界定,学生不清楚应监控调整哪些方面如何评价调节效果,小组结构设计不合理未考虑成员间知识背景、能力水平等因素,小组异质性或同质性过强不利于共享调节开展。协作规范缺失未建立明确任务分工与协作流程,小组成员各自为政难以形成一致协作节奏,活动任务设计不当复杂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激发共享调节需求与行为。过程支持不足缺乏必要脚手架与引导工具,学生不知如何开展共享调节面对困难无所适从,反馈机制不健全缺乏及时有效反馈渠道,学生无法了解共享调节效果难以及时调整改进,评价体系单一过分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未能有效激励学生参与共享调节。
二、优化结构,强化引导:小组协作活动中共享调节设计策略
小组协作活动设计应充分考虑共享调节需求科学构建活动结构与流程,合理设计小组组成依据学生认知水平、学习风格等因素进行混合分组,确保小组内既有思维活跃引领者又有善于倾听协调者,既能激发思维碰撞又保持良好沟通氛围。明确设定小组角色如协调员负责统筹进度、记录员负责整理观点、质疑员负责提出问题、总结员负责凝练成果,通过角色轮换让每位成员体验不同调节职责,任务设计应具备适当挑战性与开放性,既能激发调节动机又预留思考空间,建立递进式任务序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帮助学生逐步发展调节能力。
以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教学为例,教师设计基于共享调节小组探究活动,将班级划分为六人小组,每组按认知风格与学科能力进行异质组合,设定协调员、资料员、实验员、记录员、质疑员、汇报员六个角色,并在活动中期进行角色轮换。任务设计采用草履虫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探究主题,具有一定挑战性与探究价值,活动开始前提供结构化任务单,引导小组成员共同明确探究目标、讨论先备知识、制定探究计划、分配任务职责,形成集体规划意识。探究过程中设计三个关键检查点:实验方案设计、数据收集分析、结论形成与验证,每个检查点提供元认知提示卡,包含我们方案合理吗数据收集全面吗结论与已知理论吻合吗等问题,促使小组共同反思与调节。通过这种精心设计活动结构与过程引导,学生不仅掌握种群数量特征知识,更在共享调节中发展协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构建机制,促进互动:小组协作活动中共享调节支持体系
构建完善共享调节支持体系需多维度系统设计,为小组协作提供全方位保障,建立多元评价机制融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关注学习成果同时更重视调节过程表现,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涵盖认知参与度、元认知策略运用等维度,全面评估调节水平。采用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方式提供多角度反馈,实施动态跟踪制度,通过学习日志、观察记录等形式记录调节发展变化轨迹,建立即时反馈渠道对小组调节表现给予具体建设性评价,指明优势同时提出改进方向。技术支持方面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辅助共享调节,如协作平台、云端文档、思维导图软件等拓展协作空间与方式,建立在线协作环境支持随时交流互动,共享资源信息记录协作痕迹便于回顾反思,开发辅助工具如进度跟踪器、任务分配等帮助可视化管理协作过程。
以高中生物人教版选修二“动物细胞工程”教学为例,教师构建多层次共享调节支持体系,评价机制上设计动物细胞工程探究评价表,包含方案设计合理性信息收集全面性知识整合深度协作交流质量调控反思水平等维度,引导小组关注全过程调节,采用3-2-1 反馈模式:小组内三项互评、小组间两项互评、教师一项点评形成立体评价网络。技术支持方面构建细胞工程协作云平台,整合学习资源库、协作文档、讨论区、成果展示区等功能模块,提供克隆技术流程图细胞融合比较表等思维可视化模板,支持知识建构与思维外显。环境支持上布置细胞工程探究中心配备六边形活动桌,周围环绕资料架、展示板、讨论区营造沉浸式探究氛围,通过这种多层次支持体系为学生探究动物细胞工程创造良好条件,既促进知识建构又培养共享调节能力,实现认知与元认知协同发展。
结论
面向共享调节小组协作活动设计是提升协作学习质量关键环节,需要系统思考与科学规划,通过分析小组协作活动中共享调节实施困境,提出优化小组结构、明确协作目标、强化过程引导等设计策略。科学设计小组协作活动结构建立完善共享调节支持机制,能有效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调节过程提升小组协作质量与效果,应进一步探索不同学科、不同年龄段学生共享调节特点与需求,培养学生未来社会所需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毛晓龙 . 面向共享调节的小组协作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 [D]. 西北民族大学 ,2023.
[2] 姜玉静 . 基于主线式情境的高中生物学单元教学研究 [D]. 江西师范大学 [2025-09-12].
[3] 巴安妮 . 协作学习中促进小组共享调节的反馈设计及其效果研究 [D]. 江南大学 ,2023.
本文为平凉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面向共享调节的小组协作活动设计研究》的研究成果, 课题立项号:PL[2023]GH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