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
胡文昭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从化实验中学 510990
引言
根据 2022 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于英语学科而言,其教育目标已从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四大核心能力,即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初中阶段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阶段,从核心素养视角下指导并开展英语写作教学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立足核心素养理念,构建适应农村学生实际的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体系,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已成为当前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任务。
一、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的现实困境
(一)教学资源与环境现状分析
农村学校相较于城市学校,教学资源较为匮乏,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丰富的教学材料,这限制了学生通过多种渠道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也影响了教师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进行写作教学。比如,处于发达地区的初中学校,已经有条件使用平板电脑、答题器、在电脑室进行英语授课等,打破了传统英语课堂的壁垒,并实现了信息技术学科和英语学科的融合。而在一些条件相对较落后的农村中学,可能连希沃白板的使用都无法保证,更别说使用其他技术设备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
(二)学生语言基础现状剖析
学生在词汇积累、语法运用和思维转换三个维度均存在明显短板:词汇量不足,表达单一,作文出现高频词重复使用现象;方言环境影响语音习得,间接造成写作中的母语负迁移,典型表现为书面表达中存在 " 中式英语 " 结构;更关键的是,由于小学英语启蒙不充分,初中阶段出现“知识断层效应”,学生需要同时消化新知识和补足基础,这种困境的形成是教育资源分配、语言环境塑造和教学衔接机制等多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需要通过结构性改革实现突破。
二、核心素养理念对书面表达教学目标的重塑
核心素养理念强调学生要具备真实语境下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尤其在书面表达中,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得体性、内容的逻辑性、结构的完整性和思维的批判性。因此,书面表达教学的目标应从原有的“写对句子”转向“写通篇章”,从“模仿写作”转向“思维引导”,从“应试作文”转向“真实表达”。教学应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书写表达个人观点、讲述生活经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语言与思想的融合。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写作思维的引导与写作情境的创设,通过语言输入、思维训练与表达实践的结合,使学生在真实任务中实现“写中学”“写中思”“写中用”,从而促进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综合提升,最终实现核心素养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目标。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实践与保障策略
(一)教学实践、
1. 任务驱动与情境创设
在教学实践中,应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通过创设真实或拟真情境,引导学生以英语进行有效表达。例如,设计“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这一写作任务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本地著名景点的短视频,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下感受家乡的美。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视频中的内容,如“我们的家乡有美丽的西湖,湖水清澈,周围绿树成荫,每年吸引无数游客”。以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积累相关词汇(如“beautiful lake”“green trees”“attractmany tourists”),还能在真实情境中激发表达欲望。因此,任务设置应具有开放性与多样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表达,激发其思维的广度与深度。
2. 写作路径创设
在教学组织上,教师应通过“读—说—写”的递进路径,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语言输入与表达准备。如通过阅读范文、积累句式、提炼观点,为写作提供语言与内容的支撑;通过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意识与构思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 校园环保倡议书” 的范文, 引 导 学 生 积 累 其 中 的 句 式( 如“Let's take action to protect ourenvironment“”We can start by reducing waste and recycling”)和观点(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爱护花草”)。接着,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口头表达自己对校园环保的看法和建议,如“我认为我们可以在校园里多设置一些垃圾分类箱”“我们可以组织环保志愿者活动”。最后,引导学生将讨论内容整理成书面倡议书,完成写作任务。
3. 过程性写作评价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次草拟、互评修改。例如,在“介绍家乡”的写作任务中,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互评时,学生可以从内容完整性(是否介绍了家乡的主要景点)、逻辑合理性(景点介绍是否有序)和语言准确性(语法、拼写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价。然后,学生根据互评意见进行修改,完成二稿。教师再对二稿进行点评,重点关注语言创新性(是否有新颖的表达方式)和整体表达效果。通过这种过程性写作,学生能够在多次修改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另外,教师应从“错误纠正”向“整体评价”转型,关注内容完整性、逻辑合理性与语言创新性,同时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提升其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例如,在评价学生的“给笔友写信”时,教师不仅要指出语法错误,更要关注信件的内容是否丰富、逻辑是否连贯、语言是否得体。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评与互评,提升其自主学习与反思能力,通过以上策略,鼓励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形成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自主学习意识,进而提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二)保障措施
1. 教学资源优化
农村学校教学资源匮乏,限制了情境创设与素材输入的多样性,一些农村学校可能没有足够的英语写作范文供学生阅读,也没有丰富的多媒体资源用于情境创设。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与教学资源配套的投入。例如,可以建立优质英语写作资源共享平台,推送高质量写作素材,如“优秀学生作文集”“英语写作常用句式手册”等。同时,引入信息技术辅助写作教学,如利用在线写作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提交作业并获得即时反馈。通过教学能力与资源配套的双轮驱动,逐步构建起支持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改革的稳固体系。例如,某农村学校在实施这些策略后,学生的英语写作成绩明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得到了同行的认可。
2. 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当前,部分农村英语教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理解与教学实践上存在困难。例如,一些教师可能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解不够深入,不知道如何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因此,教师需不断提升自身教学理念与方法的更新能力。学校应组织定期的教学培训与专题研修,引导教师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内涵,掌握以任务为基础的写作教学策略。例如,可以邀请专家到校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专题讲座,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互动,帮助教师理解如何设计有效的任务。
四、结论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度变革与价值重构。它不仅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在真实语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更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以思维发展为核心的教学组织方式。实践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写作任务、优化教学过程、丰富评价维度以及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能够显著提升农村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与综合素养,增强其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与信心,从而为其后续英语学习与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未来应继续深化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推动核心素养理念在更多农村学校落地生根,使农村英语教育真正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目标,为乡村教育振兴提供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胡安迪 . 初中生媒介素养教育探究 [J]. 中国教育 : 研究与评论 ,2024,(01):208-261.
[2] 吴秀凤 .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活动的设计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36):53-54+77.
[3] 吴红 .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践与思考 [J]. 华夏教师 ,2024,(36):57-59.
4] 初中英语书写训练标准化实践研究. 李国宇. 中学生英语,2023(48)
5] 多元读写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曹勇. 高考,2021(32)
[6] 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英语大单元作业设计研究. 陈天萍. 启迪与智慧( 上 ),2025(06)
[7] 活动分层,提升语篇教学有效性. 刘琳. 英语画刊( 高中版),2021(29)
[8] 初中英语核心素养培育策略. 徐鸿. 试题与研究,2025(02)
[9]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语篇教学法的实践路径. 姚迎. 智力,2024(12
[10] 促进思维品质发展的英语“3A”教学范式课堂实践——以英语绘本教学为例 . 吴涛涛 . 英语教师 ,2024(17)
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 2025 年度《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农村初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实践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419937)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