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改下高中化学创新教学方式研究

作者

张俊辉

四川省仁寿县文宫中学

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多年,但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依然暴露出了一些难题:从教师方面来说,很多教师固守应试教育的思想,主要采取灌输式教学方式,大肆讲解化学基础知识,强制要求学生去记忆这些知识点,整个课堂状态就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费力讲述,学生也忙着写笔记和记忆,课堂氛围是枯燥乏味的,这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不高,严重影响了学习化学的热情,同时思维能力方面也无法得到锻炼,整体教学效果不高。基于此,教师要进一步改革化学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探究把握化学学习要点,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

一、引导学生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心

教师要让更多的高中生懂得:做任何事情,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钻研兴趣,都是推动其实现成功的关键性因素。没有了浓厚的兴趣,往往就做不成事。在自然学科的探索的历程中,兴趣尤其是意义重大的要素。学生唯有把握到课程的兴趣,使得学生善于钻研和分析,并且带着满满的热情去从事化学实验,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才能得到充分提高和协调突破。如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去分辨氢气中是否含有杂质,氧气的提取方法,分析中和反应对于溶液的 PH 值的影响,分析学生如何通过切实可行的实验去分析金属物质的化学活泼性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实验的每一天,都能将化学探究作为一次未解之谜的探索,同时在这次探索的历程中懂得化学是极其美妙的,是能让人懂得更多原先不曾知道的真相的。教师要始终点燃学生的化学学习热情,使得学生在实验室中将每一次的探索都作为对于未知大门的开启之旅,并且能在发现奥妙的同时,成就自我的化学核心素养的飞跃。

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化学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全体学生最终达成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反之则会导致学生在错误的学习道路上南辕北辙、反复碰壁,这些都是值得全体教师认真分析和思考的点。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养成善于预习的习惯,认识到每一堂课要讲解的化学物质的特性、化学元素、化学符号、与之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化学用途、化学变化的相关变化等等。教师要让孩子们尤其懂得:化学是一门伟大的课程,化学也是一门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课程。如果学生能在学习化学的同时去认识到如何做笔记,如何标注重点,如何分析化学元素,如何去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等等,学生必然能成为一个更为出色的化学学习者,必然能在化学的世界中走出善于自己的更宏伟的新方向,谱写属于自己的新道路。教师在引导学生有机物、无机物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让学生将相关的核心知识写进笔记本上,如苯环的描绘方法、甲烷的描摹方式等等。教师要让学生将化学的知识和化学物质的图形完成结合,并且善于记忆每一个化学符号的化合价,认识到核外电子数的变化等等,从而推动学生在化学世界中走出新道路,面向新提高。

三、引导学生构建化学实验小组

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建构更好的化学实验小组,使得更多的同学能在化学实验体系中,彼此支持,相互带动,各自发力,将化学实验的创造性融入到小组体系中去,并且能在实验中感悟到趣味和意义。在化学实验小组中,各位同学要各自承担各自的职责,善于认识到如何在实验中体验到趣味,为了集体的进步而奉献个体的聪明才智。如学生在从事“不同价态的硫化物质的转化”时,教师要让学生承担自己的角色,小组长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去划分小组成员的角色,数据员要认真记录相关的化学实验数据和实验现象,协调员要负责协调各自之间的角色配置,输送员要将各式各样的化学物质带给同学。教师要化解学生的被动思维,使得孩子们在正确的实验道路上越走越远。教师要使得学生能在化学实验中更加懂得:唯有精益求精,善于思考和研讨,才能在化学的世界中,走向更远的彼岸。

结束语

高中化学教师要善于就学生存在着的很多化学学习问题提出属于自己的思考和对策,使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同时感悟到其中的趣味和意义,并且将化学知识融入到主体的心灵中去,感悟到趣味,体验到美好,明确到其中的意义,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成功大道。教师同时要善于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在和谐氛围中不断成功,不断突破。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不断提供新发展动能,使得孩子们的化学智慧随之提高。

参考文献

[1] 马一卓 .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教材“二次开发”[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6):181-182.

[2] 何国成.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必要性分析研究[J].天津教育,2021(15):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