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读促写" 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有效性分析

作者

姚梓珊

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黄土店中学 415000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模式的框架内,而是更加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以读促写 " 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通过大量阅读输入,促进学生写作输出的质量提升。该模式不仅符合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也顺应了时代对英语教育的新要求。本文将从实践角度出发,深入分析 " 以读促写 " 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及其有效性。

一、" 以读促写" 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施原则

理论基础:根据 Krashen 的输入假说,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大量可理解的语言输入。" 以读促写 " 模式正是基于这一理论,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输入环境,进而促进其语言输出能力的提升。同时,Swain 的输出假说也强调,语言输出是语言习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帮助学习者检验假设、巩固知识、提高语言流利度。

实施原则:

1. 精选阅读材料:选择与学生英语水平相适应、内容丰富、语言地道的阅读材料,确保输入的有效性和趣味性。2. 引导深度阅读:通过提问、讨论、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挖掘语言点,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3. 模仿与创新结合:鼓励学生模仿阅读材料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同时鼓励个性化表达和创新思维。4. 及时反馈与评价: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及时给予学生写作上的指导和鼓励,增强其写作信心和动力。

二、" 以读促写" 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记叙文写作教学

在教授记叙文写作时,教师可选取一篇情节生动、语言优美的短篇小说或记叙文作为阅读材料。首先,引导学生通过略读、精读等方式,把握文章大意,分析人物性格,理解故事情节发展。随后,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并总结出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素和技巧,如时间顺序、人物描写、情感表达等。最后,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以 "My UnforgettableExperience" 为题,模仿阅读材料中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撰写一篇记叙文。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构思和组织一篇记叙文,还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案例二:议论文写作教学

议论文写作要求学生具备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丰富的论据支持以及有力的论证技巧。在教授议论文写作时,教师可选取一篇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严密的议论文作为阅读材料。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框架,理解作者如何提出论点、展开论证、得出结论。随后,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论据是否充分、论证是否合理,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补充论据。最后,布置写作任务,要求学生就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撰写一篇议论文,鼓励学生运用阅读材料中的论证方法和技巧,同时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观察,提出独到见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议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 以读促写" 模式对学生写作兴趣与技能的影响

1. 提升写作兴趣:传统的写作教学往往侧重于语法和词汇的讲解,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以读促写 " 模式通过引入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将写作教学与阅读活动紧密结合,使学生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自然而然地产生写作欲望。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2. 提高写作技能:通过大量阅读输入,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熟悉了不同文体的写作特点和技巧。在模仿写作过程中,学生逐渐掌握了如何构思文章结构、组织语言材料、运用修辞手法等写作技能。同时,通过及时反馈与评价,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写作不足,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和提高。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写作技能的整体提升。

四、" 以读促写" 模式在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1. 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阅读作为语言输入的关键渠道,为学生打开了接触丰富语言资源的大门。当学生沉浸于优质文本时,会接触到大量原汁原味的英语表达方式,涵盖各种地道的短语、句式以及独特的语言结构。这些鲜活的语言素材不断冲击着学生的认知,促使他们在大脑中建立语言知识网络。例如,在阅读经典英文小说时,学生能学到许多生动形象的描写手法,像用“as busy as abee”来形容忙碌。随着阅读量的增加,这些语言知识逐渐从表层理解深入到内在吸收。在后续写作中,学生不再是机械地套用语法规则,而是能够自然、灵活地调用所学语言知识,将内心的想法和情感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实现语言知识从输入到有效输出的转化,让写作内容更加丰富、生动。

2. 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阅读材料犹如一扇扇通往不同文化世界的窗户,其中蕴含着丰富多元的文化信息。学生通过阅读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本,能够跨越地域和时间的限制,领略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社会礼仪等。比如阅读关于西方节日的文章,能了解到圣诞节的起源、庆祝方式等。这种广泛的阅读使学生拓宽了视野,打破自身文化局限,增进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写作时,学生能够自觉运用跨文化交际意识,考虑到不同文化的差异。如在描述国际事件或涉及多元文化主题时,能避免因文化不了解而产生的冲突和误解,使写作内容更具文化包容性和适应性,有效提升写作的交际效果,为今后实际的跨文化交流奠定坚实基础。

结语

" 以读促写 " 模式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有效性。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技能,还促进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精选阅读材料、引导深度阅读、模仿与创新结合以及及时反馈与评价等实施原则的具体应用,该模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使他们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未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 以读促写 " 模式将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新时代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华. " 以读促写" 模式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 中学篇 ), 2020,43(05):45-49.

[2]李明. 基于"以读促写"模式的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J].英语教师 , 2019,19(12):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