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胜任力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于烈鹰

丽江市融媒体中心 云南 丽江 674199

引言:随着数字化与信息化交融深度的持续加强,媒体行业正经历着翻天覆地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逐渐形成单次采集+多次发布的全新媒体生态,信息传播愈发呈现即时性以及强互动性特征。在此变革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角色亦发生根本变化,需自觉从简单的信息传递者向集内容创作、内容策划以及观众互动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媒体人转型,无疑对其职业胜任力提出了更严格要求。鉴于此,只有系统性了解播音员主持人责任胜任力影响因素,并给出有效的提升路径,才能够切实帮助其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之中脱颖而出。

一、多维视角下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胜任力影响因素解构

(一)专业能力

1.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是句子逻辑清楚输出的根本,其在媒体传播全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标准且规范的发言,极具感情的表达,不仅能够确保信息准确无误传递,亦能够快速帮助观众沉浸式感受故事中情感力量,形成情感共鸣。以我国央视新闻著名主持人康辉为例,其就充分借助其独具风格的播音特色,将严肃时政新闻顺利转换成大众喜闻乐见的信息内容。此举无疑便是语言表达能力支撑职业胜任力有效优化的最典型印证。

2.内容创作能力

融媒体时代背景下,播音员主持人需自觉实现向内容创作者的跨越式转型,由此可见,内容创作能力也已然成为其职业胜任力的核心主导要素,除了要求从业者要仔细对稿件进行解读外,亦要具备扎实的自主策划,自主撰写以及内容产出能力,以最为典型的朗读者这类文化节目为例,董卿就深度参与节目内容策划与设计环节之中凭借对主题的把控、嘉宾故事的深度挖掘,顺利打造出了多篇极具艺术价值以及思想价值的优质内容,顺利变成为同品类文化节目之中的“爆款”。

(二)综合素养与职业素养

综合素养以及职业素养如同重要精神内核,可通过深层次价值支撑构建,持续为播音员主持人专业实践赋能。细化而言,其广泛涵盖文化底蕴、职业道德等多个独立层面。深层次的文化底蕴能够持续为传播节目内容输出注入思想,顺利实现人文价值。如在评论类节目中,主持人便可凭借自身扎实且深厚的文化底蕴对复杂社会热点展现出不一样的解读,从而为受众提供既兼具理性深度思考,又兼具人文情感关怀的丰富内容。良好的职业道德亦可筑牢媒体公信力基石,确保从业者时刻坚守工作底线,从根源上扼杀虚假信息传播的可能。

(三)媒体环境

媒体环境的变化,亦会对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胜任力带来决定性影响,随着传统媒体以及新媒体融合深度的持续加深,多元化传播生态如大屏+小屏并存现象得以生成,要求从业人员推陈出新突破传统媒介思维限制,快速形成多元化内容传播逻辑,确保能够高质量对接受众内容获取需要。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其就充分借助抖音等平台发布参与普法短视频等内容,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点击量。此种由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跨平台的转型实践,无不是其适应传统格局变化的具体体现[1]。

(四)培训与内在发展机会

在整个职位胜任力塑造环节,媒体机构所提供的培训机会以及内在发展机会也能够顺利构成重要外部赋能机制,帮助从业者更好的实现系统性知识创新,完成能力的迭代升级。一方面,头部媒体可借助“理论+实践”多位一体立体化培训模式,构建快速促进从业人员专业提升。例如,中央电视台所制定的主播能力提升计划,就帮助主持人顺利掌握了短视频运营等全新技能。另一方面,多元化发展平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从业者实现专业能力提升,如湖南卫视所推出的青苗计划,此举措不仅有效助推主持人综合能力得到增强,还能够帮助其顺利形成独特风格,实现由普通从业者到行业发展标杆的质变。

二、播音员主持人职业胜任力系统性提升路径

(一)重视专业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

针对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而言,从业者要完善基础+特色双向提升的逻辑,一方面,通过每日循环发声训练以及绕口令训练等筑牢发音基础,确保语言表达更为精准。另一方面,还要结合自身风格定位,打造差异化十足的表达风格,确保能够强化观众识别度;针对内容创作能力培养提升而言,从业者要加大对于内容敏感度的培养,除重点关注行业热点外,还要细致化对爆款案例进行分析,从而确保能够从其中吸取经验,提升个人的选题创作及内容生成能力。

(二)聚焦综合素养培育、筑牢发展根基

文化底蕴需要长期积累。为此,播音员主持人需制定长期学习计划,以切实深化个人综合素质为工作主线,每个月都保障能够顺利聚焦历史学,社会学等不同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后续能够自觉将知识点融入节目主持中。除此之外,媒体机构也要积极发力,定期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将职业操守纳入播音员主持人绩效考核体系中,对于严格坚守职业底线的优异从业者,给予一定的表彰奖励,从而形成正向且积极的职业风气,为其后续能够自觉筑牢个人职业发展根基助力。

(三)适配媒体环境、拓展发展边界

为更好地强化多元传播格局应对底气,播音员主持人要积极开展平台特性研究,针对不同平台如电视、直播等,细致化对目标用户画像进行分析,从而精准总结内容调性。除此之外,还要建立个人风格较为鲜明的品牌矩阵,通过自媒体账号的持续运营助力,自身的职业发展边际能够得到更有机拓宽[2]。

(四)完善培训发展体系,强化外部赋能

此环节,媒体机构要搭建分层分类培训体系,针对新人设置基础技能培训课程,针对资深主持人则设置创新能力提升课程。与此同时,还要加大产学研合作模式引用力度,与高校积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邀请行业专家以及学者实现联合授课,确保培训内容能够与时代前沿高度相符。至于发展平台搭建,则要重视内部晋升通道,并加大从业者跨部门轮岗工作可能,确保播音员主持人能够更为深入地参与到新闻采编、市场推广等全流程工作中,保障自身的复合型能力能够得到更切实增强。

结论:综上所述,通过本文的研究不难发现,从业人员语言表达、内容创作能力、职业素养、媒体机构培养机制等均属于共同铸造从业者职业胜任力的复杂网络因子,某一环节,薄弱均会对播音员主持人内容传播质量以及个人职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相信后续,随着系统化职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的有效构建,势必能够顺利实现个人发展以及行业繁荣的良性循环,最大程度释放人才效能,为受众带来极具感召力的媒体传播体验。

参考文献:

[1]郑淑青.全媒体视域下播音员主持人的职业素养及养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24,21(20):68-70.

[2] 董 丹 , 杨 施 敏 . 播 音 员 主 持 人 职 业 胜 任 力 影 响 因 素 研 究 [J]. 今 传媒,2024,32(09):5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