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融人民族音乐文化的实践研究
张海红
六安市第一中学东校区 安徽六安 237000
引言:高中学校音乐课堂的建设不仅需要雄厚的师资力量,还需要学生的配合与支持[1]。在音乐鉴赏课程中融入民族音乐文化过程中,教师需要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获取最优的资源,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手段,同时还要基于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角度,明确民族音乐文化融合的价值,以此来激发学生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锻炼其音乐鉴赏能力,营造优良且具有文化气息的学习氛围。这对大力弘扬音乐文化,鼓励学生积极传承音乐文化,为地方建设与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性作用。
一、以审美体验为核心,精选音乐教学内容
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程中,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入需以审美体验为核心,通过精选优质的音乐作品与渗透民族文化,让学生在旋律感知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使其在文化理解中深化审美体验[2]。在音乐作品的选取中,教师要选择兼具艺术性与代表性的民族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等要素切入,把握民族音乐的审美特质。例如,在人音版高一音乐必修一《澧水船夫号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号子中节奏鲜明的吆喝、急促有力的音调所展现的船夫们齐心协力战胜激流险滩的场景,来对比其他的民族文化,如苏州评弹中的温婉无比的吴侬软语或是蒙古长调的诺古拉装饰音,让学生在差异中感知民族音乐的多样审美表达。另外,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挖掘音乐背后的故事与民俗,让学生切实有效地理解审美趣味的形成根源[3]。如教师在讲解京剧时,结合梅派、程派的流派特点,穿插梅兰芳创排《贵妃醉酒》时对身段与唱腔的融合设计,让学生明白京剧写意传神的审美内核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刻联系。
二、组织体验式教学,调动多重感官参与
在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高中音乐鉴赏当中,教师需要明确一点,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主。体验式教学通过调动身体感官参与,可以打破以往学生只能被动聆听的局限,让学生在实操中触摸民族音乐的肌理,在模仿中理解文化表达的逻辑[4]。例如,在人音版高一音乐必修一教学“丝竹相和”相关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舞台交由学生,让学生试着比对、欣赏江南丝竹《中花六板》和广东音乐《娱乐升平》,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二者在音色、旋律以及节奏上的区别。学生分组操作简易乐器,用竹笛模仿主旋律的悠扬婉转,用木鱼敲击“一板三眼” 的节拍,用二胡拉奏副旋律的温润绵长。在合奏过程中,学生能直观感受江南丝竹“你繁我简、你高我低”的互动式演奏特点,理解“丝竹相和”中乐器音色的互补逻辑。这样,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民族音乐具有更加清晰的认识,音乐鉴赏教学的效果也会更加理想。
三、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增强文化理解深度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高效的教学辅助工具应用到音乐鉴赏课程中,能够强化民族音乐的融合,在增强学生文化理解深度的同时,为音乐课程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带来支持。信息技术工具能突破传统教学的感知局限,让抽象的音乐要素与遥远的文化场景变得真实可感。例如,在人音版高一音乐必修一《异域风情—— 世界民族音乐》一课中的非洲“萨朗吉”音乐鉴赏中,为了强化民族音乐切实融入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图片拼接课件,将萨朗吉的琴身、琴弦、共鸣箱等部件细节图依次展示,配合标注说明各部分功能,让学生清晰了解乐器构造,把萨朗吉的独特从抽象描述变为直观画面。其次,教师可以播放印度拉贾斯坦邦民间音乐表演的高清视频,视频中包含当地节庆的热闹场景、表演者的神态动作以及观众的互动反应,引导学生在此情境中,通过画面感受萨朗吉音乐与当地民俗的紧密联系,从单纯的听觉感受转化为视听结合的具体理解,进而切实增强其文化理解深度。
四、通过多维度互动,强化学生文化共鸣
要想提升民族音乐文化融入音乐鉴赏教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开展文化实践活动必不可少。为了提升学生对于民族音乐文化的认识,高中音乐教师可以组织跨文化对比的环节,让学生在对比之中强化文化共鸣,加强审美理解[5]。例如,在人音版高一音乐必修一《亚洲与非洲音乐》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印度的萨朗吉音乐与中国二胡音乐作比较,并举办一场音乐辩论会,探究为何同样是弦乐器,萨朗吉的悲情色彩带有宗教性,而二胡的悲伤更具世俗性。随后,展开民族音乐的再创作活动,让学生以本节课所学为基础,融入本土文化音乐展开改编,如用萨朗级旋律框架填写反映家乡节庆的歌词,或在演奏当中加入筷子敲击桌面来模拟中国鼓点,让民族音乐在融合与碰撞中被学生主动诠释和重构,以此来深化文化多样性的理解。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民族音乐文化融入到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能够推动高中音乐教育的高效发展。在教学中要利用好先进、新兴的数字化教学辅助工具,积极为学生创造优良融洽的学习氛围,构建教育资源库,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利用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与理解,促使他们积极勇敢的去表达自己的鉴赏观点,并带着个人的理解和情感来鉴赏音乐作品,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与思想的碰撞,为传承民族音乐奠定优良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音乐音乐教育.中国民间舞蹈音乐在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教学实践探究--以人音版《阿细跳月》为例[D]. 2024.
[2]李徐,林珏.普通高中民族器乐曲鉴赏的教学实践研究[D].西南大学,2023.
[3]朱世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实践研究[J].中国音乐教育, 2023(1):004.
[4]许成桢.高中《音乐鉴赏》(2019 人音版)民间歌曲情境教学研究——以合肥市第八中学为例[D].扬州大学,2023.
[5]马开熹.高中音乐鉴赏中文化理解素养的体现与落实研究[J].花溪,2023(2):0143-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