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语言师幼互动在中班幼儿跑跳钻爬活动中的实践策略研究
黄燕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铁路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 " 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 但在具体的幼儿园活动中部分幼儿教师往往存在过度依赖语言指令的情况,加之中班幼儿的理解能力较低,常常导致幼儿在活动中出现指令执行偏差问题。非语言互动具有即时性、直观性优势,能有效突破沟通壁垒,幼儿教师要进一步重视起非语言师幼互动,持续探索借助非语言师幼互动发展幼儿活动能力的对策和方法,逐步把握非语言互动的规律,为每个幼儿综合素养的逐步发展筑牢根基。
一、进行动态示范
幼儿模仿力较强,在跑跳钻爬活动中给予幼儿对应的动态示范,可以帮助幼儿较快把握跑跳钻爬的方法和技巧,形成正向的记忆印象。幼儿教师要在师幼非语言互动过程中注重动态示范和引导,并按照“整体感知- 分解学习- 整合应用”的认知顺序,通过动作节奏、幅度与轨迹的变化,为幼儿进行规范化演示,使抽象的动作要求具象化,降低幼儿的理解难度,促进幼儿更好把握跑跳钻爬活动规律。例如,在进行立定跳远活动中,幼儿教师可以先对立定跳远动作进行完整示范,之后可以将动作拆分为“准备- 起跳- 落地”三个环节,在准备阶段可以为幼儿展示双手叉腰屈膝角度。在起跳环节,可以为幼儿进行起跳时单手摆臂轨迹模拟。在落地时用脚掌示范缓冲姿势。同时幼儿教师要针对幼儿在立定跳远中较容易产生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示范分析,通过慢动作回放强化正确认知,真正在动态示范中发展幼儿综合素养。
二、开展环境暗示
良好的环境暗示会给幼儿正向的感染和熏陶。幼儿教师要注重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具有正向引导的外部环境,并通过视觉、触觉等多维度线索,引导幼儿自主完成动作相关的动作序列。同时,环境暗示需具备引导性、层次性与安全性,通过色彩对比、材质差异与空间分隔,自然提示动作要领与运动路径,减少语言干预需求,真正借助环境优化来实现幼儿跑跳钻爬动作发展。例如,在进行“森林探险”主题活动时,幼儿教师要在非语言师幼互动中优化环境创设。在视觉标记方面,可以结合需要借助卡通动物脚印贴纸标注跑道起止点,终点设置会发光的宝石标志物。在视觉提示方面,幼儿教师可以钻爬区交替铺设光滑丝绸垫与粗糙麻布垫,提示不同部位的发力方式。在空间隔离方面,幼儿教师可以合理借助移动的彩虹拱门划分出跑(红色锥形桶)、跳(蓝色圈)、钻(绿色隧道)功能区等,真正借助环境暗示帮助幼儿教师掌握跑跳钻爬动作方法和技巧。
三、实施表情管理
合理的表情管理是强化非语言师幼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要在互动过程中注重表情管理,并运用与动作难度呈动态匹配,形成 " 挑战 - 支持 " 的情绪反馈的表情,在跑跳钻爬活动中,表情管理应包含目标设定、过程激励与结果反馈三个维度,通过微表情变化传递动作要求强度、完成度评价等信息,建立非语言的情感联结,促进幼儿深化对跑跳钻爬动作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进行障碍跑运动中,幼儿教师要在非语言师幼互动中实施表情管理。在预演阶段,幼儿教师可以结合该环节实际情况,呈现出较为夸张的“哇”表情 ,并配合手指体态动作来逐步激发幼儿对障碍跑活动的探索欲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结合活动内容实施表情管理,如当幼儿钻圈时,可以皱眉提示低头,鼓掌表示鼓励,瞪眼鼓励快速通过,握拳头表示认可,提升幼儿的活动自信心。在跳箱练习中,幼儿教师可以使用 " 咬牙 "表情温馨提示幼儿应当爆发力,用 " 露齿笑 " 肯定勇敢尝试,形成可视化情绪反馈系统,让幼儿在表情启发中对积极进行障碍跑运动,帮助幼儿获得发展和提升。
综上所述,文章系统阐述了非语言师幼互动在中班幼儿跑跳钻爬活动中的实践策略,并提出了进行动态示范、开展环境暗示、实施表情管理、进行触觉反馈等几方面的实施策略。通过实践表明,非语言互动能有效弥补中班幼儿语言理解局限,提升跑跳钻爬活动的教学效率。后续在非语言师幼互动中将着重关注非语言互动与语言指令的最优配比、特殊儿童群体的适配性调整、数字化肢体识别技术的应用前景等,进一步发挥非语言师幼互动的价值,为每个幼儿活动能力的提升和后续的全面发展筑牢根基。
参考文献
[1] 未秋月 . 幼儿园中班生活活动中非言语性师幼互动行为研究[D]. 河北大学 ,2022.
[2] 张哲. 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师幼语言互动的调查研究[D]. 吉林外国语大学 ,2021.
[3] 王倩. 改进幼儿园师幼互动质量的行动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