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作者

蔡薇

义乌市黎明湖小学 322000

引言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核心素养已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表达、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教学模式创新显得尤为迫切。传统写作教学往往侧重于写作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写作兴趣不高、能力提升缓慢。因此,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五六年级教学实践,从情境创设、读写结合、跨学科整合等方面展开研究,旨在构建一套科学、有效的写作教学模式。

一、核心素养与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内在关联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写作不仅是语言表达的过程,更是思维训练、情感抒发和价值观传递的过程。通过写作,学生能够锻炼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以五六年级学生为例,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表达欲望。然而,传统写作教学往往过于注重写作格式和技巧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内心体验和情感表达,导致学生写作内容空洞、缺乏个性。因此,将核心素养融入写作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人生,培养其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综合素养。

二、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当前,部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依旧深陷“教师讲解—学生写作—教师批改”的传统窠臼,创新性与趣味性严重缺失。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成为课堂的绝对主导,按部就班地讲解写作技巧、结构框架等知识,学生则被动接受,机械模仿。这种单一模式全然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在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长此以往,学生对写作逐渐失去兴趣,将写作视为一项枯燥的任务,写作时也只是敷衍了事,难以真正投入其中,写作能力自然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二)教学内容与生活脱节

部分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内容存在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过于侧重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在课堂上大量讲解写作方法、修辞手法等抽象概念,却很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观察、体验和感悟。这使得学生在面对写作任务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难以从生活中挖掘到有价值的写作素材。以写“我的家乡”为例,很多学生由于平时缺乏对家乡的深入了解,没有真正感受过家乡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只能生搬硬套一些常见的模板和套话,写出的文章千篇一律,内容空洞乏味,缺乏真情实感,无法打动读者。

(三)评价体系不完善,忽视过程评价

传统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评价体系存在明显缺陷,过于注重结果评价,而对学生写作过程的关注严重不足。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往往只看重最终的成绩和等级,以分数来简单评判学生的写作水平。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忽视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发展轨迹,没有关注到学生在构思、选材、组织语言等环节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展现出的创造力。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塑造。长期处于这样的评价体系下,学生为了追求高分,只注重写作结果的完美,而不敢大胆创新,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更难以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情境创设,激发写作兴趣

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故事、播放视频、展示图片等方式,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写作主题,激发其写作欲望。例如,在写“一次难忘的活动”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学校运动会的视频,让学生回忆自己在运动会中的经历和感受,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通过情境创设,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写作主题,写出更加生动、真实的文章。在五六年级写作教学中,情境创设尤为重要。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直观、形象的情境更加敏感。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情境创设,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激发其写作兴趣。

(二)读写结合,提升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优秀范文,学生能够积累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学习写作技巧和方法。同时,阅读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其写作素材。例如,在写“读后感”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一篇优秀的读后感范文,让学生了解读后感的写作结构和表达方式,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写作。通过读写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写作能力。在五六年级写作教学中,读写结合应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写作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和写作训练。例如,对于写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引导其学习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思想内涵;对于写作能力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范文进行阅读,引导其学习基本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三)跨学科整合,拓展写作视野

跨学科整合是拓展学生写作视野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将写作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让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中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例如,在科学课上学习“植物的生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记录观察日记,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科学知识进行写作。通过跨学科整合,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事物,写出更加丰富、有深度的文章。在五六年级写作教学中,跨学科整合应注重实践性和探究性。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爱好,设计一些跨学科写作任务,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积累写作素材,提升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植物调查”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种类、生长环境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结合科学知识进行写作。通过跨学科整合和实践探究,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事物,写出更加生动、有趣的文章。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通过情境创设、读写结合、跨学科整合等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其写作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然而,写作教学模式创新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来,教师应继续深入研究核心素养理念,结合教学实践不断优化写作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云雯 . 核心素养下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 小学生作文辅导 ( 下旬 ),2025,(07):60-62.

[2] 郑兰珠 .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J].教师 ,2025,(15):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