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以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思政课" 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路径探究

作者

王兰 王旭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初级中学校 151900

引言

在教学体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初中思政课教学环节,需要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学评一致性推进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时,要确保三者充分融合,实现融会贯通,在有效衔接前提下,提出更为明确的要求,更加关注教育评价和有效优化,从而促进教学评的有效衔接,为课程培育目标的充分落实奠定坚实基础。

1 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对于素养培育的重要作用

1.1 推动教育目标有效完成

在教学评一致性推进环节,可以通过思政课教育教学和有效评价,在学生高效学习的前提下,围绕教学目标促进各类内容得到有效制定和充分完成。在教学活动和评价中都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这样可以使教学有必要的方向,体现出精准性和可行性,同时也可以确保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充分融合,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提升提供有力支持。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课堂教学环节,可以设定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对网络信息能够正确辨别,科学应用网络进行学习和交流。以此为目标匹配相对应的案例分析和角度讨论等活动,确保学生可以充分实现目标,提升其媒介素养和核心素养。

1.2 优化整体教育教学过程

在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的推进环节,要求教师和教学目标匹配,融入相对应的多样化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得到激发和调动。同时,进一步利用科学可行的评价,让教师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明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或不足,然后调整教学策略,有效优化教学过程的前提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切实推进教学评一体化。

1.3 全面评价学生发展情况

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作用下,通过教学评一致性的有效强化,更加关注多元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要优化评价能力,体现教学内容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中,让学生的自我评价、互相评价和教师的评价有机结合,更加全面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发展情况,为学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反馈和指导,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例如,在社会责任主题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全过程,并在活动中对相关内容进行观察评价和有效分析,进一步引导学生融入活动全过程。活动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明确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强化责任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优化核心素养,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以素养培育为导向的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实践路径

2.1 充分明确教学目标,强化核心素养导向作用

在思政课教学评一致性的推进中,要想使思政培育呈现出更加良好的成效,需要在目标方面充分明确,结合课程标准对于总体目标和细化目标都要进行有效确立,且在实践环节充分执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有利条件。例如,针对政治认同素养来说,在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教学环节,要把目标细化成让学生利用具体事例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进行充分阐述,明确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并表达出对党的拥护和热爱。同时,根据学生实际设定相关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确保教学目标能够符合学生的现有水平,同时要体现出挑战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法治观念培养教学环节,可以根据学生身边的校园霸凌以及网络诈骗等情况做好案例设定,让学生可以通过所学法律知识对身边的违法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防范举措的目标,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提供有利条件。

2.2 科学设计教学实践活动,强化目标匹配作用

教师需要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下进一步创设真实可行的教学情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有效联系,让学生在情境中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并培养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参与民主生活教学环节时,可以创设学校学生会选举以及社区事务决策等相关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进一步体验民主选举及民主决策等相关内容的过程和意义。在灵活高效教学的前提下,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显著提升。除此之外,也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等项目模式,利用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强化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例如,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分组调查研究和方案设计,在各类活动之中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创新。

2.3 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需要在评价模式和评价主体方面进行优化,形成多元性和丰富性。在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中都要继续完善,实现充分整合和融会贯通。例如,在一学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定期记录学生的课堂发言情况以及小组合作表现等详细内容,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价的依据。在学期末,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与思政课相关联的项目,并且实现成果展示。另外,也要明确相关评价标准,促进学生在互相评价中进一步完成相关学习目标。在责任意识培养的评价中,要制定与学生相关联的班级事务、家庭事务、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及其承担责任的态度和实际行动等相关评价标准,进而在落实新指标实现查漏补缺中促进评价效果得到优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政课教学环节,教师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进一步融入教学评一致性原则,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明确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相关教育活动,并落实多元评价体系的前提下,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为其综合能力增强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刘思雨.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评”一致性的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4(3):45-48.

[2] 张启成 .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思政课教学评价改革研究[J]. 课程教学研究,2023(5):32-36.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基础教育教研十四五专项课题《初中教学评一致的作业设计、实施与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YC142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