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张小培
蚌埠铁路第二小学 安徽省蚌埠市 233000
一、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是人音版教材广泛应用的重要领域,合唱教学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声乐艺术形式,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是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提升音乐素养
合唱涵盖了音准、节奏、和声等多方面的音乐要素。在合唱过程中,学生需要准确地把握自己的音高,与其他成员在节奏上保持一致,同时感受和声的美妙。通过长期的合唱训练,学生的音准能力、节奏感以及对和声的感知能力都会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全面提高音乐素养。在人音版教材中的一些经典合唱曲目教学中,学生在演唱过程中不断磨练自己对音乐基本要素的掌握能力。
(二)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合唱是一个集体活动,需要每个成员密切配合。每个学生都是这个集体中的一员,他们的声音相互交织、融合。在排练和演唱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声音,调整自己的音量、音色和速度,以达到整体的和谐统一。这种团队协作的体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合作能力,对他们今后在社会生活中的团队合作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增强审美能力
合唱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无论是歌词所表达的情感,还是音乐所营造的氛围,都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通过参与合唱,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的情感表达和艺术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合唱曲目,能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文化中的音乐之美。
三、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教学重视程度不足
在部分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合唱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音乐课程的时间被其他主科课程挤压,合唱教学的课时得不到保障。而且,有些学校对音乐教学成果的考核往往侧重于个体的演唱技能,而忽视了合唱能力的培养。
(二)师资力量薄弱
合唱教学要求教师具备较高音乐素养与指挥能力,但部分小学的音乐教师专业水平不一。有些教师未接受系统培训,在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曲目选择缺乏多样性且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指挥技巧也较生硬。教师对合唱中声部平衡、和声美感的把握不足,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这些问题均直接影响了合唱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兴趣培养。
(三)学生个体差异较大
小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嗓音条件、节奏感等个体差异明显。部分学生可能音准不佳,或节奏把握不准,或因胆怯而不敢发声。在合唱教学中,教师需因材施教,通过分层指导和多样化练习,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发挥所长,弥补短板,从而共同进步并感受合唱的乐趣。
四、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能力培养的实践策略
(一)合唱基础训练
1. 呼吸训练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在合唱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如腹式呼吸。教师可以通过形象的比喻,如将腹部想象成一个气球,吸气时气球膨胀,呼气时气球缓慢收缩,让学生感受气息的流动。在人音版教材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中的发声练习曲目,让学生在演唱过程中逐步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
2. 发声训练
发声训练包括正确的发声位置、音色的控制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如打开喉咙、用气息支持发声等。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发声练习,如哼鸣练习,让学生找到头腔共鸣的感觉,从而使声音更加明亮、圆润。根据学生的嗓音特点,合理调整发声训练的内容,避免过度训练对学生嗓音造成损伤。
3. 音准与节奏训练
音准和节奏是合唱的关键要素。在教学中,可以利用人音版教材中的节奏练习和视唱曲目,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例如,通过节奏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节奏感;利用多媒体播放视唱曲目,让学生跟着练习音准。
(二)合唱曲目的选择
1. 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在选择合唱曲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选择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歌词通俗易懂且富有童趣的曲目,如《两只老虎》的合唱版或《小星星》等。这类曲目不仅易于学唱,还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在合作演唱中逐步建立团队意识,感受合唱的和谐美与集体荣誉感,从而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2. 体现多元文化
人音版教材中有许多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作品。在合唱曲目选择上,
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具有民族特色或外国文化特色的曲目。例如,选择一些少数民族的合唱曲目,让学生感受我国多元民族文化中的音乐魅力;也可以选择一些国外经典的儿童合唱曲目,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三)教学方法创新
1. 小组合作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唱学习。小组内成员相互帮助、相互监督,共同提高合唱能力。例如,在小组内进行音准和节奏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合唱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情境教学法
创设与合唱曲目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在演唱小学人音版教材合唱曲目时,可通过多媒体呈现相关场景,增强学生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与表现力。
五、结论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合唱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程。在人音版教材的背景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合唱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正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有效的实践策略,如合唱基础训练、合理的曲目选择和教学方法创新等,不断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让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妍 .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C]// 第五届教育教学与实践研究论坛论文集 .2024:1-5.
[2] 谢红华 . 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索与实践 [J].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8):16-17.
[3] 吴苗苗 . 班级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探究与实践研究 [J]. 文渊(小学版),2025(1):332-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