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
孙思政
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庄周办事处中心小学 233500
引言
五育并举作为新时代教育改革重要方向,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关键学科,承担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与应用能力重任。然而现行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未能充分体现五育并举教育理念。探究立足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深入剖析现状,探索创新教学策略旨在推动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提升,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目标。
一、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剖析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诸多挑战,教学模式方面传统讲授仍占主导地位,许多教师习惯按照教材顺序讲解知识点缺乏创新意识与方法。课堂互动不足学生参与度有限,主体地位未能充分体现。教学内容常局限于教材范围,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不紧密导致学习兴趣不高,评价体系仍以考试成绩为主要衡量标准,忽视学生思维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发展,难以全面反映学习效果。
师资队伍建设亦存在不足,部分教师对五育并举理解不深入缺乏跨学科教学能力,课程资源整合意识薄弱未能有效将德育、美育、劳育等元素融入数学教学,课堂教学重点放在知识传授上忽视思维训练过程设计,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科壁垒明显数学与其他学科联系较少,缺乏融合路径与方法,家校协同机制尚未健全家长参与度不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低导致教育合力难以形成,这些问题共同制约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二、强化数学思维训练有效策略探索
构建情境化思维训练体系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果重要途径,教师应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分数概念时通过均分食物等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分数意义培养数感。问题解决策略训练要注重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尝试不同解题方法培养灵活思维,开放性问题设置能有效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如设计一个含有特定面积图形任务,既训练数学思维又融入美育元素。课堂讨论环节应强调思维过程表达,引导学生清晰阐述解题思路培养逻辑表达能力,思维导图等工具运用有助于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形成系统性思维习惯。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教学中采用商店购物情境引入连乘概念,巧妙链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教师设计一个文具店购物情境:班级准备组织活动需要购买铅笔盒,商店有三种不同花色铅笔盒,每种花色各有四种不同材质每种材质又分为五种不同价格,请同学们思考共有多少种不同选择?引导学生通过画树状图解决问题发现乘法运算本质,学生在解决过程中先理解问题情境,尝试用直观方式列举可能情况而后发现直接列举过于繁琐,需要寻找规律。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层选择相互独立且需要组合,从而导向乘法计算模式,通过让学生亲自尝试不同解题策略,如直接列举部分可能、画图表示等多种方式比较各种方法优缺点,学生能自然领悟乘法优越性。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类似问题,如选择衣服搭配、点餐组合等拓展思维应用范围,教学活动最后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创设类似数学情境,在班级分享交流不仅巩固知识点,更培养学生迁移应用能力与创造性思维,使数学思维训练融入具体教学环节,实现知识理解与思维发展并重教学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促进学科融合教学创新路径构建
推动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实现学科融合重要路径,教师应深入分析各学科课程标准,找出知识联结点设计跨学科主题单元,学科融合教学设计应注重内在逻辑性避免生硬拼凑,确保融合点自然合理。项目式学习为学科融合提供了理想载体,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平台为学科融合创造条件,数学实践活动周等特色活动能打破常规课堂限制,为学生提供应用数学知识机会。校园数学文化建设如数学长廊、数学角等环境创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数学魅力,社会资源利用应纳入教学规划,如组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场所让学生体验数学应用价值。家校协同机制完善能扩展学习空间,设计家庭数学活动引导家长参与支持,跨学科教师团队建设是保障学科融合实施关键,学校应鼓励教师开展跨学科研修,提升融合教学能力。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学中,设计节水环保主题融合数学与科学、美术、语文等学科,教师设计一个综合性问题情境:学校开展节水宣传周活动,需要调查校园用水情况并制作宣传海报。学生任务包括测量饮水机出水速度(每分钟多少升),计算全校师生每天饮用水总量,设计节水方案并评估可节约水量,此项目融合多学科知识技能:学生应用小数除法计算人均用水量、节约比例,利用科学知识了解水资源状况与节水重要性,运用美术技能设计直观图表展示调查结果,应用语文写作能力撰写宣传标语与倡议书。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水资源问题,激发环保意识明确任务目标,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地调查测量,收集用水数据。随后运用小数除法计算不同用水场景下水量变化,如:“若每人每次接水减少零点二升,全校每天可节约多少水?”通过具体计算,学生既巩固小数除法计算技能又建立节约用水量化认识。学生根据计算结果绘制对比图表创作环保海报,撰写节水倡议书最终在校园展示成果并向全校发起节水倡议,通过这一融合性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小数除法运算,还提升环保意识培养艺术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目标,体现五育并举理念。
结论
五育并举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现状剖析发现当前教学中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学科割裂、思维训练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强化数学思维训练与促进学科融合两大策略,具体包括构建情境化思维训练体系、实施分层次思维能力培养等措施,这些策略实施有助于优化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应进一步探索评价机制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深化课程资源建设,为五育并举教育理念落实提供更加坚实支撑。
参考文献
[1] 汤昌江 ." 五育并举 " 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 新课程导学 , 2025(8).
[2] 黄郑萍 . 基于 " 五育 " 并举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J].当代家庭教育 , 2022(17):57-60.
[3] 陈婷婷 , 黄晓学 . 中小学数学课堂走向 " 五育融合 " 的价值及策略 [J]. 教学与管理 , 2023(10):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