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议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融入​   

作者

轩慧勇 崔耀成 盛金良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832003

一、引言

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让学生在动物身上模拟疾病过程,深入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与临床思维能力。然而,在动物实验过程中,动物作为实验对象不可避免地要承受痛苦甚至失去生命。在医学教育强调人文关怀与职业道德培养的当下,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动物实验与生命价值的关系,树立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其未来的医学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

医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学科。在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学生直接接触实验动物,通过观察动物在实验过程中的生理反应、痛苦表现,能够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可贵。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实验动物的福利,在实验操作中尽可能减少动物的痛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与同理心,使其在未来的医疗实践中能够真正做到关心患者、爱护患者,将人文关怀精神贯穿于医疗服务全过程。

(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医学职业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大使命,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动物实验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实验动物的牺牲都是为医学研究和人类健康做出的贡献,从而尊重实验动物的生命价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种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责任感,将延伸到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促使他们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履行医学职责。

(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融入,使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更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参与动物实验并接受生命价值观教育,学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反思生命的意义,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判断能力,实现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协同发展,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三、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具体路径

(一)在理论教学中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

在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的理论教学环节,教师可在讲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方法的同时,引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相关内容。例如,介绍实验动物在医学发展历程中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讲述动物实验伦理原则和动物福利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到人类医学的进步离不开实验动物的奉献,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尊重实验动物生命的意识。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案例,如某些不当动物实验引发的伦理争议,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深入思考动物实验与生命价值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二)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强化生命价值观教育

实验操作是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关键时机。在实验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数量和痛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规范操作,动作轻柔、准确,避免因操作不当给动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鼓励学生观察实验动物的生命体征和行为表现,感受生命的顽强与脆弱,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实验结束后,组织学生对实验动物进行妥善处理,如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并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保证实验效果的前提下,更好地保护实验动物的生命权益。

(三)通过实验后的总结与反思深化生命价值观教育

实验结束后的总结与反思环节,是进一步深化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契机。教师可组织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在报告中不仅要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还要阐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和体会。同时,开展小组讨论或班级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感受和想法,相互启发,共同提高。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的实验表现和思想认识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将在动物实验中培养的生命价值观应用到日常生活和未来的职业实践中,真正实现生命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四、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实施成效

(一)学生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将生命价值观教育融入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意识明显增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更加关注实验动物的福利,操作更加规范、轻柔,减少了动物的痛苦。同时,学生在与患者沟通交流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患者的感受,展现出更强的人文关怀精神,体现出生命价值观教育对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二)学生职业道德观念更加牢固

在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深刻认识到医学职业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职业道德观念得到进一步强化。学生在实验中养成的严谨、负责的态度,以及对生命的敬畏之心,逐渐内化为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其未来从事医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

(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融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不再将动物实验视为单纯的技能训练,而是更加注重实验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对病理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入。同时,生命价值观教育也促使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有效提高了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的质量。

五、结论

在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融入生命价值观教育,是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在理论教学、实验操作和实验后总结反思等各个环节渗透生命价值观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和职业道德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未来的医学教育中,应进一步深化生命价值观教育在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中的融入,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德才兼备、具有高尚生命价值观的医学专业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明辉。医学教育中生命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研究[J]. 医学教育研究,2020(5):45-50.

[2] 吴雅秀。病理生理学动物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J]. 教育教学论坛,2021(12):89-93.

[3] 叶艳秋。动物实验伦理与生命价值观教育的融合 [J]. 生命科学教育,2022(3):67-72.

[4] 杨志辉。医学人文教育在动物实验教学中的实践 [J]. 医学教育创新,2023(4):112-117.

[5] 李婉华。基于生命价值观的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 高等医学教育,2024(6):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