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语文课堂多元评价机制对低年级学生表达自信心的促进作用

作者

郭陈成

重庆市丰都县三合街道中心学校 408200

传统单一的评价方式往往过于注重知识考核,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情感体验,导致部分学生在表达时缺乏自信,不敢开口、不愿分享。多元评价机制强调评价主体、内容、方法和标准的多元化,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水平,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表达兴趣,增强表达自信心。

一、构建多维互动评价模式,激活课堂表达活力

多维互动评价模式改变了教师单一主导评价的传统格局。它将学生自我审视、同学相互评议与教师专业判断融合起来。这种融合创造了一种氛围,评价主体不再单一,过程充满互动。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此种模式尤为关键。它为学生的口头表达铺设了更为宽松、自由且平等的基础环境。学生在参与评价和被他人评价的过程中,能够直接体会到一种被尊重和被肯定的感受。这种体验是激活课堂语言表达活力的关键驱动力。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率先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发言。例如,学生分享完观点后,教师不妨这样询问:“你觉得自己的想法表达得清楚吗?有没有哪里还可以改进?”此类引导性问题促使学生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的表达路径,辨识其优势与有待提升之处。低年级学生的自我评价内容可能相对直白。他们可能会说“我觉得我说得挺大声的”或者“我刚才有点紧张,没把话说完”。这些看似简单的陈述却是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发展的起点。透过持续的自我评价实践,学生逐渐明晰自身在表达上的独特性。这种明晰直接增强了他们主动表达的意愿和实际能力。同学间的相互评价环节打开了另一扇学习之窗。它提供了宝贵的相互借鉴与启发的契机。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形式的互相评议活动,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观察和评论同伴的表现。进行评议时,教师需要明确指导原则。学生应学习使用建设性、基于事实的语言。例如,评价可以这样表达:“我觉得他讲的故事很有趣,要是能再加点动作就更好了”或者“她的声音很甜美,表达很流畅,我要向她学习”。这类评价话语产生的效果是多方面的。对于接受评价的学生,他们不仅感受到来自同龄人的认可与鼓励,这种正反馈显著增强了其继续表达的勇气。

二、实施个性化成长评价策略,满足多元表达需求

教师实施个性化成长评价策略,关键在于承认学生的独特性,他们在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显著,兴趣需求各不相同。评价目标方法的个性化制定,出发点正是这些个体差异。满足多元表达需求,目的是让每位学生在适宜的评价方式里获得进步。这直接关联到表达自信心的增强。面对内向羞涩的学生,教师温和鼓励的评价方式非常必要。课堂上,多提供表达机会给他们,回答简单问题或者朗读课文都是可行的。学生表达时,教师的充分关注鼓励不可或缺,微笑点头这些非语言肯定传递支持信任。表达结束后的具体表扬至关重要。“你今天主动举手发言了,真勇敢!”或者“你的朗读很有感情,老师很喜欢。”这类话语能有效帮助学生克服内心恐惧。表达勇气自信心因此得到增强。个别交流也值得尝试,了解学生表达困难具体需求,提供针对性指导帮助,传授表达技巧,鼓励课外活动参与。对于开朗且表达欲望强烈的学生,挑战性激励性的评价方式更为合适。提出更高表达要求是常见做法,例如故事创编、演讲任务。表达过程中,教师引导他们关注逻辑性条理性,目标是提高表达质量。学生完成表达后,客观公正的评价必须给予。优点进步需要肯定,问题不足也要指出,改进建议一并提出。教师可以说:“你的故事创编得很有创意,但是情节有点复杂,要是能再简洁一些就更好了。”这种评价让学生在挑战中进步,同时认识自身不足,努力提升表达能力的动力因此产生。满足学生多元表达需求,个性化评价策略的核心价值在此体现。

三、搭建家校协同评价平台,拓展表达实践空间

家庭构成儿童发展的初始环境,家长承担着最初的教导职责。构建家校协同评价平台,能够使得家长介入孩子的语文学习与表达评估活动中,创造出家庭和学校协作的教育力量,为学生开辟更多的表达实践机会,助其在家庭与校园双方的关怀指导下增强表达信心。教师可以周期性地安排家长会议,向家长阐释多元评价机制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方式,帮助家长理解学校关于提升学生表达技能的目标设定与具体期望。在这些会议中,教师能够展示学生的课堂表达成果,例如学生的作文、演讲视频等,让家长直接观察到孩子的进步轨迹与成长状态。同时,教师还应当鼓励家长分享在家庭环境中培养孩子表达技巧的个人经验和实用做法,推动家长群体内部的交流互动与相互借鉴。教师可利用家校联系手册或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比如班级微信群、钉钉群等,维持与家长的紧密联系。教师需要定期向家长通报学生在校的表达表现,覆盖课堂参与度和作业完成质量等方面,使家长清楚孩子的优势所在及需要改进之处。家长也应当及时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庭中的表达行为,包括家庭阅读习惯和家人间的沟通状况等。借助这种双向信息交换机制,教师与家长能够全面掌握学生的表达实情,协同设计针对性的教育方案。家长会的组织频率应当结合实际需要调整,展示的学生作品如作文、演讲视频等需体现真实进展,微信群、钉钉群的使用需确保沟通效率。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多维互动评价模式,能够激活课堂表达活力,让学生在评价与被评价中感受到尊重和认可,增强表达的兴趣和勇气;实施个性化成长评价策略,能够满足学生的多元表达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中获得成长和进步,从而增强表达自信心;搭建家校协同评价平台,能够拓展学生的表达实践空间,让学生在家庭和学校的双重关爱和引导下,不断提高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范贞花 . 学本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实践探究——以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为例 [J]. 甘肃教育研究 , 2025, (18): 163-165.

[2] 刘娟 , 方媛 .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 2025, (16): 13-16.

[3] 尹怡 . 破难·创思·立策: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课堂的单 元整体构建 [J]. 华夏教师 , 2025, (24):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