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框架构建

作者

牛芳琦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巨宝镇中心学校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推进,核心素养理念逐渐成为教育评价改革关键指引,小学英语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其课堂教学评价亟需从传统知识考核转向全面素养培养。构建基于核心素养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框架,既是教育评价改革要求,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与跨文化交流意识必然选择,本文聚焦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现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与实施路径,旨在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推动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分析

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尚未完全适应核心素养导向要求,评价方式仍过于单一,主要体现在纸笔测试占比过高忽视过程性评价重要性,许多教师仍习惯通过单元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方式评判学生学习效果,难以全面反映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文化意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等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评价主体局限性明显,教师作为唯一评价者现象普遍,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参与评价机会有限,评价视角单一,无法客观全面呈现学生实际学习状况与进步空间。这种单向评价模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更无法发挥评价激励功能,致使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热情逐渐降低。

评价内容偏向知识点掌握情况考核,忽视学习过程与能力培养,当前评价关注重点仍集中于单词拼写、语法规则及课文背诵等知识层面,缺乏对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跨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评价。评价标准模糊缺少科学量化指标体系,致使评价结果主观性强,难以为教学改进提供有效指导,评价反馈机制不完善,评价结果往往仅停留于分数呈现阶段,缺少针对性分析与改进建议,难以发挥评价诊断功能,使师生无法从评价中获取有效信息指导后续教学活动开展,阻碍了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二、构建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策略

构建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系,打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限制,课堂教学评价应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通过建立学习档案袋、课堂观察等多样化方式,全面记录学生学习历程与成长轨迹。教师应运用课堂观察记录表,系统记录学生课堂参与度、回答问题质量等方面信息,设计任务型活动如英语情景剧表演、英语故事创作等,考察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借助电子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作品、录音等材料,形成长期动态评价证据,从而全面客观反映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完善评价主体构成,建立教师评价 - 学生自评 - 同伴互评 - 家长参与多元主体评价机制,教师评价注重专业性与指导性为学生提供科学评判与学习建议,学生自评帮助其认识自身学习情况培养元认知能力。同伴互评通过小组活动评价表等形式,促进合作学习与相互启发,家长参与评价则通过家校联系册等方式,提供课外学习情况反馈。

以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上册 Unit 5《I like those shoes》教学为例,教师应设计迷你购物节情境任务进行核心素养导向评价,此单元围绕服装主题展开,教师创设校园商店情境,学生分组扮演顾客与店员角色,进行真实购物对话。评价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表记录学生语言运用情况,关注“I like/don't like...”句型应用准确性,服装词汇运用丰富性以及购物礼仪表现,安排同伴互评,每组同学为其他组表现打分并给予评价建议,学生完成自我评价表,反思对话中遇到困难与解决方法。整个评价过程注重语言运用能力评价,如词汇运用、句型表达等,关注文化意识培养如购物礼仪、跨文化交流等,重视思维品质考查如创意表达、问题解决等,兼顾学习能力评估如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策略等。通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评价方式,不仅可全面了解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更能提升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提升,真正实现评价育人功能。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优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实施路径

创新评价工具应用,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评价效率与科学性,开发英语核心素养评价量表,设计符合不同年级特点评价工具,确保评价结果准确反映学生实际素养水平。构建校本评价资源库,包括评价案例、评价工具与评价标准等内容,便于教师快速获取评价资源,提高评价实施效率,评价工具应注重实用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确保评价过程既便于操作又符合核心素养要求。提升教师评价能力完善评价反馈机制,组织开展英语教师评价专题培训,通过专家讲座、案例研讨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核心素养内涵理解增强评价设计能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定期开展评价主题研讨活动,促进评价经验交流与反思改进,完善评价反馈机制,改变单纯分数评定方式,转向描述性评语与针对性建议相结合模式,通过课堂小结、个别交流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

以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上册 Unit 2《She looks cute》教学为例,实施多维度核心素养评价,此单元主要学习描述外表相关表达,教师创建班级电子评价平台,记录学生学习全过程,课堂中教师设计神秘人物猜一猜活动,学生运用“She/He looks...”句型描述班级同学或名人特征,其他同学猜测。评价过程中教师采用数字化观察记录工具,实时标注学生语言表达准确性、词汇运用多样性以及语音语调自然度,学生则通过平板电脑进行自评与互评,评价内容包括描述完整性、表达流畅性以及创新性。教师还设计阶段性评价报告,针对每位学生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等核心素养发展情况给予详细反馈与建议,通过课堂微型研讨,教师共同分析评价数据调整教学策略,例如针对普遍存在描述词汇单一问题,增设形容词拓展活动,针对文化意识薄弱现象引入中西方人物特征比较。这种立体化评价路径不仅全面展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状况,还促进教师评价能力提升,形成评价促进教学、教学提升素养良性循环,真正实现评价育人目标。

结论

通过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存在问题,提出多元化评价方式体系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及评价指标科学化等策略,并从评价工具创新与教师评价能力提升角度优化实施路径。未来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应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构建多元、科学、动态、开放评价体系,真正实现评价育人功能,促进小学生英语核心素养全面培养。

参考文献

[1] 陈方元 .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 [J]. 教师博览 , 2021, (12): 51-52. DOI:CNKI:SUN:JSBK.0.2021-12-025.

[2] 乔仲莉 .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 校 园 英 语 , 2021, (08): 169-170. DOI:CNKI:SUN:XYYY.0.2021 -08-084.

[3] 张凌霄 .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英语任务型教学策略探析 [J]. 新智慧 , 2021, (05): 83-84. DOI:CNKI:SUN:XZHH.0.2021-05-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