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构建与实施策略
刘伟
吉林城市职业技术学院130000
引言
“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于 2021 年 4 月在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第一次提出。2021 年10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将技能型社会建设、工匠精神培养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并把“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下,如何进行设计和实施,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改革亟须探索和实践的重要任务。
1“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概述
高职教育领域产教融合背景下诞生的“岗课赛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岗位需求、课程体系、技能竞赛和职业证书的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从而让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一模式以“岗”为核心导向,以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为依据,精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使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让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可直接用于实际工作岗位。“课”是人才培养的基础载体,依据岗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并采用模块化、项目化教学,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使课程更实用、更有针对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学校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促学,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技能、积累经验、提升综合素质。“证”是衡量学生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标识,建立“课证融通”机制,把职业资格证书标准融入课程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考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存在的问题
“岗课赛证”融合育人模式的逻辑结构有待优化,设计思路不完整。“岗课赛证”融合教育模式不是简单地将“岗”“赛”“证”的标准机械地叠加,也不是偏重某个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它应基于区域经济特性和职业学校的发展方向,采用一种联系和发展的思维方式,在专业设定、课程设计和教学组织等层面有针对性地进行“岗课赛证”关联性培养。这种教育方式旨在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以及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连续性。
3“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构建实施策略
3.1“课岗”融通,深化校企合作
践行“课岗”融通、深化校企合作,要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具体而言,学校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确保能工巧匠和技能大师能够定期到校参与教学活动。同时,学校应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必要的支持,包括教学设施、教学资料等,以便他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另外,要调动企业的积极性,校企双方共同开发实训教材、活页式教材,做到紧贴岗位、理实一体。在开发过程中,要深入调研岗位需求,精准把握实际工作中的技能要点与知识架构,确保教材内容紧贴岗位实际,精准对接企业生产、服务等一线岗位的业务流程与技术规范。同时,打破传统教材编写模式,采用理实一体的编写理念,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深度融合,以项目任务为载体,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同步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无缝衔接,真正提升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为企业培养出更契合岗位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3.2 技能竞赛引领教学,创新“赛教融合”实践路径
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技能竞赛是检验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平台,也是让“赛教融合”模式落地、发展的有效途径。因此,学校应精心组织学生参加行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种类型的技能竞赛,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参加竞赛就如同置身于行业前沿,能接触到行业最新的技术、理念和发展趋势,在竞赛过程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其应变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都能得到全面锻炼。教师在主导教学的过程中,需敏锐捕捉竞赛与教学的契合点,巧妙地将竞赛项目融入日常教学内容中。以竞赛任务为驱动,精心设计教学案例与实践活动,将课堂转化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实战演练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例如,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可以把电商直播竞赛项目放到课程中,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直播场景中熟练掌握直播营销话术、客户沟通技巧等核心技能,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此外,“赛教融合”要想持续发展,建立完善的竞赛成果转化机制很关键。学校应鼓励师生深入挖掘、二次开发竞赛中的优秀作品和创新成果,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教学项目或者企业合作项目中,这样才能让竞赛价值最大限度延伸。用技能竞赛引领教学,创新“赛教融合”实践路径,能培养出更多有扎实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给行业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
结语
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高职为社会输送的人才在结构和质量等方面出现错位,更多的是对掌握多方面技能、具备综合素养人才的需要。而“岗课赛证”这一育人模式针对传统教学问题,深化职业教育内容改革,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技能训练为主线,依据课程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融入专业课程技能等级标准、行业发展规范、课堂创新大赛等赛项,将思政教育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将专业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融为一体,实现学生提升素养、掌握原理知识、熟练技术操作的教学目标,提高职业教育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2):2-6.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J].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2(Z1):29-33.
[3] 毛天梅 . 素质培养视域下对高职数学教学目标的探讨——以城市轨道运输专业为例 [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33):57-59.
本文系吉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 ( 机电一体化专业“岗课赛证”育人模式创新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25ZCY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