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因地制宜”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资源整合与实践创新

作者

黄林芳

惠安县山霞中心幼儿园 362100

引言

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是幼儿一日生活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深入,"因地制宜"理念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这一理念强调根据园所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本文将从资源整合和实践创新两个维度,探讨如何基于"因地制宜"原则优化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加丰富、适宜的运动体验。

、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资源现状分析

1. 空间资源现状

当前,绝大多数幼儿园普遍面临着户外活动空间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而言,相当一部分幼儿园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或者是受到所处地理位置的种种限制,其户外活动区域显得尤为狭小,远远无法达到幼儿们进行充分活动的实际需求。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有限的户外空间在布局设计上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合理之处,往往导致活动区域的功能显得过于单一,无法提供多样化的活动体验,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们的全面发展。这种空间上的局限性和功能上的单一性,已经成为制约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瓶颈。

2. 设施设备资源现状

在设施设备方面,我们发现一些幼儿园的户外活动设施已经显得陈旧,它们的功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幼儿在户外活动中多样化的需求。这些设施往往只能提供基本的游戏功能,缺乏创新性和互动性,不能充分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此外,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缺乏定期的检查和保养,导致一些设备出现磨损、损坏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设备的使用效果,也降低了其安全性能。对于幼儿园来说,提供安全、多样、有趣的户外活动设施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改善设施设备的现状,加强维护和管理,是幼儿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因地制宜"理念下的资源整合策略

1. 空间资源的优化与拓展

针对当前户外活动空间相对狭小且受限的现实情况,幼儿园应当积极思考和探索,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和园所内部的现有空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优化配置与有效拓展。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考虑将原本未被充分利用的空间,如宽敞的屋顶平台、宽敞的走廊过道以及楼梯间等闲置区域,巧妙地改造和设置为小型运动区或趣味盎然的游戏角,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极大地丰富和增加幼儿活动区域的种类和数量,还能为孩子们提供更多样化的游戏和运动选择。

2. 设施设备的创新利用与维护

针对当前幼儿园户外活动设施普遍存在的陈旧老化以及功能单一化的问题,幼儿园方面可以积极采取创新性的利用策略,对现有的各类设施进行全面改造和升级。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增设多样化的运动设施,如攀爬架、滑梯、秋千等,以此来丰富幼儿们的户外活动种类,提升活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与此同时,幼儿园还需高度重视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定期检查制度,确保每一项设施的安全性都能得到有效保障,从而为幼儿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活动环境。

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应积极拓宽思路,鼓励和引导家长以及社区力量共同参与到设施设备的建设和维护工作中来。通过多方协作,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幼儿园在资源方面的压力,还能进一步增强家长和社区的责任感和参与感,共同为幼儿营造一个更加优质、多元、安全的户外活动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3. 自然资源的融合与利用

幼儿园应当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包括但不限于广阔的草地、茂盛的树木以及五彩斑斓的花坛等,将这些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晨间户外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幼儿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环境中,尽情地自由玩耍、积极探索和愉快学习。具体而言,幼儿园可以专门设置一个自然观察区域,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日常活动等生动有趣的自然现象,从而有效培养他们的观察

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晨间户外活动的实践创新路径

1. 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可以围绕特定的主题精心设计晨间户外活动,例如“动物世界”、“四季变换”等丰富多彩的主题。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幼儿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快乐地学习,还能深刻地体验和感受。在实施这些主题活动时,应特别注重将趣味性和教育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让活动充满乐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又要确保活动内容富有教育意义,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亲子活动的融入

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晨间户外活动中来,精心设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亲子游戏和亲子手工制作环节,通过这些生动有趣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增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还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日常活动安排。亲子活动的有机融入,有助于构建和谐融洽的家园共育环境,形成家长与幼儿园紧密合作、共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为孩子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 活动反馈与评估机制的建立

为了全面提升晨间户外活动的综合效益,我们决定着手建立一套系统化的晨间户外活动反馈与评估机制。该机制将涵盖幼儿、家长以及教师等多方参与者的意见和建议收集工作,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具体而言,我们将定期组织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广泛征集各方对活动内容、组织方式、安全保障等方面的真实反馈。

基于这些宝贵的反馈信息,我们将对晨间户外活动的实际效果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估,识别出活动中存在的不足和改进空间。在此基础上,我们将针对性地调整和优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力求使每一项活动都能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提升他们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通过这种持续的反馈与评估循环,我们相信能够不断发现并解决活动中的问题,逐步提升晨间户外活动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使其真正成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四、结论

"因地制宜"的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资源整合与实践创新,是提升活动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创新利用设施设备和自然资源,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有限资源的教育价值。在实践层面,多样化的活动内容、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多元的评价机制,为幼儿提供了丰富而有意义的运动体验。未来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发展,应进一步深化"因地制宜"理念,结合园所特色和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户外活动课程。同时要加强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结合,不断优化活动设计和实施策略。最终目标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晨间户外活动中获得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霞. 开展幼儿园晨间锻炼活动的有效策略 [J]. 新教育, 2022, (16): 87-88.

[2]马荣. 因地制宜优化幼儿晨间户外锻炼的对策初探 [J]. 考试周刊, 2021, (81): 154-156.

[3]许莉. 有关因地制宜开展幼儿园晨间户外体育活动的几点思考 [J]. 新课程,2020, (50): 205.

学校名字:

项目编号: 本文系:惠安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第二批)立项课题《因地制宜开展幼儿园晨间户外活动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HA1452-16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姓名:黄林芳 出生年:1995 年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福建龙岩 职称:二级教师 学位:学士学位 主要研究方向:儿童社会情感发展,聚焦同伴交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