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

作者

马佳慧

天津科技大学

中国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早在《尔雅》中,就有关于“荼”(茶的旧称)的记载。作为茶叶和茶饮的起源地,中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茶文化内涵,形成了博大精深的茶文化。茶叶在西传过程中到达欧洲,在英国大放异彩,形成了与中国茶文化差异很大的英国茶文化。尽管英国本土并不生产茶叶,但是,他们却是世界上人均消费茶量最多的国家。由于两国传统文化、社会习俗以及人们生活习惯不同,使得茶文化在两国中也有不同的表现。在跨文化交际视角下,茶成为了中西方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中西方文化沟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中国与英国茶文化的比较,能够以更为具体和直接的方式管窥两国截然不同的文化个性。

一、中英茶文化历史渊源的比较

(一)中国茶文化起源与传播

中国的茶文化主要是从唐朝时候开始发展起来的,唐朝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不管是商业上还是对外贸易上,都是中国的繁荣时期,包括茶叶在内的各种手工制品都远销于海外。由于当时经济的发展盛况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也会花更多的时间来满足精神上的追求,所以,这个时期的茶诗和茶禅也十分兴盛,这为后来的茶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英国茶文化起源与传播

英国的茶文化发展是从 16 世纪开始的,在当时的英国是没有茶叶的,不管是王室还是普通劳动者,都是以酒或者咖啡为日常主要饮品的。茶叶最初出现在英国也只是具有药用功能,茶饮之风主要是由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推动的。由于王室的带头作用,茶饮逐渐在英国的宫廷中盛行开来。随着英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兴盛,茶叶也逐渐的为普通人们所接受,茶文化也逐渐发展起来。

二、中英茶文化的内涵与比较

(一)茶叶种类不同

英国人由于地理位置偏北,气候阴冷,相较于偏寒的绿茶,在寒冷季节里饮一杯红茶更能驱寒保暖,让人心旷神怡。所以他们会选择温和暖身的红茶,尤其特别崇尚汤浓味醇的牛奶红茶和柠檬红茶。而且,红茶不会因保存时间久远变质变味,尤其适合早期茶叶长途运输的需要。英国本地不产茶,英国茶叶的主要产地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也包括中国的正山小种等。与追求茶叶完整性的传统中国茶不同,英国人更爱 blendedtea(拼茶),也就是平常所说的茶包,里面基本都混合了两种茶叶,有时候还会往里面加不同的香料。

中国茶叶分类极其详细复杂,按照加工工艺的不同主要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黑茶、乌龙茶(青茶)、黄茶、白茶等;按照采摘时间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等;按照品牌可以分为西湖龙井、庐山云雾、洞庭碧螺春、黄山毛峰、太平猴魁、恩施玉露、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屯溪珍眉、老竹大方、桂平西山茶、君山银针、云南普洱茶、苍梧六堡茶、政和白毫银针、安溪铁观音、凤凰水仙、闽北水仙、武夷岩茶、祁门红茶、武当道茶、古丈毛尖、粤东山龙茶等非常多的种类。中国茶讲求茶叶的单一性,即不与其他茶叶混合泡饮,饮茶习惯以清饮为主,只用水冲泡。除个别地方外,中国茶也不夹杂其他成分,其中蕴含的是道家朴素自然的思想理念与知识分子清高的操守。

(二)茶饮习惯不同

英国人的茶文化更多追求的是物质享受。英国人多数习惯在上午 10 时至下午 5 时喝茶,茶点是饮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传统上英国人比较重视早餐,轻视中餐,往往直到晚上 8 时以后才进晚餐。由于早、晚两餐之间时间长,使人有疲惫饥饿之感。所以英国的下午茶兼具餐点功效。英国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决定了英国茶点的制作特点主要以肉制品、奶制品为主,点心主要包括咸味点心、咸甜结合的英式松饼,此外,还有果酱、奶油、水果塔等等辅助食品。

中国茶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功效。中国茶讲求茶与精神世界的联系,着重体现茶文化的精神追求和茶文化的雅致。当代中国人在饮茶的时候虽然也会置放一些点心,但传统饮茶还是十分讲究“净口”,重在品味茶的“本味”,茶点在传统意义上更多起到的是装饰作用。

(三)茶饮仪式不同

英国最初只有贵族和上流社会才能够享受茶的美妙,所以,英国茶文化更多流行于贵族中,从一开始就有浓厚的贵族色彩。以在英国上流社会中比较正统的下午茶为例,茶文化礼仪很有讲究。英国下午茶一般是在每天下午的四点整开始,参加人员都注意着装的规范,茶会上通常由东道主服务,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佣人参与;下午茶对于所搭配的茶点和茶具都有非常严格和规范的要求,茶具往往具有一种内向型的英国风格,色彩简单,图案具有英式风格。

中国茶文化虽然也注重仪式感,有一套极为繁琐的程序,但茶道更多的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是人们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静心静神,愉悦心性。所以中国茶文化的仪式更多的是体现饮茶人的精神追求。

三、产生差异的原因

(一)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不同

中国茶文化是以东方农耕文明作为背景,在以儒教为核心,儒释道三教相互竞争、相互融合的文化环境里逐渐形成的。所以中国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注重心灵净化和谐,注重个人品德修养,追求的是通过茶饮达到心性平和、心灵静谧,以茶德修炼品德,以茶道顺应天道,最后达至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而英国茶文化虽然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背景下产生的,具有英国资本主义主流文化特点,但由于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里主要由贵族引领茶文化,所以英国茶文化中有浓厚的贵族气息,同时其受到骑士精神的影响,在茶的创新中能够大胆的发挥想象力,具有冒险精神。贵族传统和工业文明的结合使得英国茶文化实现了悠远缓慢的下午茶和方便快捷的袋装茶的完美统一。

(二)饮食习惯不同

中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生活习惯各有特色,加之作为主导思想的儒家思想与释道两教长期并存,也对饮食习俗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在中国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饮食文化而且差异很大,但一日三餐基本上是共同的饮食习惯。这种严谨而又丰富多样的饮食文化背景下,茶文化中基本没有餐食的需求,至少没有固定的餐食需求,也很难形成大家都公认的饮食与茶结合的形式与内容。

英国则不同,重视早餐忽视午餐的饮食习惯、丰盛的早餐和正规的晚餐之间漫长的时间都使得英国人整个白天都有强烈的饮食需求,造成了英国茶文化中茶与餐点密不可分、茶与餐食互为依靠的习俗。

(三)种植条件不同

中国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地形地貌种类齐全,一方面适合种植各种各样的茶树,导致茶树细分倾向严重,茶叶种类极其繁多;另一方面,由于气候影响,对茶叶品种需要也非常繁多,导致不同地域的中国人在茶叶种类需求上千差万别,同一地域不同体质、爱好的中国人在茶叶种类需求上纷繁复杂。

英国人由于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的西风控制,全年气候温和湿润,冬季略感湿冷。这种典型的单一气候条件下,加上国土总面积只有 24.4 万平方公里,很难形成如中国一样丰富多彩的茶叶需求。虽然英国茶文化中也有诸如茉莉花茶一样偏绿的茶,但其中也有浓厚的英国特色。

四、结语

中英两国的茶文化迥异,反映了中英各自所从属的不同文化体系和历史环境,作为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代表,中国茶文化特有的意境和英国茶文化独有的礼仪都以各自的优势向远古茶文化致敬,并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出了奇葩和瑰宝。中英茶文化的比较研究,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两种文化的认识和欣赏,也为促进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在当代跨文化视野研究下,以茶为媒,能进一步推动文化的互鉴共赏,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多元的世界文化图景。

参考文献:

[1]李广德.陆羽《茶经》与当代茶文化的发展[J].农业考古,2013,(2):172- 175.

[2]英昱.英国下午茶的渊源[J]广西教育,2005(36).

[3]丁以寿.中国饮茶法源流考[J].农业考古,1999(2).

[4]周红杰,高泽科.浅谈饮茶文化及其美育功能[J].希望月报,2007(7).

[5]何丽丽.中国茶在欧洲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9.

[6]丁以寿.中国茶文化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