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教学融人趣味阅读的案例研究

作者

孙琪 叶春贤

攀枝花市二十五中小阳光外国语学校 617000

引言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识字和阅读是两项重要的教学内容。识字是阅读的基础,而阅读又能促进识字。然而,传统的识字和阅读教学往往存在分离现象,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将随文识字教学融入趣味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在识字中阅读,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本文通过具体教学案例,对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教学融入趣味阅读进行研究。

1、随文识字与趣味阅读结合的重要性

1.1 符合低段学生认知特点

低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随文识字教学融入趣味阅读,将识字置于具体的语境中,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儿歌、游戏等形式,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1.2 提高识字和阅读效果

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丰富的语言材料,加深对生字的印象,理解字义,提高识字效果。同时,识字能力的提升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阅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3 培养语文综合素养

随文识字教学融入趣味阅读,不仅关注学生的识字和阅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识字中探索,能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2、教学案例设计思路

2.1 教材分析

以《青蛙写诗》为例。本文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者把池塘里美丽的景物想象成了逗号、句号和感叹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课文语言简洁,富有童趣,适合低段学生阅读和学习。

2.2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对语文学习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在幼儿园阶段有一定的识字基础,但识字量有限,对汉字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等生字,会写“下、个、雨、们”等生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写诗时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分别做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随文识字、趣味阅读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4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读和书写生字,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学案例实施过程

3.1 趣味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利用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小谜语,让同学们猜出了本节课的主角—青蛙。接着,教师创设情境,出示一连串的“呱”,让学生来和青蛙打招呼。通过这种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们学习新课的热情。

3.2 随文识字,趣味阅读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不认识的生字。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同时标注出生字,让学生跟读。在跟读过程中,教师强调生字的读音,如“写”是三声,“诗”是翘舌音等。

精读课文,随文识字

教师引导学生逐句朗读课文,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字。例如,在讲解“写诗”一词时,教师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什么时候会写诗,从而理解“写诗”的意思,并记住“写”和“诗”这两个生字。

在认识“要”“给”“过”等常见生字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式记住它们。如“要”是由“西”和“女”组成的,“给”是由“纟”和“合”组成的,“过”是由“辶”和“寸”组成的。

在学习“雨”“串”字时,教师播放了趣味视频,联系生活回忆,让学生在津津有味的观看和生活勾连中掌握了生字的涵义。通过视频,学生了解到“雨”字的演变过程,以及“串”字像把东西穿起来的样子。

趣味朗读,加深理解

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诗歌的趣味。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青蛙写诗的场景,体会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的可爱。

例如,在分角色朗读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3.3 拓展延伸,巩固识字

识字游戏

教师开展“汉字大变身”的造字游戏,让学生通过已学习的简单汉字来认识新字,亦可复习旧字。以“日”字为例,教师让学生通过加一笔来造字,看看哪位学生变出的汉字最多。学生们积极思考,变出了“目、田、白、电”等汉字,在游戏中巩固了识字。

阅读拓展

教师推荐与课文主题相关的绘本《标点符号总动员》,让学生在课后阅读。通过阅读绘本,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标点符号的用法,拓宽了阅读视野。

3.4 书写指导,规范书写

教师当堂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生字。在书写“下、个、雨、们”等生字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顺序,然后进行示范书写。学生在练习本上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书写姿势和笔画错误。

4、教学案例成效

4.1 识字兴趣提高

通过随文识字教学融入趣味阅读,学生对识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参与识字游戏和朗读活动,主动认读和书写生字。课后,学生们也主动阅读相关的绘本和书籍,进一步巩固了识字成果。

4.2 阅读能力提升

学生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识字能力,还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他们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课文的感受。

4.3 语文综合素养增强

通过本教学案例的实施,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培养。在想象青蛙写诗的场景和进行造字游戏的过程中,学生们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发挥。同时,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也更加自信,语文综合素养得到了增强。

结语

本教学案例表明,将低段语文随文识字教学融入趣味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阅读能力,促进低段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教学方法符合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参考文献

[1]浅谈小学语文低段识字写字教学[J].吴迎美.考试周刊,2023(22)

[2]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低段字理识字教学的策略[J].柴金喜.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5)

[3]生活化,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催化剂[J].卢笔凤.读写算,202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