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

作者

李浩然

身份证号 110105199306151535

引言

道路桥梁工程作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部分,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便利民众出行意义重大。随着交通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和施工技术日益复杂,对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目前施工安全管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部分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技术手段落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因此,深入研究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对保障施工安全、推动道路桥梁工程高质量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各类安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能够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保护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严格规范的安全操作流程、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及时有效的安全应急措施,可避免施工人员遭受意外伤害。同时,安全管理能够防止施工设备损坏、材料损失等情况发生,保障工程建设的财产安全,减少因事故导致的经济损失,维护施工企业和相关利益方的合法权益。

(二)维护施工正常秩序

有效的安全管理能够确保道路桥梁施工按照既定计划有序进行。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施工方案,规范施工人员行为,避免因安全问题导致的施工混乱和停工整顿。安全管理还能协调各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减少安全隐患对施工进度的干扰,保障施工流程顺畅,使工程按时、高质量竣工,为后续交通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奠定基础。

(三)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良好的安全管理有助于提升施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在道路桥梁施工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能够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赢得建设单位和社会公众的信任。同时,安全生产能够减少事故处理成本和保险费用支出,降低企业运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施工企业在交通建设领域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意识淡薄

部分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存在重效益轻安全的错误观念。在施工过程中,为追求施工进度和降低成本,压缩安全投入,减少安全培训和安全设施配置。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对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存在违规作业、冒险作业现象,对潜在安全风险缺乏警惕性,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

(二)安全管理体系不完善

一些道路桥梁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明确的安全责任制度和安全考核机制,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责任不清、奖惩不明。安全监督检查制度执行不力,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对发现的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不彻底。同时,安全应急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在事故发生时无法有效应对,难以将损失降到最低。

(三)安全技术应用不足

安全技术在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存在滞后现象。部分施工单位仍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对先进的安全监测技术、防护技术和应急救援技术应用较少。在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简陋、老化,不能满足实际安全防护需求。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和防控措施不到位,容易引发新的安全问题。

三、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

(一)创新应用安全技术

积极引入和推广先进的安全技术,提升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应用智能监测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对施工现场的边坡稳定性、基坑变形、起重机械运行状态等进行实时监测,实现安全风险的早期预警。采用新型安全防护技术,如自动升降式脚手架、智能安全防护网等,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能力。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开展安全培训,让施工人员身临其境感受事故危害,增强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优化安全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是保障施工安全的基础。明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各方的安全管理职责,构建全员参与的安全责任体系。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涵盖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管理要求。加强安全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机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实行台账管理,确保整改到位。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能力。

(三)强化安全教育培训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制定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工种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包括安全法律法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等。采用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如课堂教学、现场演示、线上学习等,提高培训效果。建立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禁止上岗作业,确保施工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四、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一)面临的主要挑战

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面临观念转变困难、制度执行乏力、技术更新缓慢等挑战。部分施工企业和人员长期形成的重生产轻安全观念根深蒂固,难以在短期内彻底扭转。安全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容易出现打折扣、搞变通的情况。随着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新的安全管理技术和方法层出不穷,企业面临技术更新成本高、人才短缺等问题,导致安全技术应用滞后于施工发展需求。

(二)针对性应对措施

针对观念转变难题,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应加强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政策引导、典型案例宣传等方式,强化施工企业和人员的安全意识,推动企业树立正确的安全发展理念。为解决制度执行问题,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对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确保制度落到实处。在技术更新方面,企业应加大对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投入,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引进和培养专业安全技术人才,加快安全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提升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

结束语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是保障施工安全、推动工程顺利建设的重要保障。尽管当前存在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且面临观念转变、制度执行、技术更新等挑战,但通过创新应用安全技术、优化安全管理体系、强化安全教育培训等措施,以及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安全管理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理念的持续更新,道路桥梁施工安全管理将朝着智能化、信息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为道路桥梁工程建设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助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繁超.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安全管理问题措施[J]. 汽车周刊, 2025,(07): 175-177.

[2]王海军. 道路桥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技术与措施[J]. 大众标准化,2025, (11): 32-34.

[3]原洁婧. 道路桥梁施工技术中的安全管理研究[J]. 智能城市, 2021, 7(16): 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