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与保护措施研究
赵楷沣 任金鑫
身份证:210304198809221615身份证:150428199005181536
引言
研究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问题与保护措施意义重大。这能有效降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减少企业因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时,有助于提升电气工程整体质量,确保其稳定运行,为建筑和工业生产等提供可靠电力支持,推动各行业安全高效发展。
一、电气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性问题
(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与违规操作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与违规操作是突出的安全性问题。部分施工人员未充分认识到电气施工的危险性,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培训,对潜在风险预估不足。在施工过程中,他们为图方便、赶进度,常不按规范操作,如不佩戴绝缘防护用具、私拉乱接电线、带电作业时不遵循安全流程等。这些违规行为看似能提高效率,实则大大增加了触电、短路、火灾等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威胁自身及他人的生命安全。
(二)电气设备与材料质量不达标
在电气工程施工环节,电气设备与材料质量不达标是影响施工安全的关键因素。一些施工单位为降低成本,选用质量低劣、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电气设备和材料。这些产品可能存在绝缘性能差、耐热性不足、导电部件易损坏等问题。例如,劣质电线绝缘层易破损,导致漏电;不合格的开关插座可能引发短路起火。使用这类设备和材料进行施工,不仅无法保障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还会给整个工程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极易引发触电、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
(三)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
在电气工程施工中,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混乱是极为严峻的安全性问题。部分施工现场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划分不清晰,导致管理漏洞频出。现场安全标识设置不足或不明显,无法有效警示施工人员。同时,安全检查流于形式,对违规行为未能及时制止和纠正。施工材料随意堆放,阻碍安全通道;施工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带病运行。这种混乱的管理状况,使得施工现场犹如“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二、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性保护措施
(一)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
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是保障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培训,能让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电气施工的危险性,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和应急处理方法。例如,以邻里商业广场综合体电气工程施工项目为例,项目伊始,施工单位就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参加安全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电气安全基础知识、施工现场安全规章制度、各类电气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以及触电急救、火灾扑救等应急处理技能。培训方式采用理论讲解与实际操作演示相结合,确保施工人员学懂弄通。
在培训过程中,还设置了考核环节,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作业。在后续施工中,由于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显著提高,操作规范有序,有效避免了多起潜在的安全事故。例如,在一次线路铺设作业中,一名施工人员发现一处电线绝缘层有轻微破损,他立即按照培训所学,停止作业并上报,及时更换了电线,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漏电事故。
这一案例充分说明,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能够切实提升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为电气工程施工安全保驾护航。
(二)严格把控电气设备与材料质量
严格把控电气设备与材料质量是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的基础保障。高质量的设备和材料能有效降低施工及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确保电气系统稳定运行。例如,云栖住宅小区电气工程建设时,施工方高度重视设备与材料质量把控。在采购环节,安排专业人员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资质齐全的厂家,并要求提供产品合格证明、检测报告等文件。在材料进场时,组织监理、施工等多方人员共同验收,对电线电缆的绝缘性能、电气设备的耐压等级等关键指标进行抽检。有一次,在验收一批开关插座时,检测人员发现部分产品外观存在瑕疵,且经过进一步检测,其导电部件的接触电阻不符合标准。施工方立即要求供应商更换合格产品,并对该批次产品进行追溯调查,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出现。由于严格把控质量,该小区电气工程在后续使用中,未出现因设备和材料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居民用电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此案例表明,严格把控电气设备与材料质量,从源头上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施工现场,是保障电气工程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
(三)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
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是电气工程施工安全有序开展的重要支撑。完善的制度能为施工活动提供明确的行为准则,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在智谷工业园电气改造项目中,施工单位针对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度明确了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安全职责,实行安全责任到人。同时,建立了严格的安全检查制度,规定每日开工前进行安全巡查,每周开展一次全面安全大检查。有一次,在日常安全巡查时,安全员发现一处临时用电线路敷设杂乱,部分电线拖地且未采取防护措施,存在严重的漏电和触电风险。安全员立即按照制度要求,下达整改通知书,责令相关施工班组限期整改。该班组迅速组织人员对线路进行重新敷设,加装防护套管,并规范了电线的摆放。由于整改及时,避免了可能发生的触电事故。此外,项目还制定了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通过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该项目顺利完成施工,未发生任何重大安全事故,为工业园区的电气安全运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论
电气工程施工存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与操作问题、设备材料质量不达标、现场管理混乱等安全性问题。为保障施工安全,需强化施工人员安全培训与教育,提升其安全意识与技能;严格把控电气设备与材料质量,从源头杜绝隐患;规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职责、加强检查并制定应急预案。通过这些措施,可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安全与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成明. 智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策略研究[J]. 房地产世界, 2024, (21):140-142.
[2]江铭健. 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与质量控制策略研究[J]. 房地产世界, 2024,(19): 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