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实施文化馆的文化惠民工程
由新叶
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馆(站)是政府举办、国家承认、公益性质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是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阵地,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文化馆(站)工作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公共文化服务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文化馆(站)应该顺应形势发展,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一、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的价值
一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近年来,各地文化馆(站)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如开展广场文艺演出、全民阅读活动、送戏下乡等,这些活动让更多群众参与其中,使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群众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不仅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而且有助于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特别是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更是为广大群众提供了一个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悟的平台,极大地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是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各地文化馆(站)结合本地特色文化资源,打造了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如“非遗”展示、戏曲展演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让更多群众了解到传统文化,进一步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另外,通过组织群众观看“非遗”展演、戏曲表演等,可以让更多群众了解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三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各地文化馆(站)结合群众需求,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形式多样的公共文化服务,使广大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此外,各地文化馆(站)还在基层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农村电影放映、送戏下乡、图书下乡等,这些活动都是对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有力推动,也让广大群众真正感受到了文化的魅力,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对文化的认同[1]。
二、创新实施文化馆惠民工程的方式
(一)创新体制、增强活力、推进公共文化
各地文化馆(站)在积极争取财政支持的同时,还不断创新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参与、群众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新机制。建立了县级文化馆(站)总分馆制,实现了人员、经费、场地、设施“四个统一”。在此基础上,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基层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二)创新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助推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各地文化馆(站)以提高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宗旨,大力推进基层文化活动品牌化建设,通过举办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展览、培训、讲座等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了解并感受到了优秀文化的魅力。为了 众的艺术鉴赏水平 ,文化馆(站)在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和讲座等活动时,均会邀请一些艺术专家或专业人 现场指导,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的提高,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
(三)打造特色文化亮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在开展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要大力开展具有本地特色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文化大餐。
建设特色文化亮点的过程中,要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群众了解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内容和意义,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通过特色文化活动来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结合当地的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因素,让活动更具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同时在开展特色活动时要注意因地制宜,注重地方特色。比如在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时,要选择本地戏曲名角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参与到戏曲活动中来。
(四)建公共文化传播体系,提升公共文化信息服务
文化馆(站)在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和方法的同时,也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网络、微信等新媒体的建立,在公共文化传播方 定的成绩。近年来,文化馆(站)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建成了融媒体中心和全国文化馆 已在互联网上建立了文化馆数字资源平台,开设了“公共文化云”“网上文化馆 在线浏览、在线培训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基层群众提供专业的文化辅导 训服务。通过“公共文艺云” “网上文化馆”平台开展网上文化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文艺培训、文化展览、文艺辅导、数字资源下载等内容[3]。
三、将文化惠民工程带入中小学教育
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吕剧进课堂活动,丰富中小学生的课外知识,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通过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是培养学生爱国爱家,弘扬民族精神,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课题。如利津县文化活动中心的戏曲文化教育已经成为我县特色品牌,将传统文化“吕剧”,走进利津盐窝中心小学、利津第二实验学校、利津东津实验中学等多所学校,开展“戏曲进校园”、“吕剧进课堂”活动,拓展了活动范围,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欣赏学唱推荐曲目活动,把戏曲列入中小学音乐课教学计划,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各学段音乐课时计划,把戏曲结合到日常音乐教学活动中,普及戏曲基本知识,欣赏和学唱名品名段,培育戏曲苗子。让学生们从小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艺术,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兴趣;通过举办“少儿书画大赛”活动,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通过举办“少儿创意大赛”活动,激发学生们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各地文化馆(站)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了文化惠民工程给他们带来的实惠和乐趣。相信在文化惠民工程的推动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会越做越好。
结语
文化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提高人们精神生活质量、促进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文化馆要想获得良好的发展,就必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在优化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切实提高自身服务质量与水平。文化馆作为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促进我国社会文化事业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期背景下,文化馆应该加强自身管理工作力度、优化服务内容与方法,促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美燕. 文化惠民工程初探[J]. 神州民俗, 2014(7):3.
[2] 刘建华. 谈如何让群众文化在"文化惠民"工程中发挥作用[J]. 群文天地:下半月, 2011, 000(003):P.22-22.
[3] 张洪秀. 论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J]. 才智, 20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