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与养殖户联动机制的构建与优化策略

作者

徐秋凤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473200

动物疫情防控工作在畜牧业平稳发展、公共卫生安全和农民自身利益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基层,养殖户是动物养殖的主要人员,他们的防疫认知和行为可以对疫病防控的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建立完善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户的联动体系,可以更好地融合各方资源,形成防控合力,实现理想的防控效果的目标。

一、基层动物疫病防控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对于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已经实现理想的效果,有关法律体系不断健全、责任分工更加清楚、配套制度越来越完善,为确保动物健康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做好保障工作。在全国性发展情况下,方城县有效落实国家的政策,建立完善的动物防疫网络,全面强化动物疫病的综合防控能力。但是,通过进入基层一线调查得知,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依然还存在很多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动物检疫管理办法》等法律规定已经正式实施,但是从基层宣传和实施力度不足。大部分农户还未充分了解关于防疫的法律规定,没有依法开展防疫工作,这个现状对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不利影响。另外,基层防疫基础设备和专业设施落后,再加上监测技术手段匮乏、防疫物资缺少,从而阻碍动物疫病的高效防控。更加主要的是,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特别是乡村兽医群体,通常出现专业知识体系落后、年龄结构落后等问题,不符合现代动物疫情防控工作提出的技术需求。另一方面,有些农户缺少合理的养殖管理尝试和疫病预防意识,没有充分认识到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作用,致使动物疫病反复发生,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形势非常严峻。

二、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与养殖户联动机制的作(一)提高疫病预警效率,降低传播风险

通过构建联动机制,养殖户可以借助“村级防疫员-乡镇防疫站-县级防控中心”的快速通道,及时反馈畜禽不正常的状况。比如方城县某个养殖 吸困难、 高热等症状,及时联系村级防疫员,县级防控中心收到反馈后两小时内到现场 通细菌性感染,第一时间告诉养殖户用药治疗,防止疫情散播。如果缺少联通,养殖户或许会因为耽误报道而扩散疫情,出现更多的经济损失。

(二)减少防疫成本,为养殖户创造收益

经过联动机制,防疫部门可以结合养殖户的要求,提供更多服务,如集中消毒、上门免疫等,节省养殖户单独操作的成本。如方城县某个乡镇借助联通机制,组织防疫人员为该地区100 多户蛋鸡养殖户进行季度消毒,每户消毒成本由原来的70 元减少到 30 元;与此同时,防疫部门统一和无害化处理企业进行对接,为养殖户提供免费收集病死鸡的服务,每年可以为养殖户节省30 万元左右的损失。

(三)增强防疫意识,推动主体责任落实

联动机制经过“一对一指导、常态化交流”,促使养殖户充分了解疫病的危害。如方城县某个地区为散养户举办“防疫知识进庭院”的活动,防疫人员每个月上门为他们讲述疫病防控重要内容,促使养殖户由原来的“被动配合”改变为“主动参与”,确定防疫主体的职责。

三、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与养殖户联动机制的构建与优化策略

(一)确定各方责任

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共同发力。地方政府应执行属地责任,把其归入主要议事日程,和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共同开展,修改应急预案, 夯实防控指挥部成员,确定工作职责,强化协调,构建完善的防联控体系。行业部门落实监管责任, 市县乡村 级 包抓制 市级领导班子监督县区实施,县区兽医干部为乡镇兽医提供指导,乡镇 村组织,村级防疫员提供包场户工服务,实现网络化监管全面覆盖、养殖户是防疫主体,签署责任书明确 作职责,积极开展免疫、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完善档案、规范实施畜禽标识追溯,促使从“要我防”改变为“我要防”。

(二)加大宣传培训的力度

为了强化养殖户防疫意识和提升能力,应从多个方面加强宣传与培训。从宣传方面来看,采取广播、电视及网络等介质,宣传防控的必要性、法律政策,制作手册、短视频等发放给养殖户,开展讲座、现场咨询,进入乡村讲解相关知识,创建重视的环境。从培训方面来看,按照需求进行引导:散养户主要学习疫病辨别、简单防疫操作;养殖规模户学习生物安全管理、免疫程序拟定等。还可以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有效解决防疫难题,确保理想的培训效果。

(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创建功能健全、高效实用的信息共享平台,是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效率的主要载体。从平台功能创建方面,着重创造包含疫情监测、新闻发布、物资调配及技术指导等功能的动物疫病防控信息共享平台,基层防控部门应实时把疫病监测数据、防控技术要点及疫情预警信息等主要信息传输到平台,便于养殖户随时查找;与此同时,养殖户还可以借助平台积极上报动物养殖状况、不正常的症状等信息,促使防疫部门和养殖户之间共享信息,突破信息障碍。从数据分析使用层面来看,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深入剖析平台搜集的各种信息,准确掌握动物疫病的流行形势、分布特征,经过剖析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地区的动物疫病发生状况,准确定位防控薄弱环节,为合理拟定防控措施、准确实施策略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提高防控工作的合理性与精准性。

结论

总而言之,建立与完善基层动物疫病防控和养殖户联动体系不是一朝就可以实现的,要求政府、行业部门、养殖户和社会各方协同发力。经过确定各方工作职责、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及创建信息共享平台等策略,可以全面提高基层动物疫病防控效率和养殖户之间的联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林锡鸿.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构建与优化[J].中国动物保健,2025,27(04):140-141.

[2]施王徵.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及优化分析[J].北方牧业,2025,(01):6.

[3]崔燕滨.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及优化分析[J].畜牧业环境,2023,(0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