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在工商管理中的融合与发展趋势
张华
中共凌海市委党校
引言
随着社会对企业发展的要求从单 追求经济效益转向兼顾多元价值,企业社会责任逐渐成为衡量企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工商管理作为 配的关键体系,其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融合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 式往往聚焦于内部效率与利润增长,对社会责任的重视不足,导致 展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推动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工商管理各环 还能优化管理流程、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因此,深入研究两者的融合路径与发展趋势, 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融合的重要意义及核心维度
(一)明确融合的重要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的融合,对企业自身与社会发展均具有重要价值。从企业角度来看,融合能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消费者、投资者及员工的信任度,进而提升品牌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同时,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管理决策,可促使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降低运营成本,实现长期盈利目标。从社会角度来看,融合能推动企业积极履行对员工、环境、社区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缓解社会矛盾,促进就业公平、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解决,助力社会可持续发展,形成企业与社会共赢的局面。
(二)聚焦战略规划层面的融合
战略规划是工商管理的核心环节,企业社会责任在此层面的融合,需将社会责任目标纳入企业长期发展战略。在制定战略时,企业需综合考虑社会需求、环境影响及利益相关方诉求,不再仅以经济效益为唯一导向,而是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战略重点之一。例如,在确定业务方向时,优先选择符合环保标准、能带动地方就业的项目;在设定发展目标时,同步明确社会责任指标,如节能减排目标、员工福利提升目标等,确保企业战略与社会价值追求保持一致,为后续管理工作提供方向指引。
(三)推动运营管理层面的融合
运营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的关键,需将社会责任理念贯穿于生产、销售、人力资源等各环节。在生产环节,注重采用环保材料与清洁生产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在销售环节,坚持诚信经营,杜绝虚假宣传与价格欺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建立公平的招聘与晋升机制,改善员工工作环境,提供合理的薪酬福利与培训机会,保障员工身心健康与职业发展。通过运营管理层面的融合,使社会责任成为企业日常运营的自觉行为,而非额外负担。
二、企业社会责任在工商管理融合中面临
(一)认知层面的偏差
部分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融合的认知存在偏差,将社会责任视为 “面子工程”,认为其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经济效益,缺乏主动融合的意愿。此外, 一些企业管理者对社会责任的理解较为片面,仅将其局限于慈善捐赠,忽视了在战略规划、运营管理等核心管理环节的融入,导致融合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发挥作用。这种认知偏差使得企业难以从长远角度看待融合的价值,阻碍了融合工作的深入推进。
(二)机制层面的缺失
目前,许多企业缺乏完善的融合机制,尚未建立专门的社会责任管理部门与考核体系。在管理过程中,社会责任工作缺乏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由多个部门零散负责,导致工作衔接不畅、效率低下;同时,缺乏科学的社会责任考核指标,无法对企业及各部门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进行有效评估与监督,难以将融合效果与企业绩效、员工考核挂钩,使得社会责任融入工商管理缺乏制度保障,难以持续推进。
(三)执行层面的困难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的融合面临诸多困难。一方面,部分企业虽制定了融合相关的制度与目标,但在执行过程中受短期利益驱动,往往优先保障生产经营任务,忽视社会责任要求,导致制度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社会责任融入工商管理需要专业的知识与技能,而企业现有员工缺乏相关的培训,在应对社会责任相关的管理问题时,如环境风险评估、利益相关方沟通等,能力不足,影响融合工作的实际效果。
三、企业社会责任在工商管理中的发展趋势(一)理念层面:从被动合规向主动担当转变
未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将进一步深化,理念将从被动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向主动承担社会担当转变。随着社会监督力度的加大与消费者环保、责任意识的提升,企业将逐渐意识到社会责任是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而非外部压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主动将社会责任融入工商管理的核心,以社会责任为驱动,优化管理模式,创新产品与服务,打造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品牌形象,通过主动担当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技术层面: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融合效率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将为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的融合提供有力支撑。企业可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建立社会责任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社会责任数据的实时收集、分析与监控,如实时监测生产环节的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数据、跟踪员工福利落实情况等,为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利用数字化平台加强与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与意见反馈,针对性调整管理策略,提升融合的精准性与效率,推动融合工作向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
(三)协同层面:构建多方参与的融合生态
未来,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的融合将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而是朝着多方协同的方向发展,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共同参与的融合生态。政府将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与法规,引导与规范企业融合行为,提供政策支持与监管保障;社会组织将发挥专业优势,为企业提供社会责任咨询与培训服务,监督企业融合效果;消费者将通过选择负责任的产品与服务,倒逼企业加强融合;企业则在各方协同中,进一步明确自身社会责任定位,整合各方资源,推动融合工作更贴合社会需求,实现企业、社会与环境的协同发展。
结束语
企业社会责任与工商管理的融合是企业适应时代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尽管当前融合过程中面临认知、机制、执行等层面的挑战,但随着理念的深化、技术的支撑与多方协同生态的构建,两者的融合将不断走向深入。未来,企业需进一步转变认知,完善机制,强化执行,主动借助数字化工具与外部协同力量,推动社会责任全面融入工商管理各环节,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社会使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高君. 工商管理视角下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协同发展机制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5, 24 (16):219-221.
[2]邓金权. 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工商管理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路径[J]. 中国会展, 2024, (21): 141-143.
[3]张雨晗. 社会责任理念下国有企业工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 现代企业文化, 2024, (28): 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