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魅力,传承文化
张丽琼
红河县幼儿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诸多方面,民族文化是其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学前阶段是关键的起始点,哈尼族奕车文化蕴含着该民族的历史记忆以及生活智慧,能够为幼儿园教学提供别具一格的资源。文章依据幼儿的认知特性与学习规律,分别从文化元素的筛选、教学策略的设计、活动实施的路径几个方面着手展开探索,目的在于让奕车文化以一种生动且贴合幼儿的形式进入课堂,实现文化传承与幼儿发展两者之间的有机融合。
一、稚手织彩纹,童心染奕车
在传统服饰文化教学过程中需要破除仅依靠视觉的认知模式,搭建一个能够让多感官共同参与的沉浸式体验体系。首先,从对服饰色彩的认知开启教学,引领幼儿察觉奕车服饰当中红、蓝、黑这类色彩的搭配规律,领会这些色彩背后所隐藏的民族审美以及文化含义。借助色彩混合、搭配方面的趣味游戏,促使幼儿积极主动地探寻色彩跟文化之间的联系 [1]。其次,重点关注服饰的纹样,把奕车服饰中的几何图案、自然图案转变为契合幼儿操作能力的手工材料,策划撕贴、编织、拓印等相关活动,让幼儿在亲自动手创作的过程中,体会纹样具有的对称美以及韵律美,明白纹样所蕴含的民族生活痕迹。
比如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拿出有着丰富色彩的奕车服饰图片集合体,然后和幼儿环绕而坐开展一个名为“颜色捉迷藏”的游戏,促使他们探寻服饰里面藏着的相同颜色都有哪些,并且猜测这些颜色的组合搭配是否隐匿着某些小秘密。随后教师准备好各种各样的彩色纸张,引导幼儿亲自动手,通过撕贴的方式弄出服饰上面的波浪形状的纹路、三角形状的纹路,或者利用蔬菜进行拓印,弄出别具特色的花纹。最后构建一个名为“奕车小村落”的场景,使幼儿身着简易款式的奕车服饰分别饰演不同的角色,在模拟的赶集活动以及欢快跳舞的过程中,真切地感受服饰是怎样融入民族生活当中每一个温暖瞬间。
二、歌声绕山寨,舞步踏云来
民俗歌舞教学要着重实现与幼儿身体律动之间的有效结合,需要依照幼儿活泼好动、乐于模仿的固有天性,构思出呈阶梯状推进的教学活动。首先,可从歌舞节奏的认知环节入手,挑选奕车民俗歌舞中节奏清晰、曲调简单的部分内容,借助拍手、跺脚以及敲击乐器使幼儿体会歌舞的节奏特点,进而构建起对奕车歌舞的最初认识。接下来,把关注点放在歌舞动作的学习上,对奕车歌舞中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加以简化与改编,把其中关键的韵律和文化底蕴保留下来,使之转变为适合幼儿模仿的身体节奏。采用分解教学以及连贯练习的方式,让幼儿渐渐掌握歌舞动作,在进行动作练习的时候感受奕车歌舞所传达出来的愉悦以及民族风尚[2]。
比如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充满欢快氛围的奕车歌舞影像,与幼儿一起依照节奏拍拍双手、跺跺双脚,去感受强烈感染力的韵律,随后,挑选几个简易且有趣的动作,如模拟山鸟展开翅膀、模拟溪水缓缓流淌,一步一步教给幼儿,使他们跟随着音乐缓缓舞动起来。最后,布置一个名为“奕车小山寨”的场景,悬挂起彩色的带状布条,放置上自己制作的乐器,让幼儿穿上专门制作的民族小服装,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尽情地唱歌跳舞,仿佛真的置身于那美丽的山寨之中,体验民俗歌舞的无穷魅力。
三、梯田画四季,稻穗话丰年
要把农耕智慧融入幼儿园教学工作当中,需要以自然教育作为重要依托,把奕车农耕文化中包含的梯田耕作、农作物生长等相关元素,转化成幼儿可以感知、可以探索的教学内容。首先要进行农耕知识方面的启蒙教育,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形象直观的形式,给幼儿详细介绍奕车梯田的结构特点以及耕作的具体流程,让幼儿了解梯田和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理解奕车民族顺应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环境的农耕智慧 [3]。其次开展农耕体验活动,在幼儿园内开辟一处小型的种植区域,仿照奕车梯田的耕种模式引领幼儿参与诸如播种、浇灌、施肥这类较为简易的农耕操作,使幼儿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感受农作物的生长历程,体会农耕劳作的艰难与愉悦。与此同时着重将农耕文化与季节教育相融合,依照四季的更迭变化策划和农耕存在关联的主题活动,如春季进行播种、夏季开展除草、秋季实施收获、冬季开展储粮等活动,让幼儿在四季不断轮回的体验当中,进一步加深对奕车农耕智慧的认识,构建起与自然、与民族文化之间的情感纽带,实现农耕文化传承和幼儿自然认知、劳动意识培育的同步推进。
比如在幼儿园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展示呈现奕车梯田四季更迭的精美绝伦的图片以及栩栩如生的视频,从而使幼儿惊叹于层层叠叠的田园美景。紧接着,在幼儿园的某一个角落开辟出一处名为“迷你梯田”的种植区域,并且和幼儿一同进行翻整土地、播撒种子,种下易于生长的小型农作物。在温暖的春日,一同观察嫩绿的新芽破土而出;在炎热的夏日为农作物浇灌水分、去除害虫;在凉爽的秋日,大家一起收获色泽金黄的稻穗,真切地感受丰收所带来的愉悦之情。在寒冷的冬天,众人围坐于一处,利用收获而来的谷物制作精巧的小手工,并且相互分享着四季中与农耕相关的故事,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领悟农耕智慧,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馈赠。
结语
将奕车文化纳入幼儿园教学的实践是一次对民族文化传承以及学前教育创新而言具有价值的探索,借助三种不同类型的活动,幼儿得以深切体会奕车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并且逐步形成对该文化的认同感,同时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也因此变得更为丰富多元。未来需优化融合策略,加强与奕车社区合作,完善教学内容形式,让奕车文化焕发持久活力,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阶段实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善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园德育的融合路径[J]. 智力 , 2025,(15):100-103.
[2] 黄晓婷. 传统文化视角下幼儿园德育活动的实践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5,(05):184-186.
[3] 杨丽. 幼儿园德育活动中融合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J]. 中华活页文选 ( 传统文化教学与研究 ),2025,(05):148-150.
课题名称:《红河县哈尼族支系奕车文化融入幼儿园美育的实践与研究》
课题批准号:145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