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要点分析

作者

陈韬

重庆市合川区民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重庆市401519

一、引言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涵盖设计、施工、竣工全阶段,核心聚焦人员资质、材料性能、工艺标准、验收规范等关键要素,其水平直接关系工程结构安全(事故发生率需 <0.05 起 / 万㎡)与使用功能(用户满意度 ≈90% )。传统管理模式存在明显局限:一是前期策划粗放(质量目标未量化,仅达基础合格标准);二是施工阶段管控被动(依赖事后验收,过程隐患检出率 <60% );三是验收标准执行宽松(偏差允许范围超规范 15% );四是协同机制缺失(设计与施工质量要求衔接偏差率超 20% )。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升级(2025 年实现全工序数字化验收)与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工程质量终身追责制落实),传统 “经验管理 + 末端整改” 模式已难适配。因此,分析质量管理关键要点,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核心框架与现存痛点

2.1 全周期质量管理框架

构建 “三维一体” 体系:一是阶段维度,覆盖设计(质量目标策划)、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竣工(验收与移交)全周期,各阶段质量控制点覆盖率需 100% ;二是要素维度,聚焦人员(技能达标率 ≈90% )、材料(验收合格率 100% )、设备(性能达标率 100% )、工艺(标准执行率 ⩾95% )四大核心要素;三是管控维度,包含策划(目标量化)、执行(过程监控)、检查(偏差识别)、改进(闭环整改)全流程,闭环率 ≈98% 。

2.2 现存质量管理核心痛点

全链条面临三重瓶颈:一是要点识别模糊,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钢筋绑扎)管控要点缺失率超 30% ,隐蔽工程质量控制点设置不足(漏设率超 40% );二是过程管控低效,人工巡检覆盖率 < 80% (夜间作业盲区多),质量问题整改跟踪缺失(复发率超 25% ),技术交底合格率 <70% (操作偏差率高);三是协同衔接薄弱,设计图纸质量要求与施工工艺适配性差(偏差率超 15% ),分包单位质量管理纳入不足(管控覆盖率 <70% ),质量数据共享率 <30% (决策滞后)。

三、建筑工程项目各阶段质量管理关键要点

3.1 前期策划与设计阶段关键要点

筑牢质量基础:一是质量目标量化,明确结构安全(混凝土强度偏差 ⩽5MPa )、使用功能(防水渗漏率 <1% )、观感质量(平整度偏差 ⩽3mm )等指标,目标达成率需 ≈95% ;二是设计质量管控,开展设计评审(覆盖率 100% ),优化结构设计(安全系数 ⩾1.5 ),完善节点构造详图(误差 ⩽2mm ),避免设计缺陷(缺陷率 <5% );三是策划文件完善,编制质量计划书(明确控制点 ⩾50 项),制定材料设备质量标准(参数偏差 ⩽3% ),确定检测试验方案(覆盖率 100% )。

3.2 施工阶段关键质量管理要点

强化过程控制:一是人员与队伍管控,施工人员技能培训覆盖率 100% (考核合格率 ≈90%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率 100% ,分包单位资质审核率 100% (否决不合格率 100% );二是材料与设备管控,进场验收 “双检制”(外观 + 性能,合格率 100% ),关键材料(钢筋、水泥)复检率 100% ,设备进场调试合格率 100% (性能偏差 ⩽2% );三是工序与工艺管控,关键工序旁站监理率 100% ,模板安装平整度 ⩽5mm ,钢筋绑扎间距偏差 ⩽10mm ,混凝土浇筑振捣密实度 ≈95% ,工序交接验收合格率≈98% ;四是隐蔽工程管控,覆盖地基处理、管线预埋等(覆盖率 100% ),验收影像存档(追溯率 100% ),

不合格项整改率 100% 。

3.3 竣工与交付阶段关键要点

确保质量闭环:一是验收标准执行, 格按规范开展分部分项验收(合格率 ≈95% ),实体检测(回弹法测强、楼板厚度等)覆盖率 100% (误差 ⩽3% ),观感质量评分 ⩾85 分;二是缺陷整改管控,建立 “问题清单 - 整改 - 复查” 闭环(整改率 100% ,复查合格率 100% ),重大缺陷跟踪率 100% ;三是资料与移交管控,质量资料完整性 ≈99% (含检测报告、验收记录),分户验收覆盖率 100% ,交付时质量问题告知率 100‰ 。

四、强化质量管理关键要点落地的保障措施

4.1 技术与数字化保障

提升管控效能:一是检测技术升级,采用回弹法 + 钻芯法联合检测混凝土强度(误差 ⩽3MPa ),激光测距仪检测尺寸偏差(精度 ⩽lmm ),无人机巡检隐蔽区域(覆盖率 100% );二是数字化管控,搭建质量管控平台(数据共享率 ≈95% ),移动端 APP 上传质量问题(响应时间 ⩽10s ),BIM 建模关联质量数据(可视化追溯率 100% );三是技术方案支撑,复杂工序编制专项质量方案(审批通过率100% ),采用新型工艺(如装配式施工)时同步制定质量控制要点。

4.2 管理与责任保障

强化执行力度:一是责任体系构建,明确“建设 - 施工 - 监理” 三方质量责任(权重各 ≈30% ),落实 “项目经理 - 班组 - 个人” 三级责任制(责任落实率 100% );二是流程标准化,制定《质量管理手册》(涵盖 15 类工序要点),工序验收 “清单化”(检查项 ⩾30 项),整改 “销号制”(销号率 100% );三是考核与追责,将质量达标率(权重 30% )、缺陷整改率( 20% )纳入考核,质量问题终身追责(追溯率 100% )。

五、结论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需通过前期精准策划、施工过程严管、竣工闭环验收,聚焦人员、材料、工艺等关键要点,解决传统管理模糊、低效、脱节问题,实现 “工序合格率 ≈98% 、一次验收通过率≈95% 、质量投诉率 <2% ” 目标。当前仍面临中小项目数字化管控率低 (<40% )、分包单位质量管控难、人员质量意识薄弱等挑战。

未来,需重点突破轻量化质量管控工具、分包协同管理机制、精准培训体系;行业层面建立质量要点数据库、完善标准体系;政策层面强化质量终身追责、推行数字化验收补贴。最终构建 “要点清晰 - 管控精准 - 协同高效” 的质量管理体系,助力建筑工程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雷.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控的关键要点分析[C]//2025 智慧设计与建造经验交流会论文集.2025:1-2.

[2] 丁璞. 关于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技术管理的要点分析[J]. 建筑·建材·装饰,2025(15):64-66.DOI:10.3969/j.issn.1674-3024 .2025.15.022.

[3] 温博钦.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键节点控制方法探讨[J]. 工程建设与发展,2025,4(1):296-298. DOI:10.12417/2811-0722.25.01.097.

作者简介:陈韬(1985-10-14),男,汉族,重庆市合川区人,本科学历,现任职,专业研究方向:建筑工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