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城乡规划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对策探讨
杨娟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局 青海西宁 810000
一、城乡规划中的空间发展策略
1.1 优化城乡一体化空间布局策略
在新的形势下,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优化成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策略之一,通过科学规划,可以缩减城乡差距,做到资源的合理调配与高效应用。按照《中国城乡规划年鉴》所给出的数据,某些地方凭借“一核两翼”的发展策略,也就是把中心城区当作核心,把两个主要城镇当作两翼,有效地推进了城乡一体化进程,这种模式既提升了城市对于周边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效能,又促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趋于均衡化。
1.2 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策略
在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其关键在于妥善安排好城市扩展与农业用地维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合理利用土地。依照联合国给出的数据,到 2050 年城市人口将在总人口中占 68% 左右这样的比例数值,这样便会给城市里的土地应用带来极大负担,所以城乡规划师必须找到有效的土地利用办法,多用途土地应用便是其中之一,它将居住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以及农业用地等合理布置安排好,进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拿荷兰所运用的“聪明增长”策略而言,这种策略主要依靠限制城市周边过度向四周蔓延,进而守住了许多大片农田,在城市主城区内,则凭借垂直农业以及楼顶花园等创新做法来提高土地的应用效率。并且,还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等随时监测并分析土地利用状况,保证采用合理的土地应用策略。
二、应对空间发展问题的政策建议
2.1 新形势下的城乡规划政策制定
伴随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技术革新的日新月异,城乡规划亟需紧跟时代步伐,保障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协同推进。联合国数据显示,全球城市人口将会增多 25 亿,这会给城乡规划带来史无前例的压力,所以政策制定者要采用更新颖的规划手段,像“精明增长”策略,从而推动土地有效利用并有序扩展城市范围,而且可以参考发达国家新加坡的“花园城市”概念,把绿色基础设施和生态设计加入规划当中,以此来应对环境方面的难题并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政策制定要依靠详尽的数据分析和科学的规划模型,拿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空间分析工具来说,可以更精确地预估城市发展走向和需求,进而制定出更为精确和有效的规划政策,而且政策制定者还要顾及社会经济要素,人口结构变动,劳动力市场动向,技术创新怎样影响城乡空间发展等,制定适应新形势的城乡规划政策还要加大法律保障和监管力度。通过创建起严格的规划法规及执行标准,就能保证规划的推行不会因为眼前的利益而背离长远的目标,而且完善的监管体制能够保证规划的透明度和公平性,避免出现腐败和权力被滥用的现象。
2.2 加强规划实施的法律保障与监管机制
在城乡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法律保障与监管机制的强化是保证规划顺利执行的重要因素,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了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要按照法定程序,保证公众参与和透明度。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城市构建起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体系,随时跟踪规划执行状况,保证规划目标达成。深圳市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采用第三方评价机构,对规划执行状况开展定时评价,有效地提高了规划执行效率和品质,监管机制的完善还表现在对违规行为的处罚上,像没有得到许可就擅自改变土地用途这种情形,依照法律予以处罚,从而守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实践
3.1 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设计的推广策略
在应对城乡空间发展难题时,推广绿色建筑及生态城市设计是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之一,绿色建筑既能削减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又能提升能源效能,缩减运行开支。以国际能源署给出的数据为例,建筑行业占据全球能源消耗的 40% ,并且占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 36% ,所以通过采用节能建材、改良建筑布局和设计、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便可明显减少建筑的碳足迹。生态城市设计则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营造绿色基础设施,恢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创建连续的绿色空间网络,提高生物多样性和城市居民的幸福度。像新加坡的“花园城市”就是个成功范例,城市通过细致规划的公园和绿地,不但优化了城市景观,而且改良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2 城乡规划中的环境与生态修复保护策略
在城乡规划中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属于应对空间发展难题的重要部分,城市化步伐加快以后,生态环境问题变得越发突出,怎样在发展和保护两者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这成了城乡规划中不得不去解决的难题。在城乡规划中引进“海绵城市”理念,通过增多城市绿地以及水体面积,可以明显改善城市的生态机能和防洪效能,雨水径流量也会大大缩减,城市内部出现积水的情况也可得到明显改善。规划时还要看重生态通道的塑造,从而维持生物多样性,如创建城市绿带和生态走廊,既给野生动植物给予生存之所,又优化了城市居民的生态福利。
四、创新驱动与智慧城乡规划
4.1 基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规划决策优化
在新形势之下,城乡规划碰上前所未有的考验,大数据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给城乡规划决策带来新的可能,通过分析大量城市运作数据,城乡规划师就能更精确地把握城市发展走向,预估未来走向,进而制订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空间发展策略。利用大数据来分析城市人口流动、交通流量、能源耗费这些关键指标来说,可以给城乡一体化的空间布局改良给予数据支撑,保证规划决策同实际需求相符。人工智能技术在模仿和预估城乡发展上的应用,像凭借机器学习算法去预估城市扩张模式,能够帮助城乡规划师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空间发展问题的时候,给出更为精准的政策提议。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城乡规划实践也离不开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帮助,就推广绿色建筑以及生态城市设计而言,通过搜集以及剖析环境质量数据,能源使用效率等数据,可以给生态城市设计给予科学依据,做到资源的高效率运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智慧城乡建设与经营的实践案例分析显示,人工智能在环境监测以及生态修护方面的应用情况,借助无人机配备的传感器实施监测就是一种实例,此种手段提升了监测效率,并改善了决策的精确度。
4.2 智慧城乡建设管理实践案例
智慧城市建设与管理当中,以数据为动力源的决策模型渐渐变成推动城乡规划革新的重要推手。在城市管理实践中,我国目前已有多个城市运用了智能交通体系,智能交通体系依托大数据对交通流量进行深度分析,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状况,显著提升了居民上下班的出行速度。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智慧城市在提升城市运行效率方面的巨大潜力,也为破解传统城乡规划中棘手的空间发展难题提供了技术路径。智慧城乡建设通过引入创新技术应用,为城乡规划带来新的发展动能,同时也为应对空间发展挑战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李景春 , 王波 . 基于城乡规划建设的土地资源管理探讨 [J]. 前卫 ,2024(17):0213-0215.
[2] 盘雪梅 . 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 [J]. 农村科学实验 ,2024(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