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学习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整合教学探究

作者

王明万

陕西省榆林市逸夫小学 719000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基础教育阶段,要重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倡以多样化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学习任务群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学习任务群是以相关的、面向素养培养的、具有情景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习任务构成的。在学习任务群下,小学语文单元教育要将教科书内容、学生学习状况都进行全面考量,站在整个单元立场上,对学习情境、学习内容方法、资源等进行整合,并强化教学引导,进而提高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质量。

一、明确目标,设计层次化学习任务

明确单元课程学习目标,是进一步优化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条件。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课程的学习目标应当定位在扎实基础知识,拓展学习能力方面。而基于不同的单元,其课程学习的目标也有明确的规定。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本单元的宏观教学目标在于通过学习四篇课文,理解寓言故事所蕴含的道理,掌握寓言故事的特点;能够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在这一学期目标下,教师可根据不同课文的特点为学生设置不同类型的单元学习任务。基于不同的任务构建整体的任务。帮助学生在完成不同层次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全面地了解课文知识,掌握小学语文知识。以《守株待兔》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层次化的学习任务。 ① 基础任务:布置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的基本情节和寓意,并总结的任务。 ② 布置引导学生分析农夫的心理变化和行为后果,理解“守株待兔”的愚蠢之处的任务。 ③ 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④ 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守株待兔”行为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在本单元的其他寓言故事类的课文学习中,教师也可借鉴这种任务布置的逻辑层次,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入手,对单元学习的目标任务进行明确。对于《陶罐和铁罐》、《鹿角和鹿腿》和《池子与河流》等课文,教师也可以设计类似的层次化学习任务。例如,对于《陶罐和铁罐》,可以引导学生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性格特点入手,分析它们的命运差异。总的来讲,只有基于整体单元教学目标设计多维度的任务,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课程学习质量。

二、注意取舍,丰富单元整合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仅要把教材中的主要内容教好,还要根据学习任务群的要求,适当地向学生提供与课本相关而又不在课本上的知识,从而提高单元的整体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选择,不能把所有的知识都集中到一节课上,也不能把一些不太重要的东西都说出来,这样会浪费有限的教学时间。一节课要做到最合理、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教学中注重选择、灵活运用,才能不断优化课堂教学,使教学的效率稳步提升。例如,为了使教学更加完美,教师首先要在单元的总体上设定一个教学环境,使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能围绕着这个环境进行。例如,这个单元的情景就是围绕着“传统节日”来展开的,这个单元的所有课文皆和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按照单元整合教学的思路,教师会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对一些文化知识以及背景进行细致剖析,从而突破每个课程之间的隔阂,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制定出一套详细而合理的教学方案。在单元教学前,教师要充分认识班级的特点,掌握有效的原理,要注重提取出来进行精准讲解。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将自己的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既能增加课堂的知识含量,又能使单元的整体教学更加完美。

三、依据需要,设置单元教学活动

基于学习任务群设置单元任务,应具有一定的系统和层级性,使学生在各个学习时期完成对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老师要按照学习任务群需要,适当安排教学活动,通过任务群指导,让学生沿着一条清晰的学习路线探索和练习,从而获得综合的语文知识和表现能力。以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学习任务群关键是基于阅读、想象、表达组合,锻炼学生阅读理解、语言表达等多方面技能。设置单元任务的时候,要以此为基础展开设计,将单元任务目标设为“发展想象和表达技能”,组织开展如下任务活动。在教学《宇宙的另一边》这一课中,老师要指导学生通过解读课文,一步步地实现深层次阅读,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比如“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宇宙的另一边有什么秘密?”“宇宙的另一边的那个孩子是另一个“我”,和“我”做着相似的事情,另一个“我”还会做哪些事情呢?”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并能调动他们的想象能力。在《我变成了一棵树》教学中,以“想象和表达”为中心,组织学生想一想“当他们成为一棵树后,他们会有怎样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更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交流和表现中,同学们既可以把所学到的语言技能应用其中,又可以把自己的想象力与言语表达相结合,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言语组织能力。在最后一个环节任务中,主要围绕“神奇的想象力”展开写作练习,要求同学们将前面的阅读和探讨得到的想象拓展到特定的文章中去,使文章既有创意又有逻辑。在此期间,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将在早期阅读中获得的人物形象、场景描述和语言技能应用于写作中,促进他们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变成自己的写作技能,从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和表现能力。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背景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以其独特的优势和教学效果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要实现优质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习任务群模式的特点和教学方法,并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进行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 蒋静 . 学习任务群视角下小学语文单元整体设计策略 [J]. 安徽教育科研,2023(01)16-18.

[2] 陈雨佳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 [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0(07):63-65.

[3] 施玉春 .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J]. 天津教育 ,2023(09):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