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及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思路

作者

罗桂英

始兴县建筑工程公司 512500

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作业涉及多个方面,如技术、材料、设备、人员等,需要高质量的施工管理才能够明确潜在的问题以及制定对应的优化措施。如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某一个程序出现问题,就会对后续的施工作业以及管理工作造成负面影响,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威胁现场全体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基于此,建筑工程的质检单位就需要正确认知施工管理工作的现状,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状况以及全新的行业标准优化管理思路以及模式,做到在提升施工管理质量的同时助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

(一)未能做好设计监督管理

调查发现,部分建筑工程的质检单位存在设计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这直接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顺利落实。在出现这一问题的建筑工程项目中,质检单位没有对设计监督管理工作形成相应的重视,片面认为这一方面的工作只需要交给设计单位完成,施工管理的重点应放在施工作业项目落实相关的环节中。在这一状况下,质检单位就无法在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阶段发展其中可能存在的设计缺陷,造成施工单位不能够严格根据设计方案完成施工作业,且建筑工程的整体使用性能也会降低,导致参建单位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成本用于修缮设计不合理的施工区域[1]。

(二)忽视隐藏质量问题

新时期的建筑工程项目通常有着更大的建设规模,其采用的施工工艺也更为复杂,这就使建筑工程项目内存在多种类型的隐蔽工程。部分建筑工程的质检单位忽视了隐性质量问题的重要作用,这也会降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这部分质检单位的工作人员更为重视建筑工程项目外层区域的质量问题,不能够对内部的隐蔽工程质量问题开展全方位的排查,导致建筑工程项目内部多个区域的隐藏质量问题没有被解决,如钢材的焊接、钢筋耐久性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部分隐藏质量问题对建筑工程造成负面影响也更为明显。

(三)材料设备管理力度不足

从材料设备管理入手,一部分建筑工程的质检单位难以开展强有力的材料设备管理,这同样会造成施工管理无法达成预期效果。这一问题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质检人员没有对材料开展全方位的抽样调查工作、无法定期检测配套设备等,均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存在大量的隐患。由于未能及时发现材料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就只能采用低质量的材料,直接影响施工建设安全。在没有定期检测配套设备性能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就会有可能受到安全事故的影响,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2]。

二、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强化设计监督管理

质检单位应强化设计监督管理,以此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在开展这一方面的工作时,质检单位的管理者应指派一定数量的质检人员前往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开展考察工作,并对设计图纸开展评估。如果施工设计图纸中存在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取得联系,与设计人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设计不合理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在施工进行阶段,质检人员也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开展全过程的管理工作,科学调配各类资源,如人力、物力等。如果出现需要变更设计的情况,则需要评估合理性。

(二)重视隐藏质量问题

质检单位也需要增强对隐藏质量问题的重视程度,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应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概况以及施工质量标准构建专门的管理机制,全面约束相关参与主体。如果施工的某一环节出现没有被及时发现的隐藏质量问题,就能够立即追究责任,并要求班组即刻完成整改。也需要根据隐藏质量问题的详细内容制定完善的应对方案,确保施工人员能够根据行业标准以及科学的方案预防或解决问题。以钢筋工程问题为例,就需要全面检查钢筋的材质、钢筋锚固与搭接长度以及钢筋的间距。如有必要,也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全方位排查[3]。

(三)做好材料与设备的管理

质检单位还需要做好材料与设备的管理,从根本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质量。在施工材料方面,应对建筑工程项目所使用的全部材料开展质检工作,严格监督抽样检查的流程。根据材料的类型以及性能,也需要灵活调整检测方式。通过质检后方可准许施工材料进入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反之则需要及时联系生产厂商进行更换。在施工设备方面,则需要监督定期维护工作,要求技术人员及时排查设备中可能存在的故障。使用材料以及设备的过程中,也必须开展严格的监管,并落实责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开展高质量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提升建筑工程综合建设效率的必然举措。建筑工程的质检单位应深入分析当前施工管理的现状,明确其中存在的问题,再结合新时期的行业标准以及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方案,为建筑工程的如期竣工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一过程中,就需要从设计监管、隐藏质量问题以及材料设备管理入手,将施工管理融入建筑工程建设的全部环节。同时,也需要构建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才队伍,并优化管理机制,从而使建筑工程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李军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探析[J].现代工程科技,2025,4(02):97-100.

[2]潘大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管理与优化策略研究[C]//《中国建筑金属结构》杂志社有限公司.2024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智慧建筑与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五).大连凯杰建设有限公司;2024:145-146.

[3]许艳红.如何优化建筑施工管理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24,37(0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