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塔里木河流域胡杨林生态补水的思考与建议
寇永玲
库车市林业和草原局草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心 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 842000
一、塔里木河水系
塔里木河干流全长 1321km ,自身是不产流的,在历史上塔里木河流域的九大水系均有水汇入到塔里木河干流。因为人类活动和气候之间的变化,在 20世纪初期,车尔臣河、克里雅河、迪那河相继与干流失去地表水联系,40 年代以后喀什噶尔河、开都——孔雀河、渭干河也逐渐脱离干流。原则上说,在南疆源自天上和昆仑山流入塔里木盆地的所有河流都可归为塔里木河水系,构成塔里木河流域。塔里木河流域是一个封闭的内陆水循环和水平衡的相对独立的水文区域。
眼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塔里木河迎来主汛期,上游奔腾而来的洪水正通过一道道生态闸、一条条引洪渠,向两岸胡杨林内部流动延伸数十公里。在 2000 年开始,新疆已组织实施了 25 次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大西海子水库累计下泄生态水近 100 亿立方米,今年计划为塔里木河流域沿岸胡杨林区补水 5.1 亿立方米。然而如何将汛期洪水变成生态水补给胡杨林?如何科学高效利用洪水资源?这就是当下所探讨的焦点。
二. 洪水变成生态水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全长 2486 公里,流域总面积 102 万平方公里,哺育着 1200 多万人,占全疆总人口近一半。但汛期的塔里木河曾让两岸群众头疼。“以前洪水一来,我们就得组织力量防洪。”现在只需要在汛期之前疏通引洪渠,把洪水引到需要的地方去,洪水就变成了“生态水”。
库车市胡杨林分布区临近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长期干旱缺水,虽然被列为重点公益林范围,但由于近年来塔里木河、渭干河等流经库车市的河流水资源紧缺,干旱缺水的状况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2023 年以来,为确保胡杨林引洪灌溉顺利实施,库车市依托森林生态效益胡杨林引洪封育专项资金修建和加固林区拦洪坝、清理生态渠道、新建涵桥、闸口等,完善了林区灌溉设施。为效缓解胡杨林区,特别是塔河南岸林区长期干早缺水的状况。同时库车市草湖生态湿地保护中心还组织护林人员在灌溉区的林间空地撒播红柳种子,尽可能增加植被覆盖度。
三、生态补水更科学
2023 年库车市胡杨林完成引洪灌溉面积 6 万亩,全部在塔河北岸;已完成引洪灌溉引洪渠清淤4 条25.865 千米,1 处倒虹吸,拦洪坝6 处,监测井10 眼。丰水期补充灌溉面积5 万亩。引洪灌溉总投资240 万元。
2024 年库车市胡杨林引洪洪灌溉面积 7 万亩,主要集中在塔河北岸开展,塔河北岸取水主要通过吐皮塔西提总干渠,渠闸水利设施过水能力为 30m3/s ,依据现有的水利设施,考虑上游过水能力,受此限制,塔里木河引水渠渠系疏浚过水设计参考进行。按照下游闸口、渠道的限制,塔河北岸基本过水能力设计为 8-10m3/s ,吐皮塔西提干渠 2 号闸进水,在一个月内,塔河北岸可以完成0.15 亿m 的水量灌溉,塔河南岸完成 0.45 亿m 的水量灌溉。
2025 年库车市胡杨林引洪补水项目区分布在塔里木河北岸 2.5 万亩,在塔里木河南岸 7.5 万亩,共计三个地块,本年度项目区选择考虑到区域内已有渠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有泥沙、杂物等沉积,使渠道过水断面变小,增加水流阻力,渠道中的淤泥可能含有各种污染物,如农药、化肥残留、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等。渠道清淤后,渠道水流更加通畅,水体的流动性增强,良好的水流条件更有利于水体的自净作用,水流能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渠道内,避免了因淤积导致的局部水流不畅或水流过大的情况。塔里木河在汛期时水量较大,可能会对沿岸地区造成洪水威胁,在项目区内进行新建引洪渠及已有渠道清淤工作可以在汛期将部分洪水引入指定区域,分担河道行洪压力,通过新建引洪渠、对已有引洪渠进行清淤修复、修建桥涵等建设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洪水泛滥造成灾害,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同时也减轻了河道的防洪压力,也可以更加完善塔里木河南北两岸的渠道系统。
四. 生态及社会效益更显著
4.1 生态效益
(1)通过修建引洪渠、简易拦洪坝等引洪补水,在 3 年时间可使库车市域内的域退化的胡杨林得到修复和恢复,林草覆盖率将得到提高,预防相比由治理前提高 20% 以上,区域生态进一步改善。公益林的质量得到提高,公益林面积得到扩大,更好地发挥公益林的生态效益,对调节小气候,保护野生动植物,减轻荒漠化灾害也将起重要作用。
(2)通过对退化胡杨林的重点治理,不仅保护了宝贵的土地资源,而且进行合理利用,使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善,土壤肥力不断提高。
(3)少了自然灾害,增强了项目区南部农作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森林面积增加,能改善区域的小气候,促进生态向良性循环。
(4)在塔里木河河流洪水季节,利用洪峰水量丰富和含泥沙较多的特点,把洪水引到胡杨林地,既为胡杨林提供了水分,又可以利用泥沙淤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是一项综合利用水土资源的技术措施。
4.2 社会效益
(1)合理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实施胡杨林引洪封育项目,土地利用结构更趋于合理,荒漠戈壁地得到治理,大部分转变为生态用地,土地利用程度得到提高。
(2)减轻小流域及下游地区的自然灾害。生态措施完成并充分发挥效益后,可改善胡杨林退化趋势,促进森林恢复和更新,增加森林覆盖率,将进—步改善生态环境,减轻沙化、风沙等自然灾害,对保护农田、交通、灌溉渠系、城镇和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使群众具有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环境将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3)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态补水项目实施后,土地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土地利用率、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髙。单位产量的提高,产业化的形成,劳动就业率的提高,为项目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项目的实施,也将促进科技、文 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使项目区群众的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从而全面推动项目区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
(4)保护周边环境安全。开展胡杨林拯救行动,实施引洪封育项目,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范畴,其社会效益是显著的,对库车市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自然条件改善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塔里木河洪水呈全线缓退态势,生态输水仍在进行,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愈加明显。下一步,水利部将指导地方水利部门、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会同相关部门继续统筹洪水防御和水资源利用,提高补水效率,持续改善和保护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陈世平 ,. 浅谈塔里木河流域水资源管控体系及其对策 [J]. 工程地质学 ,2024-05.
[2] 艾白都拉·麦麦提 . 塔里木河流域多部门协作机制下的河道管理与治理研究 [J]. 建筑理论 ,2024-07.
[3] 徐永波 . 塔里木河流域河道管理与水行政执法的效能评估与改进研究[J]. 工程地质学 ,2023-08.
[4] 张姝. 公地悲剧视角下的区域环境治理——以塔里木河流域为例[J].世界经济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