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

作者

朱雪敏

嘉祥县萌山高级中学 272400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引导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是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育部分。教师可以借由语文课堂,渗透传统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尤其是在当前这个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积极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则更能达到培养综合性人才的目的,也能够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来为祖国的伟大复兴做出个人的贡献。在学习语文学科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

一、认真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需要认真挖掘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教材当中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品,也极具文学研究价值和文化渗透价值。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资源,积极渗透传统文化知识,进而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比如,教师在高中语文《陈情表》这篇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渗透传统文化当中和“孝道与忠诚”相关的文化价值观念,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划出能够体现“孝道与忠诚”主题的文言文语句,并展开分析和讨论。学生们可以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批出文本内容,提高学习的专注力。教师还可以适时的提出问题:“‘孝道与忠诚’作为人们经常研究的人生课题,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么李密在这篇文章当中是如何进行取舍的呢?文章中有哪些语句表达了‘孝道与忠诚’的主题呢?”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就问题进行研究,从而认真挖掘文章当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们也可以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可以从辩证的视角看待古代传统文化价值观。通过挖掘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充分发挥文本的育人价值,也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构建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借助信息技术讲述传统文化知识

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来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比起照本宣科式的讲解传统文化知识,在语文课堂当中利用信息技术引入图片、视频、动画等等资源,则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有效强化自身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时,也要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情况、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从而引入更多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学生可以感兴趣并主动探究的传统文化知识。在该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红楼梦》该古典文学作品时,就可以引入同名影视剧片段,展现林黛玉初入贾府的情形。比起研究古文言文内容,以视频引入相关知识,则更有利于学生形成丰富的认知。教师可以在视频中呈现林黛玉进家府的全部过程,展现贾府女眷在餐饮过程中的座次礼仪,从而渗透传统文化中的餐桌礼仪文化。教师还可以就红楼梦影视片段中的内容,讲解古建筑文化、古代茶文化、饮食和刺绣文化等内容,进而丰富学生的文化认知。教师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助力下,有效提高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和文化素养。

三、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

高中语文教师在课堂当中渗透传统文化知识时,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诸如课本剧表演活动、演讲活动、辩论活动、知识竞答活动、社会调研活动等等。在这些丰富的文化体验活动中,学生们也能够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和理解程度。比如,在《窦娥冤(节选)》该文篇文章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疏通文文章的内容,了解文章的大概情节,然后再引导学生体会戏剧文化的独特魅力。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成多个学习小组,再让学生在互联网中搜寻和这篇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主人公所处的历史环境,了解在相关历史时期的传统文化知识,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创编课本剧,并模仿古人的神态、动作、说话方式,继而呈现戏剧故事。语文教师还可以在该过程中讲解传统戏剧文化,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表演课本剧的过程中,学生们也能够体会学习带来的快乐,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另外,教师还可以就戏剧文化设置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们分组搜寻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后续教师可以设置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从而丰富课堂内容,有效提高学生们的文化素养[1]。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在渗透传统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们的综合发展。教师需要认真挖掘教材当中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也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讲解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教师也要在教育过程当中开展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活动,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过程中,进而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 孙桂霞 . 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J]. 语文世界(中旬刊),2025(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