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电厂锅炉检修中的粉尘危害及防范

作者

张德志

威海热电集团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电厂锅炉作为核心设备,需定期进行检修维护以确保其安全稳定运行。然而,锅炉检修作业环境复杂,粉尘危害问题突出。锅炉内部燃烧产生的煤灰、检修过程中管道焊接打磨产生的金属粉尘等,不仅会对作业人员的呼吸系统、皮肤等造成损害,长期暴露更易引发尘肺病等严重职业病。此外,高浓度的可燃性粉尘还存在爆炸风险,威胁检修现场安全。随着人们对职业健康与安全生产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深入研究电厂锅炉检修中的粉尘危害及防范措施,成为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健康、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

1 电厂锅炉检修中粉尘危害的表现与影响

1.1 粉尘的来源与特性分析

在电厂锅炉检修过程中,粉尘来源广泛且特性复杂。从来源上看,锅炉内部燃烧后的积灰清理是主要尘源之一,煤灰颗粒细小,在清理时极易扬起形成粉尘;管道、设备表面的除锈打磨作业会产生金属粉尘;保温材料的拆除与更换过程中,玻璃纤维、石棉等纤维性粉尘也会大量释放。从特性而言,这些粉尘粒径差异大,部分煤灰颗粒和金属粉尘粒径小于 10 微米,能够长期悬浮于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直达肺部深处;纤维性粉尘则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和穿透性。此外,部分粉尘还具有可燃性,如煤粉,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时,遇明火或高温易引发爆炸,给检修作业带来极大风险。

1.2 粉尘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

长期接触电厂锅炉检修中的粉尘,会对作业人员健康造成严重损害。以尘肺病为例,细小的粉尘颗粒进入人体肺部后,会沉积在肺泡内,刺激肺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逐渐导致肺组织纤维化,使肺部功能下降,患者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同时,粉尘还会刺激眼睛、皮肤和呼吸道黏膜,引发结膜炎、皮肤过敏、支气管炎等疾病。此外,金属粉尘中的有害物质如铅、锰等被人体吸收后,会在体内蓄积,损害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和消化系统,引发头痛、记忆力减退、贫血等症状,威胁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3 粉尘引发的安全风险与隐患

电厂锅炉检修中的粉尘不仅危害人员健康,还存在诸多安全风险。一方面,可燃性粉尘在特定条件下会引发爆炸事故。当空气中的可燃粉尘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火源或高温时,瞬间燃烧释放大量能量,产生冲击波和高温,会造成设备损坏、人员伤亡和火灾等严重后果。另一方面,高浓度的粉尘会降低作业场所的能见度,影响作业人员视线,增加误操作风险,容易引发碰撞、坠落等事故。此外,粉尘还会附着在电气设备上,影响设备散热和绝缘性能,导致设备故障甚至引发电气火灾,给检修工作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威胁检修作业的顺利进行和现场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 电厂锅炉检修粉尘危害的成因剖析

2.1 设备与工艺导致的粉尘产生

电厂锅炉设备自身及检修工艺存在的问题是粉尘产生的重要原因。锅炉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密封不严、磨损老化等问题,会导致粉尘泄漏。例如,锅炉烟道、除尘器的连接处密封垫片损坏,会使含有大量粉尘的烟气泄漏到检修环境中。在检修工艺方面,传统的人工清理积灰、打磨除锈等方式,缺乏有效的防尘措施,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扬尘。而且,部分电厂使用的老旧设备,除尘效率低,无法有效收集和处理产生的粉尘,使得粉尘在检修区域内扩散,增加了作业人员接触粉尘的机会,加剧了粉尘危害程度。

2.2 作业流程与操作不规范因素

不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行为也是导致粉尘危害的关键因素。在锅炉检修作业中,部分作业人员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如在清理积灰时未采取降尘措施,直接使用高压风枪吹扫,导致大量粉尘瞬间扬起;在打磨作业时,未控制打磨力度和速度,使金属粉尘过度飞溅。此外,作业流程设计不合理,不同工序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防尘协调,例如在拆除保温材料后未及时清理散落的纤维性粉尘,后续作业又会使粉尘再次飞扬。这些不规范的操作和流程问题,不仅增加了粉尘的产生量,还使得粉尘在作业区域内长时间悬浮,加大了作业人员接触高浓度粉尘的风险。

2.3 管理与防护措施不完善问题

管理与防护措施不完善是粉尘危害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在管理方面,部分电厂对锅炉检修粉尘危害重视不足,缺乏完善的粉尘防控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对作业现场的粉尘浓度监测不及时、不全面,无法准确掌握粉尘危害情况。在防护措施上,个体防护装备配备不齐全或质量不达标,部分作业人员未正确佩戴防尘口罩、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通风除尘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存在滤网堵塞、风机故障等问题,导致设备除尘效率下降。同时,对作业人员的粉尘危害防治培训不足,作业人员缺乏粉尘危害知识和防护技能,自我保护意识淡薄,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粉尘危害在电厂锅炉检修中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3 电厂锅炉检修粉尘危害的防范策略

3.1 工程防护技术与设备的应用

采用先进的工程防护技术和设备是降低粉尘危害的关键手段。首先,对锅炉设备进行密封改造和升级,更换老化的密封垫片,采用新型密封材料,减少粉尘泄漏。在检修区域安装高效的通风除尘系统,如布袋除尘器、旋风除尘器等,通过合理设计通风管道和风口布局,及时将产生的粉尘收集处理,降低作业环境中的粉尘浓度。同时,推广使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检修设备,如机器人清理积灰、自动化打磨设备等,减少人工直接接触粉尘的机会,从源头上控制粉尘产生。此外,还可以采用喷雾降尘技术,在作业区域喷洒水雾,使粉尘颗粒湿润后沉降,进一步改善作业环境。

结语:

电厂锅炉检修中的粉尘危害是影响作业人员健康与检修安全的重要因素。通过对粉尘危害的表现、成因进行系统分析,明确了设备、作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工程防护、个体防护与管理优化等综合防范策略。在实际工作中,电厂需高度重视粉尘危害防控,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不断提升粉尘治理水平。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应持续探索更高效的粉尘防控技术与管理模式,进一步降低粉尘危害,为作业人员创造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推动电力行业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工作迈向新台阶。

参考文献

[1]王小明,李华。电厂锅炉检修作业粉尘危害分析与防控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23,25(6):45-49.

[2]张建国,陈刚。工业粉尘危害及职业健康防护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2,18(8):12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