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桥梁伸缩缝病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

作者

刘优生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50

一、桥梁伸缩缝的类型与功能

1.1 桥梁伸缩缝的常见类型

桥梁伸缩缝是为适应桥梁结构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车辆荷载等因素引起的变形而设置的构造。常见的桥梁伸缩缝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模数式伸缩缝:由中梁钢、边梁钢、密封橡胶带、位移控制系统等组成,伸缩量大,行车平稳,多用于大跨径桥梁。

(2)梳齿板式伸缩缝:由梳齿形钢板相互搭接构成,具有伸缩灵活、行车舒适、防水性能好等特点,适用于各种跨径桥梁。

(3)橡胶式伸缩缝:利用橡胶材料的高弹性来适应桥梁的伸缩变形,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成本较低,常用于中小跨径桥梁。

(4)无缝式伸缩缝:采用特殊弹性材料填充伸缩缝部位,形成连续的行车表面,具有防水、防尘、行车舒适等优点,但伸缩量相对较小。

1.2 桥梁伸缩缝的功能需求

桥梁伸缩缝在桥梁结构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功能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应变形:能够自由伸缩,适应桥梁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车辆荷载等引起的伸缩变形,保证桥梁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传递荷载:将车辆荷载均匀地传递到桥梁结构上,避免因局部受力过大而损坏桥梁结构。

(3)防水防尘:有效阻止雨水、杂物等进入桥梁结构内部,防止钢筋锈蚀和混凝土劣化,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二、桥梁伸缩缝病害成因分析

2.1 设计因素

(1)伸缩量计算失误:设计时对桥梁因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车辆荷载等产生的伸缩量预估不准确,导致伸缩缝规格与实际需求不匹配,过大易造成杂物堆积、橡胶条损坏,过小则会使伸缩缝受挤压变形。

(2)构造设计缺陷:伸缩缝构造设计不合理,如锚固系统设计薄弱,难以承受车辆荷载反复作用,易出现锚固件松动、脱落;排水设计不佳,积水会侵蚀伸缩缝部件,加速其损坏。

(3)与桥梁整体协调性差:未充分考虑伸缩缝与桥梁主体结构在变形、受力等方面的协调性,导致两者连接处应力集中,引发裂缝、错台等病害。

2.2 材料因素

(1)橡胶材料老化:伸缩缝中的橡胶密封条等橡胶部件,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受紫外线、臭氧、雨水等作用,易发生老化、硬化、开裂,失去密封和缓冲作用。

(2)钢材质量不佳:若伸缩缝使用的钢材强度不足、韧性差或存在锈蚀隐患,在车辆荷载和自然环境作用下,易出现变形、断裂,影响伸缩缝的正常使用。

(3)其他材料缺陷:如伸缩缝填充材料质量不稳定,填充不密实,易出现空洞、脱落,导致防水性能下降,引发内部结构损坏。

2.3 施工因素

(1)安装精度不足:伸缩缝安装时位置偏差、标高控制不当,会使伸缩缝与桥面衔接不平顺,车辆通过时产生冲击,加速伸缩缝损坏。

(2)焊接质量差:伸缩缝与预埋钢筋的焊接不牢固,存在虚焊、漏焊等问题,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焊接部位易开裂,导致伸缩缝松动、变形。

(3)混凝土浇筑缺陷:伸缩缝周边混凝土浇筑不密实,存在蜂窝、麻面等缺陷,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易出现裂缝、剥落,影响伸缩缝的锚固效果。

2.4 使用与维护因素

(1)超载车辆通行:大量超载车辆频繁通过桥梁,使伸缩缝承受的荷载远超设计值,加速伸缩缝部件的磨损、变形和破坏。

(2)日常清洁不足:伸缩缝内杂物堆积,如泥沙、垃圾等,会阻碍伸缩缝的正常伸缩,同时还会磨损橡胶密封条等部件,影响其密封性能。

(3)维护不及时:对伸缩缝出现的病害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如橡胶条损坏

未及时更换、锚固件松动未及时加固等,会导致病害进一步发展,影响桥梁的安全运行。

三、桥梁伸缩缝病害防治技术研究

3.1 设计优化措施

(1)精准计算伸缩量:综合考量桥梁所处地区温度变化范围、混凝土收缩徐变特性、交通流量及荷载等级等因素,运用科学计算方法,精确确定伸缩缝伸缩量,确保选用的伸缩缝规格与桥梁实际需求适配。

(2)优化构造设计:强化锚固系统设计,采用高强度、耐疲劳的锚固件,并优化其布置方式,提高锚固稳定性;改进排水设计,设置合理的排水坡度和排水通道,防止积水侵蚀伸缩缝部件。

(3)增强整体协调性: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伸缩缝与桥梁主体结构在变形、受力等方面的协调性,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手段,优化连接部位构造,避免应力集中。

3.2 材料改进与应用

(1)研发高性能橡胶材料:开发具有良好耐老化、耐臭氧、耐紫外线性能的橡胶材料,延长橡胶密封条等橡胶部件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密封和缓冲功能稳定。

(2)选用优质钢材:采用高强度、高韧性、耐腐蚀的钢材制作伸缩缝的金属部件,提高其抗疲劳性能和抗变形能力,减少因钢材质量问题导致的病害。

(3)应用新型填充材料:选用具有良好粘结性、弹性和耐久性的新型填充材料,确保伸缩缝填充密实,提高防水性能,防止内部结构损坏。

3.3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1)严格把控安装精度:在伸缩缝安装前,精确测量放样,严格控制安装位置和标高,确保伸缩缝与桥面衔接平顺,减少车辆通过时的冲击。

(2)确保焊接质量:加强对伸缩缝与预埋钢筋焊接过程的监控,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和参数,确保焊接牢固,无虚焊、漏焊现象,并进行焊接质量检测。

(3)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严格按照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浇筑,采用分层振捣的方式,确保伸缩缝周边混凝土浇筑密实,无蜂窝、麻面等缺陷;浇筑完成后及时进行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正常增长。

(4)加强施工过程监管: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规范施工操作流程,对关键工序进行旁站监督,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4 使用与维护管理策略

(1)限制超载车辆通行:加强对桥梁交通的管理,设置限载标志,利用称重设备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测,严禁超载车辆通行,减轻伸缩缝的荷载压力。

(2)定期清洁伸缩缝:制定清洁计划,定期对伸缩缝内的杂物进行清理,可采用高压水枪冲洗、吸尘设备吸除等方式,保持伸缩缝内部清洁,确保其正常伸缩。

(3)及时维护病害:建立桥梁伸缩缝定期检查制度,及时发现并处理病害,如橡胶条损坏及时更换,锚固件松动及时加固,防止病害进一步发展。

四、结论

桥梁伸缩缝病害成因复杂,设计、材料、施工及使用与维护等多方面因素均会对其产生不良影响。通过采取针对性防治技术,如设计上精准计算伸缩量、优化构造并增强整体协调性,材料上研发高性能橡胶、选用优质钢材和应用新型填充材料,施工时严格把控安装精度、焊接质量、混凝土浇筑质量并加强过程监管,使用与维护方面限制超载车辆通行、定期清洁、及时维护病害以及加强养护人员培训等措施,可有效减少桥梁伸缩缝病害的发生,保障桥梁的安全稳定运行,延长桥梁使用寿命,降低后期维护成本,为交通运输的顺畅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任伟.(2020).常见桥梁伸缩缝的病害原因分析与维修处理[J].四川建材,(007).

[2]邓超新.(2021).公路桥梁伸缩缝病害的成因及防治[J].交通科技与管理,(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