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关于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原因与使用维护的研究

作者

吴迪 魏春阳 邱振业

身份证:210211197901226578; 身份证:370284199701100032; 身份证:330322200004031216

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由于其高效率、高扭矩的性能特点,在重负荷工况下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发动机缸体与活塞组件之间因摩擦、热负荷等因素容易发生拉缸现象,严重时会导致发动机报废。拉缸不仅是机械故障,更是维护管理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因此,研究其成因与对策,对于提升柴油发动机的安全性、经济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拉缸故障的基本表现出发,结合案例分析,总结其主要诱因,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维护建议。

1 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拉缸故障机理分析

1.1 拉缸的定义与典型表现

拉缸是指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在工作过程中,活塞与气缸壁之间因异常摩擦,导致气缸内壁表面出现严重的划痕、沟槽甚至撕裂现象。其典型表现为发动机动力显著下降,运行时伴随异常的金属摩擦声,且燃油消耗明显增加。从外观上看,排气管会排出大量蓝烟,这是由于气缸密封性变差,机油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所致。当拉缸问题严重时,还可能引发发动机突然停机,直接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发动机报废。拉缸现象不仅破坏了气缸的正常工作环境,还会连带影响活塞、活塞环等部件的性能,是大功率柴油发动机运行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故障类型。

1.2 发动机工作环境对拉缸的影响

大功率柴油发动机常处于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这些环境因素对拉缸故障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在高温环境下,发动机各部件热膨胀加剧,若散热不及时,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小,极易引发干摩擦,从而导致拉缸。而在低温环境下,机油黏度增加,流动性变差,无法及时有效地在活塞与气缸壁间形成润滑膜,同样会增大摩擦,提高拉缸风险。此外,灰尘、沙粒等杂质较多的工作环境,会使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气缸,这些硬质颗粒充当研磨剂,在活塞运动过程中划伤气缸壁,加速拉缸故障的形成。同时,频繁启停、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等恶劣工况,也会使发动机内部受力不均,加剧部件磨损,增加拉缸发生的可能性。

1.3 拉缸对发动机性能的危害

拉缸故障一旦发生,会对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性能造成多方面的严重危害。首先,拉缸破坏了气缸的密封性,导致气缸压力下降,使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大幅降低,设备的工作效率显著下滑。其次,由于密封性变差,大量机油会窜入燃烧室参与燃烧,不仅造成机油的异常消耗,还会产生积碳,进一步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此外,拉缸产生的金属碎屑会随着机油循环进入发动机其他部件,加剧其他零部件的磨损,缩短发动机的整体使用寿命。而且,拉缸后的发动机运行稳定性变差,振动和噪音增大,增加了维修成本和设备停机时间。

2 拉缸故障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润滑系统故障与油品质量问题

润滑系统故障和油品质量问题是引发大功率柴油发动机拉缸的重要原因。润滑系统若出现机油泵故障、油路堵塞等问题,会导致机油无法及时、足量地输送到活塞与气缸壁等关键部位,使部件之间的润滑效果大打折扣,进而引发干摩擦,造成拉缸。同时,油品质量不佳也会带来严重后果。如果使用了不符合发动机要求的机油,其润滑性能、抗氧化性能和清洁性能不足,无法在部件表面形成有效的润滑膜,还可能产生油泥和积碳,阻碍机油的正常流动和润滑作用。另外,机油长期使用后,其各项性能指标下降,若不及时更换,也会导致润滑效果变差,增加拉缸的风险。

2.2 冷却系统失效及散热不良

冷却系统失效和散热不良会使发动机温度过高,从而引发拉缸故障。当冷却系统中的水泵出现故障,冷却液无法正常循环,或者散热器散热片堵塞、风扇损坏等,都会导致发动机散热受阻,温度急剧上升。高温会使气缸壁和活塞材料的力学性能下降,热膨胀系数增大,导致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配合间隙变小,摩擦力增大。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这种过大的摩擦力会使气缸壁表面的润滑油膜破裂,造成局部干摩擦,进而导致拉缸。此外,冷却系统中冷却液不足或冷却液变质,也会影响其散热效果,增加发动机拉缸的可能性。

2.3 装配公差偏差与材料选择问题

装配公差偏差和材料选择不当也是导致拉缸的潜在因素。在发动机装配过程中,如果活塞与气缸壁之间的装配间隙不符合设计要求,间隙过小会使两者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大,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高温和磨损,最终导致拉缸;间隙过大则会造成活塞在气缸内摆动,破坏润滑油膜,同样会引发拉缸故障。而在材料选择方面,若气缸壁或活塞所使用的材料质量不过关,其耐磨性、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不足,在发动机长期高负荷运行下,无法承受高强度的摩擦和高温高压环境,容易出现磨损和损坏,进而引发拉缸。此外,不同材料之间的匹配性不佳,也会影响部件之间的正常配合,增加拉缸的风险。

3 预防措施与使用维护策略

3.1 定期保养与润滑油更换规范

定期保养和严格遵循润滑油更换规范是预防拉缸故障的关键措施。定期对发动机进行全面检查和保养,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问题。例如,检查润滑系统各部件的工作状态,确保机油泵正常工作、油路畅通无阻;定期清理机油滤清器,防止杂质进入润滑系统。在润滑油更换方面,要严格按照发动机使用手册的要求,选择合适规格和质量等级的机油,并按照规定的更换周期进行更换。一般来说,在正常工况下,每运行一定里程或时间就需要更换机油,避免因机油性能下降而影响润滑效果。同时,在更换机油时,要彻底清洗油底壳和油路,确保新机油的清洁度,为发动机提供良好的润滑环境,有效降低拉缸风险。

结语

大功率柴油发动机的拉缸故障是影响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问题,具有隐蔽性强、后果严重的特点。通过对其故障机理、原因分析以及日常维护策略的系统研究,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实际应用中,应加强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完善维护制度,合理选用润滑材料和冷却液,从根本上提高发动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参考文献

[1]王强,李志军.大功率柴油机拉缸故障机理及预防措施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22(12):45-47.

[2]刘建民,陈伟.柴油机润滑系统故障分析与维护对策[J].柴油机,2021(03):56-59.

[3]张晓峰,黄志勇.柴油发动机冷却系统常见故障与维护方法[J].工程机械维修与保养,2023(06):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