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立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研究
杨清荣
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素养立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导向。本文围绕素养立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展开研究,分析其重要意义,探讨当前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有效的互动模式构建策略,旨在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切实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互动模式
一、引言
初中数学教学在基础教育阶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如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等。而课堂教学互动模式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着学生素养的养成。在素养立意的背景下,如何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课堂教学互动模式,成为了初中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二、素养立意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互动模式可以打破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闷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师通过设置有趣的数学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动,学生在讨论交流中会发现数学的趣味性,进而主动去探索更多数学知识,改变以往被动接受的状态,激发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观点,并对不同的思路进行分析和整合。比如在探讨几何证明题时,学生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证明的路径,这个过程就是对逻辑思维的锻炼,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以及批判性思维等,契合素养立意中对思维能力培养的要求。
(三)提升学生合作交流能力
很多互动模式会涉及小组合作等形式,学生在小组中有着明确的分工,共同为解决数学问题而努力。像在进行数学建模活动的小组互动时,有的学生负责收集数据,有的负责构建模型框架,有的进行计算验证等。通过这样的合作互动,学生能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协作,提高自身的合作交流能力,这也是现代社会对人才素养的重要需求。
三、当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互动形式单一
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往往只是简单地提问学生,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点评,这种单一的一问一答式互动缺乏深度和广度,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满足素养培养的多维度需求。例如在讲解函数概念时,如果仅仅是教师问概念内容,学生回答,学生很难真正理解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其背后的数学思想。
(二)互动主体不均衡
很多时候,课堂互动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优秀学生参与较多,而部分基础较弱或者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处于被动、边缘化的状态。比如在小组讨论中,常常是少数活跃的学生发表看法,其他学生成为了“听众”,这不利于全体学生数学素养的均衡发展。
(三)互动缺乏深度
有些互动只是浮于表面,没有围绕数学核心问题展开,不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数学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例如在复习平面几何图形时,只是简单让学生说说图形的特点,而没有进一步探讨图形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及相关定理的综合运用,无法真正提升学生的几何素养。
四、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分类讨论方法的互动模式
(一)小组讨论,初现思路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 - 5人,确保各个小组学生水平有一定的层次差异,便于充分交流想法。
讨论任务:各小组成员交流自己对这个等腰三角形问题的初步想法,重点讨论需要考虑哪些不同的情况来求周长。引导学生意识到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腰长为5,底边长为7;另一种是腰长为7,底边长为5。
教师巡视:教师在各小组间走动,倾听学生的讨论内容,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比如有的小组如果没有考虑全面两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提问“等腰三角形的腰长确定只能是5或者7吗?那还有别的可能吗?”来提醒学生全面思考。
(二)、小组汇报,全班互动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小组讨论出来的解题思路和答案。例如第一组代表说:“我们组认为要分情况,第一种情况当腰长是5时,三边长就是5、5、7,根据三角形周长就是三边相加,得出周长是5 + 5 + 7 = 17;第二种情况当腰长是7时,三边长是7、7、5,那周长就是7 + 7 + 5 = 19。”
其他小组质疑与补充:别的小组同学可以进行提问或者补充不同的想法。比如第二组有同学可能会问:“怎么确定这样分情况算出来的能构成三角形呀?”这时第一组同学或者其他组同学可以接着回答这个问题,提到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验证,两种情况都满足这个关系,所以是合理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有序发言,把控好互动节奏,对于关键的知识点进行适当强调和总结,比如再次强调分类讨论时一定要注意所分的每种情况都要符合相应的数学规则和定义。
(三)、拓展深化,举一反三
教师给出新问题:“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求第三边的长。”让学生再次进行小组讨论,这次学生需要想到也要分类讨论,一种情况是3和4为两条直角边,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另一种情况是4为斜边,3为一条直角边,再求另一条直角边。
小组再次讨论并汇报:各小组重复之前的讨论、汇报流程,并且在汇报时要对比和之前等腰三角形问题分类讨论的异同点,进一步加深对分类讨论方法运用的理解。
教师总结提升:在学生汇报完后,教师全面总结在几何图形相关问题中运用分类讨论的思路,比如要先确定分类的标准(像等腰三角形按腰长不同分类、直角三角形按边的角色不同分类等),然后针对每种分类情况准确运用相应的定理、公式去求解,最后还要检验结果是否合理等,让学生系统掌握分类讨论在这类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五、结语
素养立意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对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作用。虽然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合理有效的互动模式,如创设情境式、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辩论式以及分层互动式等,能够让初中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让学生在积极互动中真正提升自身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数学基础。教师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互动教学过程,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对学生素养培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支伟.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2)
[2] 探讨学以致用意识在数学教学中的培养. 刘顺开.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07)
[3] 浅谈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 汪新卫.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2)
[4] 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杨炜学.试题与研究,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