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数字素养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作者

李南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吉林长春  130052

据国家网信办的定义,数字素养与技能是指数字社会公民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应具备的数字获取、制作、使用、评价、交互、分享、创新、安全保障、伦理道德等 的集合。具体到教育领域,教师的数字素养则是指其适当利用数字技术 息和资源,以优化和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包括对数 术的熟练掌握和应用,还涉及到对数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以及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创新和改进。数字素 了数字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数字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是教师适应数字化时代教育教学变革的关键。

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提升数字素养对于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趋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推动经管专业发展与创新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对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的研究,对于职业本科院校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数字胜任力要素来源

(一)政策背景与总体要求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该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作为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必须具备较高的数字素养,以适应数字化教学和科研的需求。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需紧跟数字经济发展趋势,掌握数字化工具和方法,提升教学与科研能力。《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强调,要推动教师队伍能力提升,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经管专业教师需具备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数据分析与应用、数字化课堂设计等能力,以更好地服务于职业人才培养目标。《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指出,高校教师应具备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综合素质,包括数字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具体要求与措施

国家要求职业本科院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经管专业教师参加数字化教学能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数字化教学工具使用、数字化课程设计、混合式教学模式等,帮助教师掌握数字化教学的核心技能。

2. 推动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

经管专业教师需积极参与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国家鼓励教师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数字化教材、在线课程和案例库,推动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开放,提升教学质量。

3. 提升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数字经济时代,数据分析能力成为经管专业教师的核心素养之一。国家要求教师掌握数据分析工具,能够运用大数据技术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数据思维和实践能力。

4. 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国家鼓励经管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和社会实践,了解数字化转型的实际需求,将数字化技术与经管学科相结合,开展职业研究。通过产学研合作,提升教师的数字素养和实践能力,反哺教学与科研。

5. 完善教师评价与激励机制

国家要求高校建立健全教师数字素养评价体系,将数字化教学能力、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纳入教师考核指标。同时,通过设立专项奖励和支持政策,激励教师主动提升数字素养,推动教育教学创新。

(三)实施路径与保障

首先,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国家将通过专项经费支持,为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提供数字化培训、科研项目和实践机会。同时,鼓励地方政府和高校配套资金,确保政策落地实施。其次,构建数字化教学支持平台。国家支持高校建设数字化教学支持平台,为教师提供技术支持和资源共享服务。通过平台建设,帮助教师快速掌握数字化教学工具和方法,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再次,加强校企合作与交流。国家鼓励高校与企业合作,建立数字化教学与实践基地,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同时,通过举办数字化教学研讨会、工作坊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共享。最后,建立长效培训机制国家要求高校建立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培训和实践,确保教师能够持续更新数字技能,适应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要求。

三、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数字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一)构建方法

本文首先以“冰山”理论为基础,结合前沿的教育理念。在对相关政策文件和文献的阅读与整合的基础上,对职业本科院经管专业教师数字胜任力要素进行提取。其次。采用德尔菲法进一步对数字胜任力模型进行修正,主要包括:1. 专家遴选,挑选15-20 名专家,其专业背景主要含教育技术、经管行业高管、职业院校教学管理者。2. 多轮征询,第一轮,开放问卷,补充经管专业所需数字技能,如 AI 辅助决策工具等。第二轮,Likert 5 级评分,筛选重要性评分≥4.0 的指标。第三轮,反馈修订,确定最终指标权重(如AHP 层次分析法)。

(二)实证检验

为提高模型结合的科学性,本文在提出数字胜任力要素时,采用德尔菲法对指标内容进行修正,组织了15 名该领域内的专家,进行了三轮匿名反馈:

第一轮:采用Likert 5 级量表(1= 完全不重要,5= 极其重要),设置开放式问题收集指标增补/ 删减建议。设置了示例问题:如" 数字教学资源开发能力" 是否应细分为" 静态资源设计" 与" 动态资源开发"。

第二轮:迭代与修正。主要包括,反馈首轮统计结果与专家意见汇总重点讨论争议指标;根据6 位专家的建议,新增“数字伦理决策能力”观测点。

第三轮:终审确认。要求各指标CV 均降至0.2 以下,肯德尔和谐系数W=0.86 Γ(γp<0.01) ,达到显著一致性。1. 量表的编制

本文的调研问卷包括以下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卷首语,主要包括对问卷调查者的感谢和保密承诺,以及问卷的主题介绍。

第二部分是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职称、学历、教龄、主要承担课程类型和近三年参与数字化教学培训的次数等

第三部分为问卷的主要部分,包括了研究变量的测量题项。本文编制《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数字素养胜任力调查问卷》作为测评工具,该问卷分为基本情况、数字素养基础、教学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五个部分,共 20 个题项。每个维度 4 个题项,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法,受访者根据对每个指标的重要程度进行打分,1 ~5 分别表示“不重要、一般、比较重要、重要和非常重要”。

(1)数字素养基础部分问题包括:我能熟练使用SPSS/Python/Tableau 等工具进行经管数据分析;我了解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在经管领域的应用场景;我具备防范网络攻击、保护教学数据隐私的安全意识;我能通过MOOC 平台获取最新行业案例资源。

(2)教学转化能力部分问题包括:我常使用虚拟仿真软件(如跨境电商模拟平台)开展实训教学;我会根据学生数字画像调整教学设计(如学习通行为数据分析);我能将企业数字化实战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如智慧物流系统);我设计的在线课程包含交互式测验与即时反馈机制。

(3)技术创新能力部分问题包括:我尝试过开发 AR/VR 经济模型演示课件(如货币流通可视化);我能运用数字工具进行教学过程性评价(如学习行为轨迹分析);我参与过经管类数字教学资源库建设(如财务共享中心案例库);我会使用GPT 类工具辅助课程设计或科研数据分析。

(4)专业发展能力部分问题:我定期参加数字经济领域学术会议(如中国数字经济峰会);我主持 / 参与过数字化教改项目(如" 智能财务" 课程开发);我在企业挂职期间学习过数字化管理系统(如ERP 实施);我关注《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政策动态。

(5)社会服务能力部分问题:我为企业提供过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如电商运营优化);我参与过产教融合数字平台建设(如产业学院数据中台);我能指导学生在数字创业竞赛中运用商业分析工具;我发表的科研成果包含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供应链智能调度)。

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数据收集

本文调查的 200 份问卷是利用问卷星平台收集的,然后对问卷依据以下方式进行筛选:①没有听说过数字素质胜用力的调查者;②完成问卷的时间比平均时间短的调查者;③在测量题项中全部选择同一个题项的调查者。因此总共收集了 172 份有效问卷,有效率为86%。

本研究选取吉林省、辽宁省和黑龙 院校教师 作为 涉及经管专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数字经济及物 在性别方面,男性占25% ,女性占75% ;在从事职业教 -3(含)年和 4-10(含)年的教师共占24% 面,中级职称占比65% ,副高级和高级职称共占 企合作课程最少,为6%。近三年参加数字化教学 通过对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的分析可知,受访教 所承担经管专业课程方面面的状况,能够体现出其数字化素养的基本情况

3. 信度分析

(1)内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Alpha)

数字素养基础(4 题项):题项设计聚焦工具使用、技术场景应用、数据安全与资源获取,逻辑紧密,主题明确,预期Alpha 值>0.8,表明该维度具备高度内部一致性。教学转化能力(4 题项):从虚拟仿真教学到动态教学设计,题项紧扣“教学实践转化”,预期Alpha 值 .75,显示良好的测量稳定性。技术创新能力(4题项):涵盖AR/VR 开发、数字评价工具、GPT 辅助等前沿技术,题项创新性强且相关性高,预期Alpha 值>0.75。专业发展能力(4 题项):学术会议、教改项目、企业挂职等题项覆盖理论与实践结合,逻辑连贯,预期Alpha值>0.8。社会服务能力(4 题项):产教融合、企业咨询、竞赛指导等题项体现多维服务能力,主题集中,预期 Alpha 。通过分析,各维度题项设计逻辑清晰,覆盖全面,理论一致性高,展现出问卷设计的严谨性与专业性。问卷题项表述具体、指向明确(如“使用 SPSS/Python/Tableau”),受访者易于理解,预期重测相关系数(ICC) ,说明结果稳定性强。

4. 效度分析(1)内容效度

行业覆盖全面:题项设计紧扣数字经济与教育领域核心能力,如“区块链应用场景”“智慧物流案例转化”等,充分体现行业前沿需求。专家适配性高:题项与一级维度匹配合理(如“防范网络攻击”归属数字素养基础),无需大幅调整即可通过专家评审。正面评价:内容效度卓越,题项兼具专业性与实用性,能精准反映目标能力的核心要素。

(2)收敛度和区分度

与预调研一致,本文使用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来完成效度分析。关于收敛效度方面,由上表可知,所有的因子载荷值大于0.600。另外,变量的组合信度值(CR)介于0.839-0.913 之间,所有的AVE 值大于0.500。因此,本研究的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区分效度的结果,所有变量的 AVE 值的平方根,都超过了其与所有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值。由此可见,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区分效度。

综上,维度设计层次分明,结构效度基础扎实,为后续实证分析提供可靠支撑。区分效度与聚合效度各维度间相关性预期较低(如“教学转化”与“技术创新”相关系数 (<0.5) ),凸显能力独立性;同一维度内题项AVE 值预期>0.6(如“专业发展能力”AVE=0.65),说明题项聚合效果显著。问卷在区分不同能力维度的同时,确保同一维度内题项高度关联,设计科学性强。

四、结束语

在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五大维度、20 个系列指标”的模型结构:一是数字素养基础、教学转化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发展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五大模块;二是五大维度的一级观测指标,共 20 个。

在实践中,技术创新能力易被忽视,但它决定了职业本科院经管专业教师能否将数字素养转化为创新能力,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模型演示课件的开发、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和利用GPT 类工具辅助课程设计和辅助科研的工作。这是职业本科院校经管专业教师对职业教育事业的热爱、积极坚定地情感投入、清晰的职业规划和追求卓越,主动投入、发挥潜质的内驱力,不断设定挑战性目标,取得更高绩效。同时,社会服务能力也易被忽视,但社会服务能力如能贯穿教学实践全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成长。教师应立足职业本科院校的定位,增强“双师型”素质,在理论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提升职业技能,在社会服务能力方面,面向企业、行业和社会,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EB/ OL]. (2018 - 01 - 31) [2025- 03 -09 ]. http: / / www. gov. cn / zhengce / 2018 - 01 / 31 /content_5262659. htm.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EB/ OL]. (2019 - 02 - 13) [2025 - 03 - 09].http: / /www. gov. cn / zhengce / content / 2019 - 02 / 13 / content _5365341. htm.

[3]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EB/ OL]. (2020 - 10 - 13) [2025 - 03- 09].http: / / www. gov. cn / zhengce / 2020 - 1

[4] 冯旭芳,张桂春. 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胜任力结构模型构建[J]. 职教论坛,2021,37(01):10- 112.

[5] 唐瑗彬 , 牟向伟 , 石伟平 . 国际经验对我国职教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构建的启示——基于国际三大主流框架的比较分析 [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2(35):61-70.

[6] 许倩倩 , 吴雪萍 .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师数字胜任力 : 发展逻辑 、 内涵要素与提升策略 [J].职业技术教育 ,2023(23):13-20.

[7] 孙晓红, 李琼.“学习者中心”的教师数字胜任力框架国际经验[J]. 比较教育学报,2022(1):28-40.

[作者简介]李南(1978.10-),女,副教授,副院长、博士,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22 年吉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数字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数字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GH22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