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的教学策略研究
赵兰芝
石家庄实验中学 05246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全面素质方面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文学类文本,作为语文教育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文学类文本的细读能力较为欠缺,存在理解浅显、表达模糊等问题。如何提升学生的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项紧迫任务。细读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提高学生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的教学策略,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和建议。
一、文学类文本细读的定义与重要性
文学类文本细读是指通过精读文本,细致分析其语言形式、结构特点、情感色彩及其蕴含的深层次思想内涵,以便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的过程。细读不仅仅是对字面意思的理解,更是通过对文本的反复推敲和解读,从中提炼出作者的思想意图、情感表达以及艺术特色。它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关注情节和人物,还要关注语言的使用、结构的安排以及细节的表现。细读文学类文本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文学知识的积累上,更体现在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上。通过细读,学生能够培养出对语言的敏感性,对文学作品的深刻理解,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细读能力的提升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情感共鸣,使其在面对不同文学作品时,能够全面而深刻地感知其中的思想价值与情感表达。
二、当前学生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的语文教育中,学生的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普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许多学生在阅读文学类文本时,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理解,缺乏对文本内涵的深入挖掘和思考。他们大多数仅仅了解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忽略了对语言、人物性格、结构布局等方面的细致分析。其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方式较为单一,缺少独立思考和批判性阅读的能力。在许多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了课堂的讨论,学生的发言和思考空间有限,导致学生只能接受教师所提供的观点,而无法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最后,部分学生的阅读兴趣较低,阅读效率低下,导致细读能力的提升较为缓慢。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学生在面对文学作品时,往往表现出对细节和深层次意义的忽视。
三、提升学生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的教学策略
为提升学生的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教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文本内容、课堂互动、学生参与等多个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结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组织方式和内在逻辑。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文本的开头、发展、高潮和结尾等部分如何紧密衔接,以及如何通过结构的安排表现主题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把握文学作品的整体构思,从而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在文学类文本的细读过程中,词语和句子的精确把握至关重要。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要求学生逐字逐句地阅读,分析词语的使用和句子的表达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某个词语在特定情境中的多重含义,或通过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写作技巧。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提升其阅读深度。
细读不仅仅是对文本内容的解读,还包括情感的体验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批判性思考,提出问题、探讨矛盾、反思意义,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中的价值观、伦理观是否符合现代社会的道德标准,从而增强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课堂互动是提升学生细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考和兴趣。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共同分析文本,交换阅读感受,互相启发。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出发,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并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除了课堂上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阅读也是提升细读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阅读材料和书单。
四、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反思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课堂互动在提升学生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教学实践中仍然面临一些问题。首先,部分学生在细读过程中依然存在理解浅显、分析不够深入的情况。尤其是在一些较为抽象或复杂的文学作品中,学生容易陷入表面理解,缺乏对文本深层意义的发掘。其次,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有时缺乏针对性,未能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阅读水平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最后,部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导致细读效果不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感。
五、结论
提升学生文学类文本细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结构分析、词句研读、情感体验和批判性思考,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细读能力,增强其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课堂互动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深度。未来,教师在提升细读能力方面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差异,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帮助学生全面提升其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王丽 . 文学类文本细读教学策略的研究 [J]. 教育研究 , 2020(03):45-49.
[2] 李丹 . 提升学生细读能力的语文教学实践 [J]. 中学语文教学 ,2021(02): 89-93.
[3] 张辉 . 初中文学类文本细读策略的研究 [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05): 101-105.
作者简介
姓名: 赵兰芝,出生年月:1981.10,性别:女,籍贯:石家庄无极县,邮编:,单位:,职称:中学中级教师,学历: 大学本科,研究方向: 高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