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病害修复材料选择与施工实践徐光
徐光
武汉市汉阳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050
1 城市道路常见病害类型
1.1 沥青路面病害
沥青路面病害类型多样,裂缝类病害较为普遍,涵盖坑槽、龟裂、块裂、横向裂缝、纵向裂缝等。坑槽多因路面材料老化、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以及雨水侵蚀,致使路面局部破损形成坑洼。龟裂和块裂是路面长期使用中,因基层强度不足、温度变化等因素,使路面出现细小或较大块裂缝。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可能与路面结构设计、施工工艺以及温度应力等因素相关。沉陷病害一般由路基不均匀沉降引发,若土基和基层已密实稳定且不再下沉,可仅修面层。车辙病害是路面在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压密型车辙或因车辆行驶推移形成车辙等。
1.2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主要有断板、脱空唧泥、表面裂缝、起皮、坑洞和平整度差等。断板可能因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施工质量差、车辆超载等原因,导致混凝土板断裂。脱空唧泥是由于基层与板底间存在空隙,车辆荷载作用下,基层细颗粒被挤出,形成唧泥现象。表面裂缝、起皮和坑洞等病害可能与混凝土材料质量、施工工艺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平整度差会影响车辆行驶舒适性与安全性。
1.3 人行道病害
人行道病害主要涉及材料质量、铺筑质量、平整度、路框差、接茬质量、凿边及压缝质量等方面。例如,人行道板可能因材料质量不佳出现断裂、松动等问题;铺筑质量差会使人行道表面不平整,影响行人行走;路框差会让人行道与周边设施衔接不顺畅;接茬质量差会影响人行道整体性与美观性;凿边及压缝质量不佳可能导致人行道边缘破损、缝隙过大等问题。
2 常见城市道路病害修复材料及特性
2.1 水泥路面修补料
水泥路面修补料具备高强度、快速硬化的特性。它以高强度水泥为基材,加入功能性外加剂与骨料,硬化后强度高,短时间内抗压强度可超 20MPa ,且耐磨性、抗冻性、抗渗性良好,耐久性强,能抵御车辆荷载与环境侵蚀。与原混凝土路面粘结力佳,通过特殊配方,粘结强度可达 2.5MPa 以上,结合紧密,不易出现空鼓、脱落。部分产品能在 -10∘C 低温和潮湿基层施工,环境适应性强。施工时,搅拌对配比精度要求高,且需在短时间内完成搅拌、摊铺和压实,时效性强,但熟练掌握后施工效率较高。
2.2 沥青冷补料
沥青冷补料主要由沥青、骨料和添加剂构成,施工相对简便,直接将冷补料填入坑洞压实即可,无需加热等复杂操作,对施工设备和技术要求不高,适合小型修补工程与应急处理。不过,其初期强度较低,在车辆碾压和环境影响下,易出现变形、松散等问题,耐久性相对较差。随着技术发展,部分高性能沥青冷补料耐久性有所提升,但仍不及水泥路面修补料。在低温环境,沥青粘度增大,施工难度增加;潮湿环境会影响其与基层的粘结,影响修补效果。
2.3 聚合物砂浆
聚合物砂浆是一种新型修补材料,尤其适用于细裂缝维修。它具有良好的抗压、抗渗、耐老化性能,能很好地填充细裂缝,且具有一定柔性,不易产生新裂缝。此外,聚合物砂浆不含有害物质,对环境友好。施工时,需保证基层干燥、清洁,按一定配比将聚合物砂浆搅拌均匀后,填充到裂缝中并抹平。
2.4 环氧树脂修补材料
环氧树脂修补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固化后抗压、抗折强度优异,能有效抵抗裂缝扩展,在承受冲击荷载和变形方面表现良好。对酸、碱、盐等化学物质耐腐蚀性强,适用于受化学侵蚀的道路修复场景。但固化时间较长,常温下一般需 8 - 24 小时才能达到一定强度,施工后需较长时间封闭交通,对交通影响较大。施工对基层处理要求严格,需确保基层干燥、清洁、平整,且对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敏感,同时环氧树脂材料混合后使用时间短,需专业人员操作,施工难度较大。
3 城市道路病害修复施工实践要点
3.1 施工前准备
施工开展前,需对道路病害展开详细勘察,精准剖析病害成因,进而明确修复范围与修复方案。以裂缝类病害为例,要测量裂缝的宽度、深度以及长度;针对坑洞类病害,则需确定坑洞的大小与深度。与此同时,要备齐所需的修复材料与施工设备,检查材料质量及设备性能,保证其满足施工要求。还需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其熟悉施工工艺与质量标准。
3.2 基层处理
基层处理是道路病害修复施工的关键步骤。对于裂缝类病害,若采用压注灌浆法,需先清理裂缝内的杂物与灰尘,保证裂缝干燥、洁净;若采用扩缝灌浆法,要对裂缝进行扩缝处理,以增加灌浆材料的粘结面积。对于坑洞类病害,要清除坑洞内的松散材料与杂物,并对基层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基层具备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
3.3 材料施工
依据修复材料的特点与施工要求,开展材料施工工作。例如,使用水泥路面修补料时,要严格按照配比将材料搅拌均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搅拌、摊铺与压实操作,确保修补层的平整度与强度。使用沥青冷补料时,将冷补料填入坑洞后,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压实度需符合标准。使用聚合物砂浆时,要保证基层干燥、清洁,将聚合物砂浆均匀填充至裂缝中,并进行抹平处理。
3.4 后期养护
修复施工完成后,需进行后期养护。根据修复材料的要求,确定养护时间与养护方式。如使用水泥路面修补料修复后,要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洒水养护,保持修补层湿润,防止其开裂。使用环氧树脂修补材料修复后,要在固化时间内封闭交通,避免车辆与行人对其造成破坏。在养护期间,要定期检查修复层的状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结束语
城市道路病害修复材料选择与施工实践对于保障城市道路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通过准确分析病害类型,遵循病害类型适配、材料性能适配和施工条件适配等原则,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并严格按照施工实践要点进行施工,可以有效修复道路病害,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在实际工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为城市交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 尹小清. 高速公路路面养护维修技术研究[J]. 运输经理世界, 2023,(09): 126-128.
[2] 陆友芽 , 郑建安 , 陈杰 , 焦晓东 . 工业废渣在磷酸盐基道路修复材料中的研究进展综述 [J]. 西部交通科技 , 2022, (05): 1-3.
[3] 张凤琳 . 新旧路面纵缝高聚物注浆修复材料扩散机理研究 [D]. 郑州大学 ,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