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朗读教学的实践探究

作者

杨荣娟

河北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三小学

引言:语文朗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形式单一、指导不足、资源利用不充分等问题,影响了朗读教学效果,因此,探索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落实朗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营造朗读氛围,激发朗读兴趣

营造浓厚的朗读氛围是激发学生朗读兴趣的关键,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课堂空间,打造富有语文气息的朗读环境,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主动参与朗读活动。

以《四季之美》为例,课前,教师在教室四周张贴四季景色的精美图片:春天繁花似锦的花园、夏天绿树成荫的森林、秋天金黄灿烂的田野、冬天银装素裹的山川,每张图片旁配以相应的优美诗句;教室一角设置“朗读角”,摆放与四季相关的书籍和音频资料。上课伊始播放班得瑞的《春野》作为背景音乐,营造宁静美好的氛围,然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导:“同学们,大自然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家,用它的画笔描绘出了四季的绚丽多彩。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四季之美》,用朗读去感受四季的独特韵味。”在这样的氛围感染下,学生们纷纷主动拿起课本迫不及待地想要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学生们沉浸在四季的美景中,声音时而轻柔舒缓仿佛在描绘春天的温柔,时而欢快活泼展现出夏天的热情,时而沉稳悠扬体现出秋天的宁静,时而深沉凝重传达出冬天的冷峻。通过营造这样的朗读氛围,学生们对朗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朗读学习中。

二、创新朗读形式,增强朗读体验

创新朗读形式可以提供全新的朗读体验并提升教学效果,所以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特点采用分角色朗读、配乐朗读、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

在教授《将相和》时,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与表演朗读相结合的形式:首先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蔺相如、廉颇、秦王等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自由组合成小组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分角色朗读,过程中根据人物性格和情节发展调整语音、语调、语速和语气——蔺相如的话读得坚定机智不卑不亢,廉颇的话则读得豪爽直率知错能改;分角色朗读结束后,学生进行表演朗读。他们用纸板制作古代服饰与头饰等简易道具,将自身装扮成故事角色。表演时不仅注重语言表达,还通过动作、表情等肢体语言展现人物形象和情感。某小组在表演“完璧归赵”情节时,扮演蔺相如的学生手持“和氏璧”神情严肃,义正言辞地对秦王说:“大王如果逼我,我的脑袋就和这璧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完做出要撞柱子的姿势,引得其他学生阵阵喝彩。这种创新朗读形式使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朗读体验,同时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三、强化朗读指导,提升朗读技巧

正确的朗读技巧是提高朗读水平的关键,教师需加强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从语音、语调、语速、停顿、重音等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掌握朗读基本技巧,提升朗读能力。

以《少年中国说(节选)》为例,这篇文章情感激昂、气势磅礴,对学生朗读技巧要求较高:教学初始教师引导学生正音,确保每个字的准确发音:“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中的“爪”读“zhǎo”不读“zhuǎ”,“干将发硎,有作其芒”中的“硎”读“xíng”;随后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范读过程中注重语调的抑扬顿挫、语速的快慢变化、停顿的恰当处理以及重音的突出强调——“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一句将“故”“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读得重一些,突出强调少年肩负的责任;“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几句采用排比句式,语调逐渐升高语速逐渐加快,读出气势和力量。范读结束后学生模仿朗读,教师在过程中进行个别指导,对存在问题的学生耐心纠正发音、语调、语速等方面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指导和训练,学生们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运用恰当的朗读技巧进行朗读,读出《少年中国说》的豪迈气势和爱国情怀。

四、拓展朗读资源,丰富朗读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需积极拓展朗读资源,引导学生阅读优秀课外读物,丰富朗读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可以依据教材主题与单元内容推荐相关课外读物:学习完古诗单元后推荐《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经典诗词集,让学生感受古代诗词的魅力;学习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时推荐《红岩》《小英雄雨来》等红色经典书籍,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为激发学生朗读兴趣,教师还组织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开展“经典诗词朗诵会”时,学生选择喜欢的古诗词进行朗诵表演——有的穿着古装手持折扇朗诵李白的《将进酒》,豪放洒脱;有的身着军装神情庄重朗诵《七律·长征》,气势磅礴。开展“红色故事分享会”时,学生分享阅读红色经典书籍后的感受和收获,声情并茂地讲述刘胡兰英勇就义、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让其他学生深受感动和教育。通过拓展朗读资源开展朗读活动,学生们接触到更多优秀文学作品,丰富了朗读内容,提高了朗读水平和语文素养。

结束语

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实施是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通过营造朗读氛围、创新朗读形式、强化朗读指导、拓展朗读资源等策略的实践探究,可见朗读教学在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方面的显著成效。在今后的教学中需继

续深入研究朗读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朗读教学过程,让朗读教学成为小学语文课堂的亮丽风景线,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梦琳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J]. 智力 ,2023,(32):72-75.

[2] 王丽君 . 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有效性 [J]. 家长 ,2022,(24):6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