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群体健康宣教模式的创新探索
金瑞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引言:
军人作为特殊职业群体,由于其长期处于高强度以及高风险的环境,受到训练以及战斗环境影响,可能会导致此类群体出现训练上、心理应激以及慢性病等众多问题。而在传统健康宣教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难以切实满足军人群体的健康需求,影响官兵健康素养提升。探索全新的健康宣教模式,是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 战略在军队层面展开实践的有效举措,对于提升官兵健康自护能力、降低非战斗减员并增强部队凝聚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1 传统健康宣教模式中的局限
1.1 输出单向化
当前阶段军人群体的健康宣教工作仍旧以传统模式为主,但这样的灌输式宣教等往往导致军人群体的参与度较低,知识转化率相对较差。结合实际而言。在实际宣教活动中,运作机制一般以上对下的课堂讲座、集体观影、手册发放,形成“讲者主动输出 - 听者被动接收”的单向路径。仅仅是向军人群体单向输出,这样的模式无法切实结合其生活与工作实际,导致影响健康宣教的实际成效。这是由于官兵训练任务繁重,若集中展开健康宣教学习,则可能会受到时间、场地等条件的限制,从而无法良好学习,大多数的官兵表示健康宣教会占用休息时间,起到反作用。同时在传统健康宣教中也缺乏反馈渠道,宣教设计者难以充分了解官兵的真实健康需求,对于官兵的健康状况了解程度不足 [1]。
1.2 内容同质化
在以往的健康宣教中,多存在着内容同质化的问题,难以考虑到官兵群体的差异性,导致无法精准定位不同类型兵种展开针对性的健康宣教工作。当展开标准化宣教时,同一教材用于步兵、装甲兵、舰艇官兵等不同兵种,未区分职业暴露风险,如经过调查研究显示,装甲兵发生腰肌劳损的概率是普通步兵的 2.3 倍。同时在宣教中也没有考虑官兵的年龄以及职级差异,如针对 18\~22 岁的新兵则应当侧重于训练伤的防护宣教,而超过35 岁以上的军官则应当根据体检状况,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展开管理。在部分战区的健康宣教的调查研究中显示,其中认为选宣教内容与自身需求完全贴合的人数占比仅为 28% 左右,没有考虑到特殊兵种其所处环境的特殊性,则导致健康宣教实际作用较差。
1.3 形式单一化
而在健康宣教中,除了单向灌输的问题之外,也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化的问题,缺乏互动性与趣味性,导致大多数官兵对于健康宣教兴趣较低,参与积极性较差,从而影响健康宣教覆盖范围的扩散。在传统宣教中,主要载体为 PPT、纸质手册、宣传栏,缺乏视听交互手段,展开宣传教育活动时,多数情况下组织官兵集体听讲座的方式进行学习,枯燥乏味的宣讲,导致大多数官兵仅仅是形式化跟随宣讲学习,记忆程度较差。并且以纯文本形式的宣传手册组织官兵自主学习时,超过一般以上的官兵阅读完成率较差,自主学习积极性较差。
2 军人健康宣教创新理论基础
为了对军人群体健康宣教模式展开创新,则应当融合前沿理论基础。包括健康促进理论视角,强调通过环境支持、政策引导、个人技能提升等多维度促进健康行为。精准健康管理理论,基于大数据分析,实现“一人一策”的健康干预。行为设计学,旨在通过“动机 - 能力 - 触发点”设计行为改变路径,提升宣教转化率。
3 健康宣教模式的创新路径
3.1 智能化建设
针对军人群体的特殊性,展开健康宣教创新建设,则应当改变传统宣教活动形式,以更加适应官兵日常训练环境以及生活习惯的角度展开优化设计。跟随现代前沿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应当结合信息技术构建智能化的宣教环境,打造云端健康宣教平台。利用新信息技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使官兵可根据自己的日常训练活动以及空余时间等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实现知识获取的即时化、训练场景虚拟化以及健康干预数据化,形成更加先进智能的健康宣传教育环境。一方面,可通过开发智能 APP 或是小程序的方式,设置多元化的功能模块,包括按照伤病类型、兵种分类检索创建的智能知识库,便于官兵展开自主心理压力筛查的 AI 健康自评模块以及三甲医院医生轮值的在线军医咨询模块等等,基于 AI 咨询的方式,日均解决超过 60% 以上的基础健康问题,从而降低门诊压力。基于云端数据加密的方式储存官兵的日常健康数据,从而便于宣教人员根据官兵自主搜索内容创建针对性的宣教课程[2]。
3.2 精准化定位
创新军人群体健康宣教工作模式,则应当意识到不同官兵种类、年龄、环境差异下对于健康宣教的需求差异。因此应当精准化定位,制定分层分类宣教策略,在实际中应当基于官兵群体的特征以及健康风险定制画像,从而实现一类一策、一人一案。规划目标全体,如针对新兵,则健康宣教重点应当放在训练上以及心理适应障碍这两方面,根据体检报告结果,组织新兵以观看3D 动画微课的形式学习《新训防护十大要点》,并定期组织心理辅导,集中展开军营适应力训练活动,借助于移动终端结合训练场广播系统的方式,精准定位新兵完成相适配的健康宣教。或是针对骨干军官等兵龄时间较长、职级较高的军人群体,经过工作调查发现其普遍存在着职业倦怠现象,并且超过 35 岁以上高血压等慢性病频发,则针对这一类人群,应当以定制健康管理计划的方式,根据官兵的日常生活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以及运动处方,并提供线上私教课,促使其可在办公室通过微运动完成健康训练。
3.3 融合化发展
针对宣传方式的单一问题,在创新健康宣教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基于融合化发展角度,构建“三位一体”宣教生态,打通物理 - 数字 - 文化空间,形成全时域、全场景的健康浸润环境,才能够更好的契合军人群体的生活习惯,满足实时宣教需求。具体来讲,则应当基于线上与线下联合的方式,打造全范围覆盖式的宣教环境。线上平台以知识库为核心,收录单集时长不超过 5min 的短视频以及在线题库,同时邀请“明星军医”展开线上直播的方式参与互动答疑,同时联合社区运营,创建健康达人勋章体系,鼓励分享经验,鼓励官兵广泛参与知识库补充,促使其对健康宣教产生强烈兴趣。而线下阵地的部署与建设,则应当以健康驿站为主,增加专项医疗检测仪器设备,配备自主检测仪以及急救模拟人等,并在训练场布置电子屏,滚动播放契合当日性训练活动的防护要点内容,从而增加健康宣讲形式,满足官兵多元化需求。
结束语:在传统健康宣教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不足,为适应新时期军人群体健康宣教工作的顺利展开,本文提出了基于智能化建设、精准化定位以及融合化发展等创新模式建设路径,旨在通过技术赋能以及机制创新的方式提升健康宣教针对性、参与度以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艳丽 , 王建珍 , 孟祥祺 . 退役军人身心健康与社会适应:现状分析与改善策略 [J]. 中国军转民 ,2025,(01):140-141.
[2] 周全 , 李建萍 , 陆晓 , 等 . 某三甲医院军人医务人员群体代谢指标特征分析 [J].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3,44(10):1167-1172.
作者简介:
金瑞,女,汉族,籍贯:甘肃兰州,职称:护师,学历: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