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Mobile Science

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探究

作者

李坤

美丽河湖(山东)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1 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

1.1 可持续利用原则

在引黄灌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中,可持续利用堪称核心关键。水资源并非无穷无尽,其数量存在一定限度,故而需以长远目光谋划水资源的开发与运用。于引黄灌区而言,要达成水资源对农业灌溉、工业生产以及居民日常生活等多元需求的持续保障。这就要求杜绝过度开采黄河水的行为,需对引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全面考量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以农业灌溉为例,可通过构建高效的灌溉系统,比如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减少水资源的无端浪费。如此一来,既能满足当下的各类用水需求,又能在时间层面上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供应,为引黄灌区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2 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公平与效率宛如天平的两端,缺一不可。就引黄灌区而言,不同区域、不同行业对于水资源的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从公平原则的角度出发,在进行水资源分配时,需全面考量各用水主体的合理诉求。绝不能让部分地区或行业过度攫取水资源,从而致使其他地区或行业陷入用水匮乏的艰难境地。以农业灌溉为例,应保证每个灌区的农田都能获得合理的灌溉水量,切实维护农民的基本生产权益,使他们能够在稳定的用水保障下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与此同时,效率原则也不容忽视。应当把水资源优先调配给用水效率高、经济效益佳的项目和产业。通过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整个灌区的经济蓬勃发展。举例来说,积极鼓励工业企业引进先进的节水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以相对较少的水资源投入换取更为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经济与资源利用的良性互动。

1.3 生态优先原则

在引黄灌区的水资源配置工作中,生态优先堪称必须恪守的关键准则。黄河水不仅是生产与生活用水的主要源头,更是维系灌区生态系统平衡的核心要素。于水资源配置进程里,需充分考量生态用水的实际需求,以此保障黄河以及其周边湿地、河流、湖泊等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举例来说,应保障一定规模的生态流量,以此维系河流的自净能力与生态功能,为水生生物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除此之外,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还能够推动灌区的生态修复与改善。就像借助灌溉手段调节土壤湿度,缓解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难题,提升植被的覆盖比例,从而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抗干扰能力。

2 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策略

2.1 加强水资源监测与评估

为实现引黄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对其水资源状况开展全面、动态的监测和精准评估是关键基础。需要构建一套覆盖全面的水资源监测体系,不仅要对地表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细致监测,还要将地下水的相关情况纳入监测范围。借助卫星遥感、自动化监测仪器等前沿的监测技术和设备,达成对水资源数据的实时采集。与此同时,要打造专业的水资源评估模型。该模型应充分融合气象条件、用水需求、生态环境等多方面要素,对其进行综合考量。定期针对水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开发利用程度等核心指标开展系统评估,进而为水资源的科学调配与精细化管理提供强有力且可靠的支撑依据。

2.2 推行节水灌溉技术

在引黄灌溉区域,节水灌溉无疑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关键手段。应大力推广滴灌、喷灌、微灌等前沿的节水灌溉技术,充分结合不同农作物的生长习性以及土壤的实际情况,精准控制灌溉的水量与时间,以此最大程度地降低水资源的浪费。在此过程中,需着重加强对农民群体的技术培训,并加大宣传教育的投入,从而提升他们对节水灌溉技术的认识程度和实际操作能力。此外,还可以把节水灌溉与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调整相结合,积极推广具有耐旱、节水特点的农作物品种,从而切实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需求。

2.3 优化水资源调配机制

构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调配机制,可确保水资源于不同区域和行业间达成公平且高效的分配。需要设立统一的水资源调配管理部门,打破行政区域和行业的限制,全面综合地考虑引黄灌区的水资源供需状况。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对水资源的动态演变进行实时监控,依据实际的用水需求开展精准的调配工作。在调配过程中,要把保障生活用水供应放在最为关键的地位,对农业、工业和生态用水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提高水资源的整体利用效能。除此之外,还需制定完善的水资源应急调配方案,用以有效应对诸如突发的水资源短缺或者污染等紧急情况。

2.4 加强水环境保护

优质的水环境是达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关键要素。应当进一步强化对引黄灌区水环境污染的治理工作,着重加强对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农业面源污染的监管与控制。大力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进程,显著提升污水的处理效能以及达标排放比例。积极开展河道、湖泊等水域的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科学种植水生植物、合理投放水生动物等方式,全方位改善水域的生态环境质量。除此之外,要深入开展水资源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有效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进而营造出全社会齐心协力共同保护水资源的积极良好氛围。

2.5 强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宛如坚固基石,为达成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需积极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变革,精准界定各部门的职责与权限,构建起一个权责一体、运行高效的管理体系。在法律法规层面,要大力强化水资源管理相关法规的建设工作,对相关政策制度加以完善。如此一来,便能为水资源管理工作筑牢法律根基,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撑。为确保各项水资源管理举措能够切实落地执行,必须加强对水资源管理工作的监督与考核。要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使每一项管理措施都能得到有效落实。此外,应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到水资源的管理、开发与利用中来。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提高水资源管理的市场化水平和运行效率,从而推动水资源管理工作迈向新的台阶。

3 结语

综上,引黄灌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堪称一项复杂且系统性极强的工程,它涉及众多方面的原则与策略。在配置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可持续利用、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生态保护优先等原则。同时,可采取一系列有效策略,比如大力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与评估工作,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水资源调配机制进行优化,强化水环境保护力度,以及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等。通过这些举措,不仅能显著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能有力保障灌区农业生产、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必须持续聚焦引黄灌区水资源的动态变化情况,不断对优化配置策略加以调整与完善,从而更好地适应持续发展的用水需求以及生态保护的要求,确保引黄灌区水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张亮 . 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探究 [N]. 企业家日报,2025-05-13(003).

[2] 方祖堃,李娜.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A]2024(第十二届)中国水生态大会论文集 [C]. 河海大学、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海洋规划设计研究院)、浙江省水利学会,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 2024:9 .

[3] 张晓婧. 引黄灌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配置研究[J]. 南方农机,2024,55(16):48-50.